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98 道试题
1 . 酸雨(pH<5.6的雨雪,pH指溶液的酸碱度)污染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工业生产、煤炭燃烧、汽车尾气等排放的酸性气体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为探究酸雨的危害,某科研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①配制pH为3、4、5、6的4组溶液,作为实验组以模拟酸雨;同时设置pH为7的对照组;
②选取生理状态相似的斑马鱼25条,测量呼吸频率;
③每组随机放入5条斑马鱼,每隔2分钟测1次呼吸频率。
④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

模拟酸雨对斑马鱼呼吸频率影响统计图
(注:溶液的pH=7时,呈中性;pH<7时,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
请回答问题。
(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
(2)步骤③中“每组随机放入5条斑马鱼”的目的是__________
(3)实验数据处理时,要取每组溶液中5条斑马鱼呼吸频率的__________值。
(4)分析图表可知,模拟酸雨对斑马鱼呼吸频率的影响是__________
(5)请提出一条减少酸雨危害的合理建议:__________
2022-03-09更新 | 703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022·云南·中考真题
实验探究题 | 较易(0.85) |
真题
2 . 为探究电池浸泡液对辣椒种子萌发的影响,某实验小组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第一步:剥皮处理A品牌、B品牌和C品牌的2号电池各2个,分别用等量的自来水 浸泡48小时,获得A品牌、B品牌和C品牌的电池浸泡液各1组。
第二步:在辣椒种子中挑选出无虫咬、饱满且大小一致的种子400粒,将其随机分为4组,每组100粒。
第三步:4个同规格培养皿上均放置相同的毛巾片,分别加入适量等体积的上述3组品   牌电池浸泡液和自来水,4组种子分别整齐排列在毛巾片上,然后将4个培养皿同时放入30℃恒温箱培养七天,结果如下表:
组别种子数量(粒)处理液发芽个数(粒)
第一组100A品牌电池浸泡液31
第二组100B品牌电池没泡液52
第三组100C品牌电池浸泡液7
第四组100自来水86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对照组是第_________组。
(2)控制每组辣椒种子数量相等的原因是_________
(3)由表可知,第二组的发芽率为________,对辣椒种子萌发影响最大的是___(填“A”或“B”或“C”)品牌电池浸泡液。
(4)实验结论:_________
2022-06-19更新 | 1112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郯城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3 . 当太阳升起时,气孔慢慢张开;当夜幕降临时,大多数气孔缩小或闭合。白天,太阳既能提供光照,也能提供热能使温度升高;夜晚没有光照,温度也会降低。光照和温度哪个因素对气孔开闭影响更大呢?
(1)设计实验。将韭菜分成三等份,分别放入盛有等量清水的烧杯中,编号A、B、C。再将其分别放入三个光照培养箱中,设置不同的光照和温度条件,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请将表格中三组实验设置的条件补充完整。

光照

温度(℃)

A组

有光

________

B组

________

25

C组

有光

10

(2)统计数据。2小时后取出韭菜,撕取下表皮在显微镜下观察,气孔的开闭状态如下图所示。请根据B、C两组数据统计的标准,统计A组的实验数据并填写到表格中的横线上。

大开

微开

闭合

A组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B组

0

0

6

C组

0

5

1

(3)得出结论。将B组和C组的实验结果分别与A组进行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光照和温度两个因素中,对气孔开闭影响更大的是________
(4)改进完善。上述实验只观察和统计一个视野中气孔的开闭情况,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请写出一条提高本实验可靠性的改进意见________
(5)科学推测。即使通过改进上述实验降低了偶然性,但由于只探究了一组温度条件下的情况,实验结果仍难以保证具有普遍性。如果拉大温差,将温度设计为30℃和5℃,进一步探究“光照和温度哪个因素对气孔开闭影响更大”的问题,能否得出与上述实验相同的结论?________。
A.能B.不能C.不一定
2022-09-22更新 | 1122次组卷 | 9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生物真题
4 . 研究发现,淀粉可被嗜淀粉乳杆菌分解为乳酸,乳酸可降解塑料,为探究“嗜淀粉乳杆菌对厨余垃圾中淀粉的分解作用”,科研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一:将厨余垃圾制成培养基,取300mL平均分成三组,再分别采用以下三种发酵方法进行处理:
组别处理方式
A不灭菌,直接接种0.2g嗜淀粉乳杆菌
B不灭菌,不接种嗜淀粉乳杆菌
C高温灭菌30分钟,冷却后,再接种0.2g嗜淀粉乳杆菌
步骤二:将处理后的三组培养基都放置于无氧、35℃环境下发酵,每隔24h取样并分析乳酸浓度。所得数据绘制成折线图,如图所示。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研究形成两组对照实验,分别是______(用字母表示)。
(2)步骤一表格内C组处理方式中的“冷却”,目的是______;步骤二对A、B、C三组的处理均相同,目的是______
(3)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分解厨余垃圾中淀粉的微生物有______
(4)为得到分解淀粉能力更强的嗜淀粉乳杆菌。该小组又对原有菌株进行诱变处理,得到三种突变菌株甲、乙、丙,再将淀粉分成等量的四组,分别加入等量的原有菌株、菌株甲、菌株乙、菌株丙,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分析菌株______分解淀粉能力最强。将这种分解淀粉能力最强的菌株应用于厨余垃圾的处理,取得较好效果。该菌株这种对人类有利的变异,属于______

