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久置空气中的烤面包片,难以生出霉菌。小林同学发现这个现象后,提出:水分对霉菌的生活可能会有影响吗?这属于实验探究步骤中的(  )

A.发现并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设计实验方案并设施、记录
D.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2024-02-18更新 | 33次组卷 | 95卷引用:西藏林芝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时,卓嘎同学想起两天前他发烧没胃口,吃不下饭,于是他想到探究温度是否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并与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请分析并回答:

试管

实验设计

1

馒头屑加2毫升清水,充分搅拌,37℃水溶10分钟

2

馒头屑加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37℃水浴10分钟

3

馒头屑加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80℃水浴10分钟

(1)本实验中有______组对照实验。
(2)要想探究卓嘎同学的问题,需要选择______号试管与_____号试管这组对照,变量是______
(3)2号试管放入37℃温水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若向三个试管内滴加碘液,滴加后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不变蓝,原因是_________
(5)如果3号试管中的物质滴加碘液后变蓝色,和2号试管对照,说明食物的消化会受_______的影响。
2023-08-23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那曲市双湖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酸雨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会破坏生态系统。正常雨水的pH不小于5.6,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pH越小酸性越强。为探究酸雨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配制pH分别为5.6、4.5、2.5的三种溶液模拟酸雨;
步骤二:取四个培养皿编号甲、乙、丙、丁,分别在底部垫上几层吸水纸,各放入100粒大小和活力相同的玉米种子;
步骤三:每天定时向四个培养皿中分别喷洒适量且等量的溶液:甲组蒸馏水,乙、丙、丁组pH分别为5.6、4.5、2.5的溶液;
步骤四:观察并记录玉米种子的萌发情况。共重复实验5次,结果如下表(表中萌发率为5次实验的平均值)。
组别
处理方式蒸馏水pH=5.6溶液pH=4.5溶液pH=2.5溶液
萌发种子数量100797564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对照组是_______
(2)若甲、乙两组作对照,则变量是________
(3)如果只做一次实验,所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可靠,原因是________,因此才要进行_______
(4)该实验中为什么要选择大小活力相同的100颗玉米种子?____________
(5)根据上表,丙组种子的萌发率为_______
(6)分析以上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酸雨的pH越______,种子的萌发率越低。
2023-08-20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那曲市双湖县等四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2-13八年级上·山东·期末
4 . 某生物小组为了研究光对豌豆发芽的影响,在两个花盆里种了豌豆,并设计如下实验。在这一实验中,你认为实验设计需要改进的地方是(  )

花盆

阳光

温度

A

向阳光

20℃

充足

B

暗室

30℃

充足

A.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向阳的地方B.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暗室里
C.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同一温度的环境中D.两个花盆浇的水不应该同样充足
2023-01-31更新 | 130次组卷 | 80卷引用:西藏林芝市八一中学等三校联考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同学为了“探究淀粉的消化”,做了如下实验:
Ⅰ.取2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为1、2号,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浆糊(主要成分是淀粉)。然后向1号试管内加入2毫升水并充分搅拌;向2号试管内加入2毫升唾液并充分搅拌。
Ⅱ.将这2支试管一起放到37℃的温水中,10分钟后取出这2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
Ⅲ.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1)该实验是观察唾液中的______对浆糊中淀粉的消化作用。
(2)淀粉初步消化的场所是______
(3)预测10分钟后,滴加碘液,______号试管不变蓝,请分析原因______
(4)将馒头撕碎和进行搅拌相当于口腔中____________
(5)咀嚼饭粒或馒头时会越嚼越甜是因为______
2023-01-25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日喀则市谢通门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下表为“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的几组实验记录.(注:①②③支试管中加入的馒头的质量相等,加入的碘液各两滴)

试管

加入物质

水温

时间

试剂

加碘后的现象

馒头小块

唾液2ml

37℃

10分钟

碘液

______

馒头碎屑

唾液2ml

37℃

10分钟

碘液

______

馒头碎屑

清水2ml

37℃

10分钟

碘液

______


(1)在表格内填写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
(2)对照组是______;①号和②号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了______.
(3)三组试验的温度设为37℃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022-10-25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昌都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随着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酸雨已成为主要农作物减产的重要原因。酸雨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吗?次仁同学为了探究酸雨是否降低小麦种子的发芽率,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假设:酸雨会降低小麦种子的发芽率。
方法步骤:
①取两个培养皿分别标号A、B,底部均垫有纱布,将200粒饱满的小麦种子平均放入A和B中;
②向A培养皿中倒入适量的醋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匀,模拟酸雨,向B培养皿中倒入等量的 _____
③将A、B两个培养皿放在适宜种子萌发的相同环境下培养。每天观察一次,连续观察7天,记录小麦种子的萌发情况;
④根据记数计算出小麦种子的发芽率:A培养皿中的小麦发芽率是34%,B培养皿中的小麦发芽率是93%;
根据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个培养皿中,A培养皿是______组,B培养皿是______组;
(2)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小明应反复做几次实验,取几次实验发芽率的_____作为实验结果;
(3)B培养皿中的小麦种子有些没有萌发,可能是种子处于_____期而不能萌发;
(4)根据上述实验的方法步骤,小明基本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
2022-02-21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林芝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食物在口腔内的变化”,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1)取唾液:用凉开水将口腔漱干净,再在口内含一块__________。约_____分钟后取出,将其中的唾液挤压到小烧杯中。
(2)若要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应选择______号试管置于烧杯中作为①号试管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_;若要探究牙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作用则应选择______号试管置于烧杯中。
(3)水浴后向试管内滴加______,①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_____(变蓝或不变蓝),原因是唾液中含有______酶,它能促进淀粉的分解。
(4)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馒头的变甜与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都有关系。
9 . 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分析回答:

(1)实验时,甲、乙两缸中水量、蝌蚪的数量及大小等条件都必须保持相同。只是甲缸中添加适量的甲状腺激素。乙缸中不添加。甲缸和乙缸形成_____________实验,该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缸中蝌蚪的数量是10只,而不是只用1只,目的是为了避免实验的________
(3)预测实验结果:蝌蚪发育成幼蛙所需的时间,甲缸比乙缸_____(填“长”或“短”)。
(4)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甲状腺激素具有________蝌蚪发育的作用。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科学探究的步骤是①实施计划;②提出问题;③制定计划;④作出假设;⑤得出结论;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B.②④③①⑤
C.③①②④⑤D.②③④①⑤
2021-02-05更新 | 74次组卷 | 25卷引用:西藏拉萨市达孜县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