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走进生命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26 道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后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  )
A.生长现象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繁殖D.呼吸
2024-05-0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2 . 生物课上,小明和同学们一起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他们选取三块大小相同的馒头,分别做了不同处理,具体操作情况如下表所示。请根据他们的实验探究,分析回答问题。
试管编号放入不同形状的等量馒头加入液体搅拌情况水浴保温滴加碘液
1碎屑2mL唾液搅拌?℃5~10分钟2滴
2碎屑2mL清水搅拌2滴
3整块2mL唾液不搅拌2滴

(1)实验中应将3支试管都放入______℃的温水中处 理5~10分钟。
(2)滴加碘液并摇匀后,小明记录了各试管的颜色变化。其中1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_____(填“不变蓝”或“变蓝”),原因是___________
(3)该实验的设计中有两组对照实验,如果想探究牙齿和舌在口腔中的作用,应该选择___(填试管编号)两支试管为对照实验。
(4)由此实验,小明和同学们得出了结论: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与_____、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都有关。
2024-05-0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题
3 . 如下表是几个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的实验,请根据表中信息填写有关内容:

试管编号

1

2

3

4

5

馒头碎屑或块

等量碎屑

等量碎屑

等量馒头块

等量碎屑

等量碎屑

唾液有无

2mL唾液

2mL清水

2mL唾液

2mL唾液

2mL唾液

温度

37

0

100

(1)淀粉在口腔中被分解为________。请你预测实验结果:滴加碘液后试管_____号不变蓝。
(2)将馒头切成碎屑是为了模拟__________;若12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_
(3)如果选择145号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
2024-05-03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立信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4 . 综合应用
生物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对宁夏之宝——枸杞进行了研究性学习。回答下列问题。

(1)从植物体结构层次看,枸杞花属于______。其花瓣呈淡紫色,有淡淡的香气,这些特点有助于吸引______帮助传粉。
(2)如图1所示,来自______花药里的花粉,落在雌蕊的______上,萌发出花粉管,其中的精子随着花粉管进入雌蕊下部膨大部分——[1]______,完成受精,[1]发育为______。[1]内部有若干[2]胚珠,胚珠将会发育为______
(3)宁夏的部分地区土地盐碱化。科研人员对枸杞种子耐盐性进行初步实验研究,结果如图2。据图可知,在盐浓度为______%条件下,枸杞种子的萌发率高于清水,可以说明枸杞种子适应一定的盐环境:但是______,说明其适应能力是有限的。
2024-04-30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小明与小亮制定的“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探究实验方案,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a.取2支试管,分别标记A、B,注入2mL淀粉糊;
b.用凉开水漱口后,用小烧杯收集唾液;
c.向A试管内加入2ml唾液,向B试管内加入“等量某液体”;
d.往试管中各滴加2滴碘液;
e.将两支试管振荡后放在37℃温水中水浴10分钟;
f.观察A、B两支试管内襁糊颜色的变化。
(1)步骤c中,向B试管中加入“等量某液体”应该是______,作用是______
(2)将两支试管振荡后放在37℃温水中水浴的目的是______
(3)老师指出,该实验方案会影响最终的实验现象,应进行调整______
(4)调整方案后实施计划,实验现象为A试管______、B试管______;根据实验现象,小明得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的结论,但小亮不同意,其理由是______
(5)小明与小亮想进一步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并作出假设:随着温度的升高,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会逐渐增加。为了验证这一假设,他们设计并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你认为图示结果支持他们的假设吗?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

2024-04-29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实验探究
玉米是我国三大主粮之一,在种植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为寻求更好的灌溉方式,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选取相同面积的三块样地,播种相同品种、______数量的玉米籽粒。样地的播种数量不宜过少,目的是______
(2)如图所示,分别对三块样地进行灌溉。测定三块样地玉米产量和耗水量,结果如下表。

灌溉方式

产量(千克/公顷)

耗水量(立方米)

