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走进生命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1 . 学习了单细胞生物后,李强同学对草履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想利用实验探究草履虫是否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请你帮助他共同完成实验.
实验材料:载玻片、草履虫培养液、清水、滴管、食盐颗粒、牛肉汁、放大镜等。
(1)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
(2)实验方案设计:
①取三个相同的载玻片,编号为甲、乙、丙;
②在甲、乙、丙三个载玻片的左侧各滴一滴清水,在其右侧各滴一滴_____________,并用滴管把两侧液体连接起来;
③在甲右侧的培养液边缘放一粒食盐颗粒;在乙左侧的清水滴中滴一滴__________;丙___________
④用放大镜观察并记录甲、乙、丙三个载玻片上草履虫的运动情况.
(3)实验现象预测:甲载玻片上的草履虫____________________乙载玻片上的草履虫都从培养液一侧游向牛肉汁一侧;丙载玻片上的草履虫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1-20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B)
2 . 甲、乙、丙三位同学利用以下实验装置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纸盒内两侧中央放置的鼠妇数量应足够多,而不是只放1只,请说出理由:_______
(2)上述三组实验中,没有遵循单一变量原则的是______根据图中的实验装置分析,该实验探究的因素涉及_________
(3)从丙组的最终统计数据发现,光照处的鼠妇数量比阴暗处的鼠妇数量少,由此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
(4)丙组中在纸盒中以中线为界,一侧用黑纸板,另一侧用玻璃板,这样做的目的是设置_____
(5)做完实验后,我们应该怎样处理这些鼠妇?________
2024-01-1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为探究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对玉米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四组实验:
组别甲组乙组丙组丁组
无机盐类型适量含氮、磷、钾的无机盐适量含氮、磷的无机盐适量含氮、钾的无机盐适量含磷、②的无机盐
实验现象叶片正常叶片①叶片异常叶片异常
分析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①处应填___,甲、乙探究的是含___无机盐对玉米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为探究含磷无机盐对玉米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应选中组和___组形成对照实验。两组实验都遵循___原则。
(2)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重复实验,目的是___
(3)除无机盐外,植物的根还能从外界吸收水。水和无机盐是通过植物体中的___(填“筛管”或“导管”)进行运输的。
2024-01-1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晓航同学选用具有绿色叶片和白斑叶片的盆栽牵牛花枝条,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来探究植物的生理活动。请据图分析回答:(提示: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叶片白斑部分无叶绿体)
   
(1)首先把盆栽牵牛花植株放在暗处一昼夜。在此过程中,运走所有叶片中原有淀粉的结构、消耗淀粉的生理过程分别是(  )
A.导管、吸收作用B.导管、光合作用
C.筛管、呼吸作用D.筛管、蒸腾作用

(2)暗处理之后,割断[丁]的主叶脉,[戊]不做任何处理。将如图装置移到光下照射6h。摘下图中5个叶片,进行脱色、漂洗、滴加碘液,不变蓝的是( )(多选)
①甲②乙③丙④丁的A部分⑤丁的B部分⑥戊的绿色部分⑦戊的白斑部分
(3)本实验中共有____组对照实验。[甲]与[丙]不能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原因是两者之间存在着____个变量。
(4)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多选)
A.光合作用需要光
B.光合作用需要适宜温度
C.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D.光合作用需要水
E.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F.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G.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5)分别抽取[甲]、[乙]、[丙]瓶内的气体,分别注入到盛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中,可观察到的现象及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
(6)受该实验的启发,为了提高温室番茄的产量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至少答出两点)________
(7)下图是番茄植株两天中有机物积累量的变化趋势,曲线中,BC段的变化表明,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
       
2023-11-17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乳酸菌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来制作酸奶和泡菜等发酵食品。某学习小组针对“制作酸奶的适宜温度”以及“乳酸菌发酵和自然发酵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问题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探究一:
①将新鲜袋装牛奶煮沸,冷却至常温,加入适量酸奶;
②将5个大小相同的玻璃杯消毒、编号,倒满混合后的牛奶;
③将玻璃杯密封,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箱中;
④一段时间后,取样检测杯中的活菌数量,记录数据;
⑤重复测定3次,取平均值,实验结果如柱形图1所示:
   
请分析回答:
(1)步骤①中将新鲜袋装牛奶煮沸,其目的是 _______
(2)与病毒相比,乳酸菌在结构上的突出特征是 _________
(3)步骤③中,“将玻璃杯密封”的原因是 _________
(4)将酸奶加入牛奶中,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 _____步骤。
(5)本实验除温度不同外,玻璃杯的大小、倒入牛奶的量等其他条件都应当相同,这样做的原因是 _________
(6)根据柱形图统计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
学习小组人员对乳酸菌发酵和自然发酵(自然状态下存在其他杂菌)生产的泡菜进行了7天对比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注:较高浓度的亚硝酸盐具有致癌性)。
(7)由图甲可知乳酸菌发酵产生的乳酸含量 _____自然发酵,由图乙可知乳酸菌发酵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 _____自然发酵,因此乳酸菌发酵生产的泡菜品质优于自然发酵生产的泡菜。
6 . 幽门螺旋菌是一种螺旋形弯曲、末端钝圆、多鞭毛的细菌。资料显示,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菌引起的。目前,我国约有7亿左右的人群感染了幽门螺旋菌。幽门螺旋菌可通过饮食等途径传染。据此,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幽门螺旋菌主要“定居”在人胃黏膜表面,可引起慢性胃炎,甚至胃溃疡。由此推测,幽门螺旋菌的营养方式为______。在细胞结构方面,幽门螺旋菌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2)为研究乳酸菌对幽门螺旋菌感染的影响,研究者将若干只健康的实验小鼠平均分为三组,按下表进行处理。几个月后检测三组小鼠胃黏膜炎症因子的量(炎症反应的一个检测指标),结果如如图所示:

