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如图是科学家探究生命起源的两个实验示意图,请分析作答:

(1)17世纪,意大利医生雷迪曾经用10多种动物的生肉或者熟肉做过图甲的实验,甲图的三组实验中____组与C组互为对照,其变量为____。一段时间后发现ABC三个瓶中的肉都腐烂了,但是只有____组的肉长出了蛆,则该实验结果说明____。从动物的分类上,苍蝇属于____动物门中的昆虫纲。
(2)乙图中玻璃仪器A中的气体模拟的是____,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主要区别是A中无____,正负电极模拟的是____。一段时间后在B溶液中检测出有机小分子,该实验说明____
2024-04-09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七中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实验:取两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贴上甲、乙标签。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甲、乙两瓶中同时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如图)。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_________________构成,在分类上属于环节动物。
(2)_________________(填甲/乙)瓶中的蚯蚓蠕动逐渐减弱,一段时间后就基本不动了。
(3)这一实验说明环境中的哪一个因素影响蚯蚓的生活?_________________
(4)蚯蚓的呼吸依靠_________________来完成。
(5)在本实验中设置甲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除了土壤湿度,其他因素保持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稍作变动,设计一个探究土壤中低浓度的农药对蚯蚓生活有影响的实验。
①把乙中的土壤换成_________________的肥沃土壤。
②在甲中喷入适量的清水,在乙中喷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把甲、乙两容器放到___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蚯蚓的生活情况。
2023-11-15更新 | 3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2024学年生物寒假作业第01练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3 . 2021年9月,我国生态环境部公开通报第二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第一批典型案例。案例中“砖厂取土坑变身垃圾填埋场严重威胁地下水安全、工厂污水直排问题污染土地和河流等”触目惊心,再一次警醒国人。某生物兴趣小组就垃圾填埋处理对环境的影响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准备:混合垃圾的浸出液(内含塑料碎片、废旧纸张、废旧金属、剩菜剩饭、废电池等),大豆种子,培养皿,滤纸,喷洒器。实验如下表所示:
A组B组C组D组E组
大豆种子50粒50粒50粒50粒30粒
环境条件适宜适宜适宜适宜适宜
喷洒浸出液清水50ml10%浓度浸出液50ml20%浓度浸出液50ml30%浓度浸出液50ml40%浓度浸出液50ml
7天后的发芽粒数473724144
(1)请你提出一个探究问题:_____________
(2)该实验探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A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该实验有一处不足之处,请指出:_____________;改正为_____________。若改进后实验结果仍然如表格内容所示,则说明_____________
(4)A组中也有未萌发的种子,请推测未萌发的原因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C组的种子发芽率是_____________
(5)我国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四大类,废电池属于_____________垃圾。题目中的混合垃圾说明未对垃圾进行分类,请写出一条倡导垃圾分类的广告宣传语:_____________
2023-08-22更新 | 36次组卷 | 2卷引用:018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4 . 实验探究
《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我国是蔬菜大国,蔬菜在流通中折损比例较高,利用蚯蚓分解蔬菜废弃物中的有机物,可生产蚯蚓堆肥,实现蔬菜废弃物处理资源化。研究人员研究不同堆肥类型对鸡毛菜生长的影响,分别对鸡毛菜施加不施肥处理(CK)、施加新鲜蔬菜废弃物普通堆肥(T1)、施加新鲜蔬菜废弃物蚯蚓堆肥(T2),每种情况作3个重复组。在鸡毛菜种子播种后第10、第15和第25天分别测量株高,取平均值绘制直方图(如图)。一般情况下,鸡毛菜在第25天即可收菜。

(1)研究人员研究蚯蚓堆肥,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_________法。
(2)蚯蚓在处理蔬菜废弃物中发挥的作用是蚯蚓__________蔬菜废弃物中的____________,因此它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
(3)该研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设置CK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4)每种堆肥作3个重复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图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现在广东省各地都在大力推行垃圾分类,根据本研究实验,请列举两个垃圾分类处理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11-22更新 | 112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聚苯乙烯是一种热性塑料,常用于制泡沫箱、玩具、一次性餐具等。由于分子结构特殊,普通微生物难以降解,所以我们通常将废弃的塑料制品制成混凝土复合板、土壤改性剂等再次利用。有报道称“黄粉虫幼虫能分解聚苯乙烯”,某科技活动小组为探究“黄粉虫幼虫能否分解聚苯乙烯”开展了相关实验(据资料介绍黄粉虫幼虫喜食麦麸子)。据表回答:

编号

实验材料

处理方法

实验结果

甲组

各取50只大小、长势相似的黄粉虫幼虫

喂食适量的麦麸子

正常生长

乙组

喂食等量的聚苯乙烯


(1)实验中设置甲组的目的是起_________作用,本实验甲乙两组均选用50条黄粉虫幼虫而不是1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乙组实验结果②为______(填“正常生长”或“生长异常”),可以得出黄粉虫幼虫能分解聚苯乙烯。
(3)根据本题资料分析,结合实际生活经验,含聚苯乙烯的塑料尺在垃圾分类中属于        
A.厨余垃圾B.可回收物C.其他垃圾D.有害垃圾
2022-11-04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綦江区联盟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新冠肺炎能通过飞沫传播,科学佩戴口罩可以阻隔病毒和细菌,不仅保护自己,还能保护他人,起到双向防护的作用。
(1)新冠病毒是引起新冠肺炎的______,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佩戴口罩属于______
(2)为指导人们科学佩戴口罩,研究人员将30位健康志愿者佩戴过的一次性口罩按佩戴时长分类收集,并在同一口罩内外两侧,选取位置、面积______的区域进行取样,将取得样本接种到准备好的培养基上,适宜条件下培养48小时。
(3)统计培养后得到的菌落数,结果如下图。

