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生物综合库 >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 分布广泛的微生物 >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3 题号:17529661
将某种细菌接种于已灭菌的培养基上,加盖后以不同方式处理,并置于不同温度中,培养24小时后,观察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培养基处理方法温度观察现象
1接种细菌40℃培养基表面浑浊
2接种细菌0℃培养基表面清晰
3接种细菌100℃培养基表面清晰
4接种细菌,并在圆形区域内滴加抗生素X40℃培养基表面浑浊
5接种细菌,并在圆形区域内滴加抗生素Y40℃圆形区域内培养基表面清晰,其余浑浊

(1)培养基1、4、5中观察到浑浊现象的原因,是该种细菌经过__________的方式快速繁殖,形成了肉眼可见的_______________
(2)如果该种细菌能够形成芽孢,将培养基2和3移至40℃环境一段时间,观察到的现象是:2号培养基基表面___________,3号培养基表面______________
(3)依据实验结果推测,如果人体感染该种细菌,可用_____进行治疗,该药物是否对目前流行的新冠肺炎同样有效?______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1】王小明同学汇报了自己制作酸奶的过程,探究过程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王小明同学想探究的问题是____?
(2)实验中设置实验B的目的是____
(3)酸奶制作过程中,冷却后,加入酸奶并搅拌的目的是____。实验过程中需要清洗烧杯等实验器材,并进行加热处理的目的是____
(4)该图实验中,设置的变量是____;你推测A、B两组试验中的玻璃瓶放在330°C的条件下放置4~6小时后最有可能制成酸奶的是____;原因是乳酸菌含有的酶在____条件下能将____转化成乳酸;制作酸奶的乳酸菌还可以用来制作____
2024-03-20更新 | 23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2】中国制作泡菜的历史非常悠久,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就有记载用白菜制作泡菜的方法。但在制作泡菜过程中,应把亚硝酸盐含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免对人体产生危害。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此开展了相关探究。
【查阅资料】
(1)制作泡菜主要利用乳酸菌,它的细胞结构与图1中的[___]相似,制作过程必须在___(填“有氧”或“无氧”)条件下。
【实验探究】
称取等量白菜4份,每份均加入等量7%盐水、鲜姜和辣椒,再分别加入浓度为0、0.3%、0.6%、0.9%的等量食醋。从泡菜制作第1天开始,每天重复3次测定亚硝酸盐含量,连续测定10天。结果如图2所示。

【分析讨论】
(2)实验中设置食醋浓度为“0”的组别,其目的是___
(3)分析曲线,随着泡制时间增加,添加不同浓度食醋的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趋势总体表现为___。但是,食醋浓度为___时亚硝酸盐含量最低。
【联系生活】
(4)结合本实验结果,请你对家庭制作泡菜提出一条建议:___
2024-05-28更新 | 58次组卷
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为探究酵母菌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生物兴趣小组将等量的酵母菌分别接种到无菌水、5%葡萄糖溶液、马铃薯培养液和加入5%葡萄糖的马铃薯培养液中,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定期取样计数,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请回答问题:

(1)取样前,应将培养液__,以避免样品不均匀对计数产生影响.在马铃薯培养液、5%葡萄糖溶液中培养的酵母菌数量无明显增长,其原因是___不足.
(2)由于培养初期酵母菌繁殖速度快,因此0﹣24小时间的取样间隔__.加入5%葡萄糖的马铃薯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在__小时到__小时之间,酵母菌数量增长最快.
(3)取培养初期的加入5%葡萄糖的马铃薯培养液50mL倒入透明的玻璃瓶中,将一个小气球挤瘪后套在瓶口,把装置放在温暖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瓶内液体冒出气泡,气球胀大(如图2所示).你认为瓶内液体冒出的气体是__.如何验证?__
(4)酵母菌在分类上属于__;酵母菌的细胞结构与细菌相比的最主要区别是__
(5)小华学着妈妈做馒头:将适量酵母粉与面粉混匀后,加入适量清水揉和成面团,然后将面盆放入温水锅中.将面团放在温暖地方,蒸出的馒头松软,是因为酵母菌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__
2018-01-10更新 | 1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