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7 道试题
1 . 绿色开花植物作为生物圈中最高等的植物类群,它们不断地生长、发育,并通过生殖繁衍后代,维持着生物圈的勃勃生机。如图是某豆科植物的花、果实、种子和幼苗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的花根据花蕊的着生情况来看,属于___花。
(2)豆科植株生长发育的起点是___,它将来会发育成图丙中的___(填序号)组成的结构。图乙中[B]是由图甲中的[   ]___发育来的。要形成图乙中的7粒种子,则受精时至少需要___个精子。
(3)从甲到乙的过程中,形成果实和种子前必须经过___两个生理过程,此时通常需要追施一次含___较多的肥料,以促进开花结果。
(4)农业生产上,常选用粒大饱满的大豆种子播种,是因为丙图大豆种子的[   ]___内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能保证种子正常萌发所需。依据种子中胚的子叶数目进行分类,大豆属于___植物。
(5)丁图中的[a]是由丙图中的[   ]___发育而来的。
2024-05-2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4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2023年,“淄博烧烤”火遍全国。春节期间,日照的小王同学全家“进淄赶烤”,品尝有小饼、小葱、小火炉独特三件套的纯炭烧烤。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1)烤架上的肉菜滋滋作响、香味扑鼻,随香味进入肺泡中的a气体进入毛细血管后与血液中___结合,只需经过心脏的___(填图中字母)就可以将a气体运输到脑部细胞中。肺泡壁、与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肺部的气体交换与小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以上体现的生物学观点是___
(2)烤肉刚上桌时,小王心急吃了一块,狼吞虎咽下去的时候噎住了,周围游客立刻对他进行了“海姆立克急救法”,这个动作可以使被救者,通过冲击使膈顶___,肺内气压___,推动阻塞物向外移动。施救者在此过程中一直重复图三中的动作时图三中的结构a___(填名称)处于___状态。

(3)饭后小王同学全家去周村水库湿地散步,请写出他们腿部骨骼肌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肺的途径:腿部骨骼肌细胞→______→肺部毛细血管网→肺泡(用图一中序号和箭头表示):图二①~⑥所示血管中,流动脉血的有___
2024-04-29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新营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4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如图是桃的生命周期,甲、乙、丙、丁分别表示生命周期中的四个不同的时期,数字       ①~⑥表示每个时期的相关结构。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甲中①的萌发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请列举一个:____
(2)乙中④吸收的水大部分从③____散失了。
(3)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施肥的主要作用是给植株提供____,丙中的枝条是由____发育而来的。
(4)从开花到结果,还需要经历________两个过程。丁中发育成果实的结构是⑥____,其中的____发育成①种子。
2024-04-2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生物试题
4 . 下图是人体部分器官血液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血管,①~④表示心脏的四个腔。结合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每天,我们的肺与外界环境进行约2万次气体交换,人体所需的氧从外界进入血液;心脏有节奏地搏动约10万次,将富含氧和营养物质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心脏每分钟泵出的血液,约15%输送给脑,约20%输送给肾脏。同时,心肌细胞所需的氧和营养物质由主动脉基部的冠状动脉输入,产生的代谢废物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的运输,最终排出体外。
(1)人体吸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______(填“收缩”或“舒张”),外界空气进入肺,氧扩散进入血液,含氧多的动脉血通过a流回心脏,a是______
(2)人脑包含数以百亿计的神经元,每个神经元通过细胞体和______与成千上万的其他神经元相连接。神经元从血液中获得的氧和糖类,在细胞内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_______,用于完成脑的记忆、思考等活动。
(3)人体全身血液都需要经过肾脏处理,因此肾脏的平均血流量比其他器官都多。血液流过肾脏后,c处血液与b处血液相比,明显减少的代谢废物是______
(4)冠脉循环是体循环的一部分,血液由心脏的_____(填图中序号)泵出,流经心肌内部的毛细血管网时,为心肌细胞输送氧和营养物质。冠状动脉阻塞会导致心肌损伤或坏死。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硬化或管腔变窄,医生通常会让患者服用阿司匹林,该药物能抑制血细胞中与凝血有关的______的聚集,预防血管阻塞。
2024-04-11更新 | 279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黄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4月月考生物试题
5 . 人体的各个系统协调配合,使各种生命活动正常进行。如图为人体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的部分结构和生理过程示意图,其中数字序号①-⑦代表结构名称,字母a-h代表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括号内填写标号,横线上填写文字)