7473.6

214.70

膜下滴灌

10694

199.86

喷灌

9216.8

333.17

①“?”处的灌溉方式是______。玉米在绿叶的______中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据表可推测,______方式有利于玉米增加绿叶面积,从而有利于______的积累,因此产量最高。
②玉米生长所需的水和无机盐主要通过根尖的______区吸收,然后通过______作用的拉动在玉米体内运输。膜下滴灌耗水量最少,推测原因是覆膜可以______土壤表层水分散失,使土壤保持较高的含水量,从而促进玉米根的生长和发育。
(3)滴灌系统可将无机盐溶解在水中,实现水盐同步管理和合理利用。使用滴灌系统进行灌溉时,下列操作不合理的是______
①使用水溶性肥料,避免堵塞出水孔
②输水压力越大越好,能够保证出水量
③根据植株不同生长时期,调控供水量
2024-04-2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秦岭国家植物园落差2000多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植被分带最清晰,最具自然风貌的植物园,也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植物园。植物园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植物分带清晰,低海拔为杂果林带、阔叶林带,海拔2000—2400米为针阔混交林带,2400~2600米为红桦林带,2600~2800米为巴山冷杉林带,2900米左右为太白红杉林带,2900米以上为草甸、灌丛林带等。
除了丰富的植物资源,秦岭国家植物园内还有40多种国家珍稀保护动物,如熊猫、朱鹮、金丝猴和羚牛等。
请回答问题。请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下列现象体现出的生命特征。
(1)植物园里冷杉的球果和种子形态各异,说明生物具有________的现象。
(2)植物园中的一些树木的树叶到了秋季会变黄并脱落,这说明生物不但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还能够__________________
(3)秦岭金丝猴又名川金丝猴秦岭亚种,出生时体型很小,成年时体型中等,且在成年后可以繁衍后代,这说明金丝猴能________。它们过着树栖群居生活,以野果、嫩芽、竹笋和苔藓植物为食,这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________
(4)朱鹮性情孤僻而沉静,胆怯怕人,受到游客惊扰会快速飞走,这说明朱鹮能__________
(5)植物园中的一只棕色大熊猫生下一只棕色毛的幼仔,这说明生物具有________现象。
(6)影响植物园里植物生长的环境因素称为________,分为________________两类.
(7)秦岭植物园中植被分带清晰,主要受非生物因素中________的影响。
(8)熊猫、朱鹮、金丝猴和羚牛等能够在秦岭生存并繁衍,是因为它们能够________
(9)在炎热的夏季,走进秦岭国家植物园,我们会感到清新、凉爽。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
2024-04-2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淮阳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10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生物兴趣小组根据鼠妇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这一现象,提出了“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这一问题,并制订和实施了如下实验操作。

步骤1:在一纸盒内撒上一层湿土,以盒的横轴中线为界分为A、B两区(如图)。
步骤2:选10只大小,健康状况相同的鼠妇,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放在A、B两区的中央,A区盖上纸板,B区盖上玻璃板。
步骤3:静置2分钟后,
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操作和实验统计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次数123456
A区(只)5679910
B区(只)543110

(1)该实验是否设计了对照实验?_____
(2)在步骤1中,AB两区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
(3)实验重复6次,是为了____________,提高准确性。
(4)结论:_____会影响鼠妇的分布,鼠妇喜欢在______的环境中生活。
2024-04-28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科学探究是生物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过程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乐趣,而且是提升科学思维的基础。当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时,常常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称西瓜虫、潮虫子等。某生物兴趣小组发现当人们移开花盆时,鼠妇会很快爬到其他阴暗的地方。这是为什么呢?为此,该兴趣小组开展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步骤1:实验装置的中央放入10只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鼠妇,在温度适宜且明亮的环境中静置5分钟,分别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
步骤2:再按步骤1的方法重复操作4次。
步骤3:求5次实验的平均值。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西瓜虫(鼠妇)的结构层次有细胞、组织、___________和个体。
(2)你认为该小组开展的探究活动应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
(3)该小组探究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设置明亮和黑暗两种不同的环境是为了形成________
(4)实验步骤1中,两组实验鼠妇的数量都是10只,这样做是为了控制该实验中只能有____个实验变量。
(5)实验步骤中重复操作4次,并求5次实验的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6)分析图示数据统计,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
2024-04-27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王丽同学发现自己家潮湿的储藏室中经常有鼠妇在爬动,而在自己的楼上房间中却不见鼠妇的踪影。王丽很好奇,她猜想该不会是土壤湿度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吧?于是她对此进行了探究。请帮助她完成下面的探究报告。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出假设: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活动。
(2)实验步骤:
材料用具:20只鼠妇、铁盒、干土、湿土(潮湿程度适当)、纸板。
实验设计,在铁盒中问以横线为界,一侧放干土,一侧放等量的湿土,这样就形成了____________两种环境。
实施计划:请在下列的四个实验装置中,选出合适的装置( __________

在铁盘中央放入20只鼠妇。放20只鼠妇而不是放一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与记录:静置10分钟后,每分钟分别统计两侧的鼠妇数量,共统计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干燥

0只

2只

2只

0只

2只

潮湿

10只

8只

8只

10只

8只

实验结论:鼠妇喜欢生活在________的地方,土壤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完成实验后,我们应该怎么处置这些鼠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4-27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淮阳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10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