组卷网 > 精品专辑 > 专辑详情
假期 共42套

2022年初中寒假分层作业收藏

共42套| 浏览:7693次| 更新:2022-01-17

整卷下载 全部加入试题篮
七年级 2022-01-17 52次

第13练 《植树的牧羊人》

一、单选题

21-22七年级·全国·假期作业
选择题 | 适中(0.65)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干(gù)       塌(tān)     树(kū)        无私(kǎi)
B.流(tǎng)   征(yīng)   (guàn)   根问底(páo)
C.鲜(nèn)     (xī)       湿(rùn)     沉默言(guǎ)
D.微(bó)       荷(bò)       (jiǎn)   毫无拦(zhē)
2022-01-14更新 | 346次组卷 | 1卷引用:作业13 《植树的牧羊人》-2022年【寒假分层作业】七年级语文(部编版)
选择题 | 较易(0.8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他不住帐篷,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石房子里。
B.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戮了一个坑。
C.战争结束了,我只得到一笔微簿酬劳
D.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鲜嫩薄菏
2019-08-19更新 | 796次组卷 | 4卷引用: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课时训练
21-22七年级·全国·假期作业
选择题 | 适中(0.65)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B.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
C.房顶很严实,一滴雨水也不漏。
D.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2022-01-14更新 | 276次组卷 | 2卷引用:作业13 《植树的牧羊人》-2022年【寒假分层作业】七年级语文(部编版)
选择题 | 适中(0.6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植树的牧羊人》节选自武娟译的《植树的男人》一书。
B.《植树的男人》的作者是法国作家、电影编剧让·乔诺。
C.《植树的牧羊人》这是一篇真实的故事。
D.《植树的男人》是作者于1953年应美国一本杂志专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约稿而写的。
2018-08-27更新 | 454次组卷 | 4卷引用: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课时训练
选择题 | 适中(0.65)
下列语句所使用的描写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动作)
B.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动作)
C.我想,那一万棵橡树应该已经长成一大片树林了吧!(心理)
D.他说,他五十五岁,叫艾力泽·布菲,原来生活在山下,有自己的农场。(语言)
2017-11-30更新 | 309次组卷 | 2卷引用: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语文同步练习
21-22七年级·全国·假期作业
选择题 | 适中(0.65)
下面对“牧羊人”的分析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文中他让“我”喝了水壶里的水,又带“我”去了他山上的小屋,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等表现了他是一个热心助人、乐观向上的人。
B.“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中划线词运用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牧羊人对工作极其认真、负责的特点。
C.“他是一点一点地把一座破旧的房子修整成现在的样子的……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这些内容从正面直接刻画出他是一个积极生活、勤劳不懈的人。
D.从“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可看出他是一个只有面对陌生人时才比较沉默寡言的人。
2022-01-14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作业13 《植树的牧羊人》-2022年【寒假分层作业】七年级语文(部编版)

二、填空题

21-22七年级·全国·假期作业
填空题 | 适中(0.65)
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长庄稼的地方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2)趁这个机会,我追究底细   , 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
(3)我吃惊得说不出话来,他还是那么不声不响,很少说话
(4)酬谢的钱物或用钱物酬报答谢出过力的人
2022-01-14更新 | 161次组卷 | 2卷引用:作业13 《植树的牧羊人》-2022年【寒假分层作业】七年级语文(部编版)
21-22七年级·全国·假期作业
填空题 | 适中(0.65)
课文《植树的牧羊人》,作者在行文过程中前后对比、照应,请写出与下面的句子相照应的句子。
我确实找到了一眼泉,可惜已经干了。
下文与这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
我走了一天,来到了一个废弃的村庄前
下文与之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
2022-01-1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作业13 《植树的牧羊人》-2022年【寒假分层作业】七年级语文(部编版)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请你结合本文的内容,仿照下面句式续写一句话。
教师的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不是粉笔屑,那是教师撒下的智慧的花朵;                         
                                                                 
2017-11-30更新 | 289次组卷 | 3卷引用: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4单元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语文同步练习

三、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植树的牧羊人(节选)

让·乔诺

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我抽着烟,想帮他挑。但他说不用我帮忙。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这就是我们所有的交流。过了一会儿,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他停下手来,我们就去睡了。

和牧羊人待在一起,让人心里很平静。第二天,我向他提出,要在他家里再住一天,不是我需要休息,而是我很好奇,想知道更多牧羊人的事情,他痛快地答应了。我感觉,没有什么事能打乱他的生活。他要赶着羊群去吃草了。出发前,他把装着橡子的袋子,在水里泡了一下。我看到,他没有带木棍,而是拿了一根一米半长、大拇指粗的铁棒。

我假装随便溜达,走在和他平行的山路上。羊吃草的地方在一个山窝里。牧羊人让大狗看着羊群,然后爬到我站的地方。我以为他要来说我,嫌我一直跟着他。可是,他没有。这本来就是他要走的路。他还说,如果我没事,可以和他一起去。

我们沿着山路,又向上爬了大约两百米。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他是在种橡树!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看起来他并不在意,他只是一心一意地把一百颗橡子都种了下去。

吃过午饭,他又开始选橡子。趁这个机会,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在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颗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听到这儿,我开始琢磨牧羊人的年龄。他看上去五十多岁了。他说,他五十五岁,叫艾力泽·布菲,原来生活在山下,有自己的农场。可是,他先是失去了独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他选择了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做伴,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的流走。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他决定,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

1.牧羊人出门种橡树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请仿照示例填空。

2.按照括号内的要求,对文中两处画线句作赏析。
①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
年来,他一直这样,个人种着树,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在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说说加点词的词性及其表达效果)
3.“我”这一人物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2019-03-31更新 | 271次组卷 | 3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四校联考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植树的牧羊人》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①牧羊人让我喝了水壶里的水,又带我去了他山上的小屋。他从一口深井里给我打了一些水,井水甜丝丝的。井台上,装着简单的吊绳。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②他不住帐篷,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石房子里。看得出,他是一点一点地把一座破旧的房子修整成现在的样子的。房顶很严实,一滴雨水也不漏。风吹在瓦上,发出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

③我们一起喝了热汤。饭后,我要把烟袋递给他。可是,他回答说不吸烟。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④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我抽着烟,想帮他挑。但他说不用我帮忙。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这就是我们所有的交流。过了一会儿,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他停下手来,我们就去睡了。

⑤和牧羊人待在一起,让人心里很平静。第二天,我向他提出,要在他家再住一天。不是我需要休息,而是我很好奇,想知道牧羊人更多的事情。他痛快地答应了。我感觉,没有什么事能打乱他的生活。他要赶着羊群去吃草了。出发前,他把装着橡子的袋子在水里泡了一下。我看到,他没有带木棍,而是拿了一根一米半长、大拇指粗的铁棍。

1.从第①段可以看出牧羊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2.“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这句话寓示着什么?
3.赏析下面的句子。
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
4.结合选文,分析第②段在结构上的作用。
5.结合全文分析“第二天,我向他提出,要在他家再住一天”这句话的作用。
2020-08-17更新 | 46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同步练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