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山东 高三 期中 2022-01-07 28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化学与STSE、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实验基础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解题方法
1. 化学与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有毒,严禁将其添加到任何食品和饮料中
B.将“84消毒液”与75%的酒精混合使用,消毒效果更好
C.“煤改气”可以减少SO2等有害物质的排放量,有利于打赢蓝天保卫战
D.海水淡化可以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入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
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2.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均正确,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氯气具有漂白性,可用作自来水消毒剂
B.钠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可用钠与溶液反应制取钛
C.溶液呈酸性,可用于刻蚀铜制电路板
D.呈红棕色,可用作涂料
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3. 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
B.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
C.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Cl2
D.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后的Cl2尾气
2018-06-10更新 | 11754次组卷 | 84卷引用: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江苏卷)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已知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L-1Na2CO3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0.2NA
B.5.6g Fe与足量的S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C.D218O和T2O的混合物1.1 g,含有的质子数为0.5NA
D.0.1 mol H2和0.2 mol I2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小于0.3NA
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5. 某科研小组设计了一种新型双微生物燃料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在a极将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以C6H12O6为例)转化为CO2,b极将酸性工业废水中的硝酸盐转化为N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电极反应式为:C6H12O6-24e-+6H2O=6CO2↑+24H+
B.若b极产生了4.48 L(已换算为标准状况)的气体,则穿过质子交换膜进入左室的H+数目为2NA
C.电池工作时,电流由b极经负载流向a极,再经两电解质溶液回到b极
D.若用该电池对铅蓄电池进行充电,b极接PbO2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利用图示装置进行实验,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溶液甲固体乙溶液丙实验结论
A浓硝酸Na2CO3Na2SiO3非金属性:N>C>Si
B浓氨水碱石灰酚酞NH3·H2O是弱碱
C浓硫酸Na2SO3溴水SO2具有漂白性
D浓盐酸KMnO4Na2S氧化性:KMnO4>Cl2>S
A.AB.BC.CD.D
2021-12-04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单选题 | 较难(0.4)
名校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HCO3与Ca(OH)2按物质的量比2:1混合:Ca2++OH-+HCO=CaCO3↓+H2O
B.已知酸性的强弱:H2CO3>HClO>HCO,漂白液敞口放置失效的原理是:2NaClO+CO2+H2O=Na2CO3+2HClO
C.向Na2S溶液中通入过量的SO2:2S2-+5SO2+2H2O═3S↓+4HSO
D.将Fe2O3加少量HI溶液中:Fe2O3+6H+=2Fe3++3H2O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8. 据文献报道,某反应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Ti4+…NH2—N=O是中间产物
B.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2N2+6H2O
C.Ti4+是催化剂
D.Ti4+…NH2—N=O→Ti4++N2+H2O属于分解反应
2021-06-09更新 | 1004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南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考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9. 钒是一种重要的合金元素,主要用于钢铁工业。以富钒炉渣(主要含FeV2O4,少量P2O5等杂质)为原料回收粗钒的流程如下,已知NH4VO3难溶于水。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焙烧”步骤中方程式为4FeV2O4+4Na2CO3+5O28NaVO3+2Fe2O3+4CO2
B.“调pH与沉钒”步骤中磷元素以PO的形式进入滤液中从而除杂
C.“热解”步骤中气体产物为NH3
D.“高温还原”步骤中所得粗钒含有硅、铁杂质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已知:A(s)+3B(g)3C(g)     H<0,向一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A和3molB发生反应,t1时达到平衡状态I,在t2时改变某一条件,t3时重新达到平衡状态II,正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容器内压强不变,表明反应达到平衡
B.t2时改变的条件:向容器中加入B
C.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φ:φ(II)> φ(I)
D.平衡常数K:K(II)=K(I)
2021-12-04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