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微塑料是塑料制品分解产生的直径小于5mm的颗粒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小鼠数量(只)饲喂方式实验结果
小肠绒毛状态体重增长值(g/只)
20数量多排列整齐7.34
20每日饲喂含0.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数量少排列散乱1.84
20每日饲喂含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基本消失-0.12

(1)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探究_____对小鼠消化系统的影响。
(2)实验中甲组起对照作用,其饲喂方式应为______
(3)由实验结果可知,与甲组比较,乙、丙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影响小鼠的______功能,导致他们体重增长值均下降,但乙、丙两组体重变化不同,表现为:微塑料的含量越高,体重增长______。(填“越高”或“越低”)
(4)为消除微塑料A对小鼠机体造成的损伤,进行了小鼠的恢复饲养实验。岩小肠绒毛出现______的状态,则说明小鼠基本恢复正常。
(5)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______。
A.使用塑料制品的替代品B.对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
C.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D.寻找可无害化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
2024-05-26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八一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下表是生物兴趣小组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时,设计的部分实验,请根据他的实验设计和加碘液后应出现的现象,加以说明。
试管编号加入材料水温(℃)恒温时间(分钟)加碘液后的现象
1馒头碎屑+唾液2mL9010A
2馒头碎屑+唾液2mL1010B
3馒头碎屑+唾液2mL3710C
4馒头碎屑+清水2mL3710D

(1)某同学在馒头上滴加碘液,发现馒头变成蓝色,说明馒头中含有___________
(2)该小组所做的探究实验中,C处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3)能说明馒头的消化需要唾液的是试管_____和试管______,表中A和B都可能_____________(填“变蓝”或“不变蓝”)。
3 . 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内的消化”时,进行了如下表所示实验,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试管编号123
馒头形状碎屑适量碎屑适量馒头块适量
清水或唾液2mL唾液2mL唾液
是否搅拌搅拌搅拌不搅拌
温度及时间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2滴
(1)为了验证“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表中的“?”处应加入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进行37℃水浴的目的是______
(3)请你判断,滴加碘液后,[_____]号试管不变蓝,另外两支试管都变蓝,出现不变蓝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
(4)为了让食物充分消化,日常进餐时要注意_______
2024-05-0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4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表内是探究蚂蚁食性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作出假设步骤的是(       
A步骤1发现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搬运食物,心想蚂蚁爱吃哪些食物?
B步骤2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推测蚂蚁喜欢吃甜食
C步骤3在一个培养基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放进蚂蚁进行探究
D步骤4通过几次重复实验,得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

A.AB.BC.CD.D
2019-01-30更新 | 1071次组卷 | 49卷引用:新疆哈密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11-12七年级下·新疆克拉玛依·期中
5 . 探究实验: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试管
加入的物质(各2毫升)
温度
试剂
实验现象
1号
淀粉糊+唾液
0℃


2号
淀粉糊+唾液
73℃
3号
淀粉糊+唾液
37℃
4号
淀粉糊+清水
37℃

(1)请在表内填写实验现象:1号_____;2号_____;3号_____;4号_____。(A.变蓝 B.不变蓝)
(2)1号和2号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因为唾液里的 ________将淀粉分解成了 __________
(4)4号试管是 ____号试管的对照实验。
6 .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如下表实验:

试管编号

1

2

3

馒头碎屑或块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唾液有无

2mL唾液

A

2mL唾液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保温

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1)在人体的消化道中,馒头的初步消化从______开始。
(2)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2mL______,与1号试管形成______作用。
(3)实验结果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______
(4)实验探究表明:馒头变甜与______的分泌以及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都有关系。
2022-12-1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面是某同学在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食”的实验设计。
材料用具:一截劈开的竹筒(长 15cm)、一只蚂蚁、一杯浓糖水、一杯清水、一个放大镜、 两支滴管
实验步骤:
①在竹筒的两端,分别用两支滴管各滴上一滴浓糖水和一滴清水,将一只蚂蚁等距离放在两滴水之间。(如图)

②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请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假设是_____
(2)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
(3)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
预测一: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清水一端或停留在原处不动或不定向爬动,则不能说明蚂蚁喜欢甜食。
预测二: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_____
8 . 小刚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课余时间喜欢做一些小实验。在他学习“生物的无性生殖”以后,把两个马铃薯切成许多小块进行种植。结果发现种植的马铃薯块有的发芽了,有的没发芽。他将马铃薯块取出进行比较,发现了马铃薯块没有发芽的原因。
(1)根据你学的知识,你认为他发现马铃薯块没有发芽的原因是(  )
A.死了B.没有带芽眼C.块太小D.没有根
(2)为了验证该原因是否成立,小刚又重新进行了实验。
①取两个盛有潮湿的、肥沃土壤的花盆,编号为甲、乙。
②将挑选好的马铃薯切成大小相等的小块若干,分成两组,将______种在甲花盆内,将______种在乙花盆内。将两花盆放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
③你认为他将马铃薯切成大小相等的小块的原因是______
④预计______花盆中的马铃薯块会发有成幼苗,小刚设置甲、乙两花盆的目的是______
⑤小结:马铃薯块没有发芽的原因是______
2023-04-1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八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某兴趣小组同学展开了积极的讨论,按如图所示的方法处理后,同时将两支试管放入37℃的温水中10分钟。请分析回答:
   
(1)1号和2号试管作为对照实验,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2)取出2支试管,分别滴加2滴碘液并摇匀,出现的实验现象是1号试管__________,2号试管__________
(3)此实验说明在口腔中部分淀粉初步被分解变成了__________,此物质能否被小肠直接吸收?__________
2023-10-0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做了适当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餐巾纸

水分

温度/℃

实验结果

1

四层

20

未萌发

2

四层

少量

20

萌发

3

四层

少量

2

未萌发

4

四层

大量

20

未萌发

(1)1组和2组对照,说明种子萌发需要______________
(2)3组和2组对照,说明种子萌发需要_____________
(3)4组和2组对照说明种子萌发需要_________
(4)在实验中,2组是___________组,起____________作用。
2024-03-17更新 | 31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伊犁州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