(1)食物中的淀粉消化后形成的葡萄糖,在[⑤]____处被吸收进入血液,葡萄糖随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____](填图中序号)。
(2)当肋间肌和膈肌____(填“收缩”或“舒张”)时,胸廓扩大,肺扩张,外界氧气通过[ b ]吸气过程进入肺泡,再通过____作用进入血液,最终在组织细胞的____中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3)正常人⑥处的液体与血浆的成分相比缺少____,某人的晨尿发红、有泡沫且经久不散,怀疑是[ g ]____作用出现问题,经医院检查确定为肾小球炎症所致。检查亦发现他体内尿酸过多,过多的尿酸会在⑦处形成结晶,会引起上皮细胞坏死,直接影响[ h ]____作用。
2024-04-05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海门多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某旅游城市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后,城市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水体中的鱼明显增多,甚至曾经消失的一些水鸟(如水鸟甲)又重新出现。回答下列问题。
(1)要知道该城市具有多少种不同的生物应该采取__________法。
(2)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角度来看,水体中的鱼、水鸟属于_____________
该城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构建循环型农业生态系统,下图为构建的农业体系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3)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有效解决了__________两种主要废弃物的再生利用问题,实现了物质循环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
(4)图中所示生物中属于分解者的是__________,若农田中一种动物数量增加会导致另一种动物数量减少,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农田生态系统弃耕一段时间后,会长出多种杂草和小灌木,其自我调节能力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3-30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周南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下列图一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某一食物网,图二表示该食物网中某一食物链四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请分析作答:

(1)若图一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非生物部分和图三中的分解者___(填字母)。
(2)图二甲、乙、丙、丁形成一条食物链,其中乙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
(3)图一构成的食物网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狐、鹰、蛇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能力。
(4)图三中的A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___,它通过理过程___(填序号),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有效的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
2024-03-1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第五学区白鹿镇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8 . 工业废水中可能含有重金属,如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极易对生态系统造成伤害。

(1)图甲为某湖泊中部分生物组成的食物网,除____外,其他生物都属于消费者。
(2)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________的关系形成食物链。写出图甲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
(3)该湖泊受到重金属污染,生活在此处的各种生物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人员尝试利用水生植物来吸收湖泊中的重金属,结果如图乙所示。据图分析,清除湖泊中重金属污染最快的方式是_______(填序号);该实验结果_______(选填“符合”或“不符合”)“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丰富,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的原理。
(4)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发现,水中的重金属含量下降到一定程度后会再次上升。推测是由于水生植物的枯枝败叶被________分解后,导致其体内吸收的重金属重新释放到水中,因此在利用水生植物净化水质时,达到其生长周期后应及时捞出做无公害处理。以下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制成饲料喂牲畜                                      B.晒干后露天焚烧
C.直接埋在田里做肥料                                D.从植物体内回收重金属
2024-03-11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生物试题
9 . 酵母菌用途广泛,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图甲、乙分别表示利用酵母菌制作面包的过程和酿酒过程中检测某些化学物质含量变化的曲线图,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酵母菌属于__________(填“原核”或“真核”)生物,其最主要原因是其细胞结构里有__________;与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相比,最显著不同的是其细胞结构里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结构。
(2)图甲中,将生面团保持在30℃,1小时后它的体积逐渐变大,原因是酵母菌把葡萄糖转化为__________并产生__________;若将生面团保持在0℃,1小时后它的体积无明显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抑制了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
(3)图乙中,酿酒过程所需的外部环境主要是__________(填“无氧”或“有氧”),若从密封的发酵罐中检测氧气、二氧化碳和酒精三种化学物质,其中表示酒精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
(4)利用酵母菌制作面包和酿酒,运用的是__________(填“转基因”或“发酵”或“灭菌”)技术。将面包置于一个温暖而潮湿的地方,数天后出现很多黑色斑点,请你运用生物学知识谈谈保存面包的方法有哪些?(答一种即可)______________
2024-03-1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生物试题
10 . 提起细菌和真菌,人们往往只想到它们的害处,如引起疾病和使食物变质。其实,很多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如酵母菌和乳酸菌。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一)酿酒是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将糖类分解为酒精、水和二氧化碳。下图甲是酵母菌在不同温度下发酵产生二氧化碳量的变化曲线图;图乙是在最适温度条件下,发酵过程中两种产物的变化曲线图。

(二)泡菜制作的原理是乳酸菌通过发酵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制作过程中随时间变化会产生亚硝酸盐,其变化曲线如图丙所示。

(1)酵母菌和蘑菇一样,都属于______(填生物类群名称)。
(2)分析上图可知,酵母菌发酵的最适温度范围是______℃(填图甲坐标轴上数字)。在最适温度条件下,发酵过程中发酵液中酒精的产生量和泡沫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量主要与______这一条件有关。
(3)制作泡菜时,泡菜坛既要加盖,还要用水来封口,这样做的科学道理是______
(4)发酵过程中,存在于蔬菜上的少量乳酸菌能通过______的方式大量繁殖。
(5)我国卫生部《食品中亚硝酸盐限量卫生标准》规定:亚硝酸盐在泡菜中的残留量不能超过20mg/kg。根据图丙分析,在哪一个时段内该泡菜不能食用?______
2024-03-10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