处理

1组

2组

3组

是否灌胃乳酸菌

三周后是否灌胃

幽门螺旋菌

   
______(填组号)组结果对比,说明幽门螺旋菌会引起小鼠胃黏膜产生炎症反应。
②2组和3组结果对比,说明乳酸菌对幽门螺旋菌感染起到______作用。
③就上述实验,有研究者质疑,乳酸菌是否会引起胃黏膜炎症因子产生呢?请设计一组实验对上述实验加以完善。______
(3)人的胃肠中有多种多样的细菌,大部分是正常菌群,对人没有危害,还能为人体制造维生素,这些细菌和人的关系是:______
(4)中国农业大学李宁院士课题组培育出转基因奶牛,其分泌的乳汁中含人乳铁蛋白,可以抑制胃肠道致病细菌感染。请写出这种奶牛培育的大致思路:______
2023-10-01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小明发现年糕很容易发霉变质,为了弄清年糕发霉的原因,他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A组B组C组
材料处理将质量、大小、形状相同的3份年糕分别放入三个大小相同的玻璃瓶中,高温处理后待用
实验操作打开玻璃瓶的橡皮塞塞紧玻璃瓶的橡皮塞打开玻璃瓶的橡皮塞
恒温培养1周25℃25℃5℃
实验结果年糕发霉年糕不发霉年糕出现少量霉菌
(1)实验前,将年糕放入玻璃瓶中高温处理的目的是___
(2)A组与C组作对照实验时,实验变量是___(填字母)。
A.空气B.温度C.微生物
(3)对比A组与C组两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
(4)___组和___组实验结果可以表明空气中的霉菌孢子会使年糕发霉。
(5)B、C两组能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___;为什么?___
(6)请你帮小明想一条保存年糕的方法:___
2023-09-30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博雅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为了研究农药对生物生长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向三个烧杯中倒入池水,放入不同生物,三天后再向A、B烧杯内各滴加3mL质量分数为5%的鱼藤酮。鱼藤酮是一类利用植物产生的有毒物质制成的天然农药。C烧杯不加鱼藤酮,隔天观察烧杯里生物的生活情况,记录其变化。

(1)该同学的实验方案有不对之处,请指出一点,并提出具体修改意见。_______
(2)该实验中起到对照作用的是哪个烧杯?_______
(3)有人将鱼藤酮投放到鱼池中用来捕鱼,然后食用,你认为这样做对吗?为什么?______
2023-09-2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凌霄中学2022年-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时,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天竺葵进行了如下实验:第一步:将整株天竺葵放置在黑喑环境中一昼夜。

第二步:如图1所示,用黑卡纸对叶片乙做局部遮光处理;用装有氢氧化钠(可吸收二氧化碳)的透明塑料袋,将叶片丙包裹密封;叶片甲不做处理。
第三步:将图1植株放置于阳光下3-4小时。再分别摘取叶片甲、乙、丙,按图2的步骤进行检验。
(1)将天竺葵放置在黑暗环境中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
(2)图2中步骤 a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甲变为蓝色,乙见光部分变为蓝色、遮光部分不变色,丙不变色。由叶片甲和叶片丙的对照结果分析得出:___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由叶片乙的见光部分与遮 光部分的对照结果分析得出:___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4)根据实验结果,为提高温室大棚蔬菜的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2点即可)。
10 . 在牧业生产中,苍蝇和蚊子叮咬牛羊,会使牛羊情绪烦躁,影响牛羊的身体健康。某牧民一次大批量地配制杀虫剂A.用它来杀灭乳牛棚里的苍蝇和蚊子。多次使用后,他发现杀虫剂A的杀虫效果一次比一次差。该牧民猜测:可能是杀虫剂A放置时间长了,杀虫剂A慢慢遭到分解失效了。某班级同学到该牧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发现这一问题后进行了探究。
(1)班级第一实践小组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帮助该牧民验证他的猜测。
实验方案: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将新配制的杀虫剂A和等量的_____________分别应用于两组类型相同且没有接触过这种杀虫剂的苍蝇,比较它们一段时间后的杀虫效果。
实验预期:如果_____________杀虫效果更好,则说明该牧民的猜测是正确的。
(2)结果证明牧民猜测错误,该小组同学提出杀虫剂效果变差可能是害虫产生抗药性的结果,在使用杀虫剂A的过程中,具有_____________变异的个体生存了下来。
(3)班级第二实践小组发现最近气温逐渐升高,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_____________?解决该问题需要将两组类型相同且没有接触过这种杀虫剂的苍蝇放在不同温度环境下进行对照实验,比较用等量杀虫剂一段时间后的杀虫效果。
(4)班级第三实践小组对蚊蝇的生殖发育进行了调查,发现蚊蝇在繁殖后代时,由_____________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具体过程是_____________,其发育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变态。
(5)班级第四实践小组发现蝇的长翅与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A、a控制。他们利用长翅橘小实蝇与残翅橘小实蝇作为亲本进行交配,所产生的子代(数量足够多)都表现为长翅。据此判断,橘小实蝇的长翅与残翅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_;该杂交实验中,子代长翅橘小实蝇的基因组成_____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是AA,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
2023-09-15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长岭一中、长岭二中、长岭五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