①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在佩戴初期,口罩内侧会出现少量菌落,说明佩戴者______(吸入/呼出)的气体中也含有细菌。
②2-4小时间,口罩内侧菌落数陡升,且高于外侧,说明口罩内侧温湿的环境可以______细菌的繁殖。
③4-8小时间,口罩内外侧的菌落数变化,可以反映出口罩上的细菌出现了由______大量迁移的现象,从而说明口罩的滤菌防护效果下降。
(4)综合以上分析,从双向防护、环保节约等角度考虑,口罩的佩戴时间最长不超过______小时。
(5)科学佩戴口罩十分重要,在处理佩戴过的一次性口罩时,应注意______
2022-06-02更新 | 37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年级二模生物试题
7 . 塑料中的聚苯乙烯在自然界中很难降解,有报道称“黄粉虫幼虫能分解聚苯乙烯”,某科技活动小组对此开展了相关实验,据资料介绍黄粉虫幼虫喜食麦麸子。据表回答:

编号

实验材料

处理方法

实验结果

甲组

各取50只大小、长势均相同的黄粉虫幼虫

喂食适量的麦麸子

正常生长

乙组

喂食等量的聚苯乙烯

(1)实验设置如表所示,提出的问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设置甲组的目的是起______作用。
(3)若乙组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得出黄粉虫幼虫能分解聚苯乙烯。
(4)结合实际生活经验,废弃的塑料尺(含聚苯乙烯)在垃圾分类中属于______
   
(5)黄粉虫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称为______
2021-06-18更新 | 644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2?其他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三年(2021-2023)中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8 .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绘制了豌豆生长发育过程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豌豆种子中新植物的幼体胚是由________发育而来的。
(2)在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C图中[7]的作用是________
(3)幼苗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_______
(4)植株长大后开花必需经过________过程才能结出果实。一个豆荚果实里有多颗种子,是因为_________
(5)一颗豌豆结出了许多豆荚,它是由E图中的15、16组成的,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上豆荚属于_________,在分类上豌豆属于__________植物。
(6)某兴趣小组课下用豌豆种子进行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实验,具体操作如下表:
1号瓶2号瓶3号瓶4号瓶
处理方式1粒种子1粒种子1粒种子1粒种子
不加水加水至种子高度的一半加水淹没种子加水至种子高度的一半
25℃25℃25℃5℃

请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表中的______号瓶是对照组。实验设计中,2号瓶与3号瓶对照要探究的是__________。请指出这一实验设计的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__________
2021-02-10更新 | 12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某研究小组选择萝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以探究提高温室内蔬菜产量的科学方法。他们在三个温室中分别种植了相同的萝卜幼苗,温室的温度和二氧化碳条件的控制情况如下表所示(每个温室的光照、土壤、水分等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

温室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5%

0.5%

温度

20℃

10℃

20℃


(1)在该实验中,每组萝卜幼苗数量最好是_______
A.一株   B.两株   C.三株   D.十株以上
(2)如果要研究温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应选择_______(填序号)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3)如果要研究二氧化碳浓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应选择__________(填序号)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4)萝卜供人们食用的主要是根。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________区。
(5)《中国植物志》是目前世界各国已出版的植物志中种类最丰富的一部巨著。小强同学从该著作中检索到萝卜在生物分类上属于被子植物的十字花科,你认为它属于被子植物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
2019-07-06更新 | 584次组卷 | 10卷引用:第3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二讲 绿色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及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2021通版苏教生物——正文(万唯)
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科学家在探究响尾蛇是否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时,设计了以下方案:
甲组:从一个蛇洞里拖出一只被响尾蛇袭击中毒而死的老鼠,沿着事先设定的弯曲路线,拖了一段较长的路程。观察蛇的动态。
乙组:将一只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从蛇洞里沿着事先设定的弯曲路线,拖了一段较长的路程。观察蛇的动态。
多次重复以上实验,记录并分析实验的现象和结果。
请根据方案做答:
(1)科学家的这个探究实验提出的问题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方案中有几个实验变量?____________,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要设计一只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为什么要沿着弯弯曲曲较长的路程拖动死老鼠,并且还要多次重复进行实验?____________
(5)请预测科学家得出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功能上看响尾蛇的这种行为属于________ 行为,从动物分类角度看,响尾蛇属于_________动物。
(7)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实验法和__________ 法。
(8)实验法是研究生物的重要手段,开设实验的基本步骤主要是以下7点,正确先后顺序是            (       )
①设计实验方案            
②实施试验并记录结果          
③分析实验现象
④发现并提出问题        
⑤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⑥得出结论            
⑦结合问题作出假设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④⑤⑦①②③⑥       C.④⑤①⑦②③⑥     D.⑤⑥⑦①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