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精品专辑 > 专辑详情
假期 共42套

2022年初中寒假分层作业收藏

共42套| 浏览:7692次| 更新:2022-01-17

整卷下载 全部加入试题篮
七年级 2022-01-14 48次

22 《寓言四则》

一、单选题

21-22七年级·全国·假期作业
选择题 | 适中(0.65)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像(diāo)   头(tiān)   爱(mù)
B.歌(kǎi)    量(jiāo)   叭(lǎ)
C.然(shě)    汲(gài)   蜘(zhū)
D.废(qǐn)    步(chú)   伤(zhōng)
2022-01-1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作业22 《寓言四则》-2022年【寒假分层作业】七年级语文(部编版)
21-22七年级·全国·假期作业
选择题 | 适中(0.6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都选自《伊索寓言》。伊索是古希腊作家。
B.《穿井得一人》节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先秦杂家代表著作。
C.《杞人忧天》节选自《列子·汤问》。据后人考证,《列子》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
D.古希腊寓言家伊索、17世纪法国寓言家拉·封丹、18世纪德国寓言家莱辛、19世纪俄国寓言家克雷洛夫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
2022-01-1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作业22 《寓言四则》-2022年【寒假分层作业】七年级语文(部编版)
21-22七年级·全国·假期作业
选择题 | 适中(0.6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国人道
A.又有忧彼所忧者B.有闻而传C.求闻若此D.因往晓
2022-01-14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作业22 《寓言四则》-2022年【寒假分层作业】七年级语文(部编版)
选择题 | 适中(0.65)
蚊子第二次吹喇叭的原因是( )
A.有意气一气狮子,再一次从精神上征服狮子。
B.得胜后骄傲了,炫耀一下自己的胜利。
C.宣扬自己的功绩,要称雄于动物界。
D.庆贺自己战胜狮子而奏乐。
2017-11-30更新 | 291次组卷 | 3卷引用: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22课《寓言四则》 语文同步练习
选择题 | 适中(0.65)
赫耳墨斯化作凡人来到雕像者店里的目的是
A.他想知道自己在人间受不受尊重。
B.他想知道人对神是否尊重。
C.他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D.他想知道自己在人间是否受到极大的尊重。
2017-11-30更新 | 292次组卷 | 3卷引用: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22课《寓言四则》 语文同步练习
选择题 | 容易(0.94)
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两则寓言都采用了对话描写。
B.寓言往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深刻的道理。《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是以神喻人,《蚊子和狮子》是以动物喻人。
C.《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两则寓言结构相同,都是先叙述故事,篇末再点明寓意。
D.《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构思精巧,文章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这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有伏。
2020-08-16更新 | 48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 寓言四则》同步练习

二、填空题

21-22七年级·全国·假期作业
填空题 | 适中(0.65)
《伊索寓言》是一部___。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的黑人奴隶,善于讲动物故事,现存的《伊索寓言》是___________时代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伊索寓言》大部分主人公为_____,少部分为受欺凌的下层平民或奴隶。动物寓言部分广泛采用____手法 ,表现了动物各自的习性。
2022-01-14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作业22 《寓言四则》-2022年【寒假分层作业】七年级语文(部编版)
21-22七年级·全国·假期作业
填空题 | 适中(0.65)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文段选自《________》,又称《________》,是________代表著作,是________(朝代)秦国相________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全书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
2022-01-14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作业22 《寓言四则》-2022年【寒假分层作业】七年级语文(部编版)
21-22七年级·全国·假期作业
填空题 | 适中(0.65)
根据解释,写出成语。
①形容称心如意而自得其乐。________ 
②目空一切,认为世界上无人能与之相比。形容狂妄自大到了极点。________
2022-01-1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作业22 《寓言四则》-2022年【寒假分层作业】七年级语文(部编版)

三、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课内文言文阅读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家无井而出溉汲 汲:从井里取水B.及其家穿井     及:待,等到
C.国人道之   道:道理D.丁氏对曰     对:应答,回答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宋丁氏     夫君子
B.有闻传之者     两狼之并驱如故
C.宋君令人问之丁氏     其一犬坐
D.求闻之     屈伸呼吸
3.下列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B.对待“穿井得一人”的传闻,国人都很理智,没有相信。
C.《穿井得一人》是一则寓言,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
D.这则寓言告诫我们,对待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
2020-09-16更新 | 34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儿。”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蚊子和狮子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若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如何理解句中的?
2.《蚊子和狮子》中,蚊子在与狮子战斗前吹了一次喇叭,战斗后又吹了一次喇叭,蚊子两次吹喇叭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1)战斗前: 
(2)战斗后: 
3.请分别用一个成语概括两则寓言的寓意。
(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________
(2)《蚊子和狮子》:__________
4.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寓言往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深刻的道理。《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是以神喻人,《蚊子和狮子》是以动物喻人。
B.两则寓言都采用了对话描写。
C.两则寓言结构相同,都是先叙述故事,篇末点明寓意。
D.《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构思精巧,文章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这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伏。
2017-11-30更新 | 454次组卷 | 4卷引用: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22课《寓言四则》 语文同步练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