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香蕉营养丰富,是人们非常喜爱食用的一种水果。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观察发现,夏天逐渐成熟和腐烂的香蕉常常会招引来许多果蝇。一些同学认为是香蕉腐烂时的酒味招引来果蝇,另一些同学则认为是香蕉成熟时的香味招引来了果蝇。于是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诱捕果蝇的瓶子,他们将3只甲瓶和3只乙瓶随机均匀地放置在一个果蝇较多的地方。一段时间后他们将诱捕到的果蝇数记录在表中。回答下列问题:

瓶类

甲瓶

乙瓶

瓶号

1

2

3

总计

1

2

3

总计

果蝇数量

2

3

5

10

36

35

37

108



(1)在同学们的实验方案中,实验中的变量是糖溶液的香味和_____;设计甲、乙两种瓶子的目的是形成_____
(2)甲、乙两种装置所用瓶子、纱布、开口、所装液体浓度及数量等都完全相同,其目的在于确保变量是_____
(3)同学们用3只甲瓶和3只乙瓶而不是用1只甲瓶和1只乙瓶的意义是_____
(4)仅根据同学们的实验方案及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 . 某同学为了认识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探究食物保鲜的方法,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以下认识错误的是(  )
A.试管内的肉汤要煮沸,其目的是杀死肉汤中的细菌
B.该实验应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
C.预期B试管中的肉汤比A试管先腐败
D.弯曲玻璃管的作用是防止微生物进入
3 . 为了探究食品滋生微生物的条件,某生物兴趣小组将适量新鲜猪肉和水加热煮沸一段时间,冷却后取澄清的猪肉汁进行如下实验.请根据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一:将等量的猪肉汁分别加入编号为A、B、C的三只锥形瓶中,静置一小时,然后用脱脂棉花塞住瓶口.
步骤二:把锥形瓶A放入电冰箱的冷藏室,冷藏室的温度为6℃.
步骤三:把锥形瓶B放入实验室的桌子上,此时室温为25℃.
步骤四:把锥形瓶C加热煮沸后,放在实验室的桌子上,此时室温为25℃.
步骤五:几天后,用放大镜对三只锥形瓶内的猪肉汁进行观察,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下表内.(观察不到微生物,用“﹣”表示.观察到微生物,用“+”表示;微生物较多用“++”表示;微生物很多用“+++”表示)
锥形瓶ABC
观察结果++++

(1)步骤二、步骤三的变量是_____,作为对照组是_____瓶.
(2)根据该实验,说明通过_____处理,可较长时间保存食品.
(3)防止食品腐败依据的原理主要是将食品中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_____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4)请你再列举一种食品的保存方法:_____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4 . 在实验设计中,不能作为对照的一组是(  )
A.25℃和0℃B.有空气和无空气
C.温度和水分D.有光和无光
2018-07-09更新 | 744次组卷 | 72卷引用:【区级联考】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环保小组在了解“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与人类生产后生活的关系后,对“废旧电池对水质的影响及防治”收集资料并探究.
资料一:废旧电池丢弃到自然界腐烂后,因含汞、铅、铜等有害物质造成水质污染,这些污染物会通过不同的食物链进入人体和其他动物体内,危害人体和其他动物的健康.
资料二:满江红为常见的水生蕨类植物,在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保持河道生态平衡方面有显著功效.
设计实验方案及数据统计(见表),结合上述有关内容,完善下列探究活动:
组别项目ABCDE
加无污染河水的体积500毫升500毫升500毫升500毫升500毫升
加废旧电池的数量及型号不加1节5号1节7号1节5号1节5号
加满江红的数量不加不加不加10克30克
放同样小鱼的数目1条1条1条1条1条
小鱼存活的时间10天3天5天6天8天

结合所学,分析探究活动,回答相关问题:
(1)为探究废电池是否会污染水质,则应选择_____进行对照实验.
(2)表中B,D两组对照,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
(3)该实验设计中明显的不足之处是_____
(4)满江红属蕨类植物,与葫芦藓等苔藓植物相比,它特有的结构是具有真正的_____
(5)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特征是_____
A.体内都有输导组织 B.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C.都生活在水中 D.都能进行光合作用,用孢子繁殖
(6)如图为蕨类植物满江红的叶肉细胞内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其中①②为相关气体,A为细胞内相关结构,a,b为细胞内进行的生理活动.分析知:②代表的气体是_____;A结构处进行的生理活动实质是_____,释放能量.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6 . 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光照对蚯蚓生活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表,其中需要修改的内容是(  )
蚯蚓数量光照条件温度土壤
20只阴暗适宜一层湿土
20只明亮适宜一层干土
A.蚯蚓数量B.光照条件C.温度D.土壤
2017-09-14更新 | 1945次组卷 | 100卷引用:【全国区级联考】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某品牌洗手液号称完全不影响环境,小伊想证实该广告的真实性,邀你一起做实验.
实验准备: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蚯蚓40条,喷雾器2个,清水、1%洗手液溶液,将富含有机物的土壤均匀铺撒在大纸盒中,沿中线均分为甲、乙两个区域.
(1)完善实验过程





(2)实验中每组使用了20条蚯蚓,而不是1条,好处是     
(3)两组实验除是否喷洒     外,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
(4)假如小伊的其他同学也照此方案进行了实验,得到了多组数据,应取他们的     值作为得出结论的依据.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对蜜蜂色觉的研究中,弗里施怀疑“蜜蜂是色盲”这一说法,他认为蜜蜂能分辨花卉的不同颜色.这一步骤属于实验法研究的(  )
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实施计划D.得出结论
2016-11-18更新 | 911次组卷 | 55卷引用:【全国区级联考】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