   

2023-09-01更新 | 61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生物真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微塑料是塑料制品分解产生的直径小于5mm的颗粒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小鼠数量(只)

饲喂方式

实验结果

小肠绒毛状态

体重增长值

(g/只)

20

?

数量多排列整齐

7.34

20

每日饲喂含0.3%微塑料A的

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数量少排列散乱

1.84

20

每日饲喂含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基本消失

—0.12

(1)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探究______对小鼠消化系统的影响。
(2)实验中甲组起对照作用,其饲喂方式应为_________________
(3)由实验结果可知,与甲组比较,乙、丙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影响小鼠的______功能,导致他们体重增长值均下降。但乙、丙两组体重变化不同,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消除微塑料A对小鼠机体造成的损伤,进行了小鼠的恢复饲养实验。若小肠绒毛出现______的状态,则说明小鼠基本恢复正常。
(5)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______
a.使用塑料制品的替代品b.对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
c.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d.寻找可无害化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
2020-07-20更新 | 1971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6 . 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内的分解从胃开始。胃腺能分泌含胃蛋白酶的胃液,胃液呈强酸性,有助于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食物成分进入小肠后,在含胰蛋白酶的胰液等多种消化液的作用下,蛋白质最终被分解为氨基酸。某生物小组发现,把清蛋白加入琼脂(琼脂是一种凝固剂,加热后为液态,冷却后为“果冻”状固态)中,琼脂会变浑浊;当清蛋白被胰蛋白酶分解后,琼脂就会变得透明。为了研究胰蛋白酶分解蛋白质是否受酸碱性的影响,该生物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将加热溶化的琼脂与清蛋白均匀混合,倒入培养皿中。待冷却凝固后,在浑浊的清蛋白琼脂培养基上钻出A、B、C三个大小相同的凹孔。
步骤二:在每个凹孔中加入等量的胰蛋白酶和不同类型的酸碱缓冲剂(缓冲剂用于设置相应的酸碱性环境),如图所示。设置5个相同的培养皿,编号为1~5号。
   
步骤三:把培养皿放在适宜温度的恒温箱中24小时后,测量每个凹孔周围透明区的直径,结果如下表。

组别

加入的缓冲剂类型

凹孔周围透明区的直径(mm)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平均值

A

酸性缓冲剂

2

1

3

2

2

?

B

中性缓冲剂

8

11

6

9

7

8.2

C

碱性缓冲剂

22

20

23

24

21

22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该实验的步骤三中,培养皿应放在__________(填“20”或“37”或“50”)℃的恒温箱中,原因是___________
(2)上表实验结果中,A组凹孔周围透明区的平均直径为___________mm。实验中要收集5个培养皿的测量结果,并计算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根据上表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
(4)为了进一步探究碱性缓冲剂是否也具有分解蛋白质的作用,可以再增加一个凹孔做对照,该凹孔中应加入:___________
2023-06-17更新 | 52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一模生物试题
7 .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广大中小学生有了充足的睡眠时间。睡眠不足会导致学习能力下降吗?某科研团队以小鼠为实验对象,建立模拟人类睡眠不足状态的模型,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生长发育状况一致的健康小鼠20只,随机均分为A、B两组。
②采用适当的实验方法,限制B组小鼠的每日睡眠时长,使其睡眠时长为每日3.5小时,持续21天。A组小鼠不限制睡眠时长,其他实验条件相同且适宜。
③在实验的第7天、第14天、第21天,分别对两组中的每只小鼠走出同一迷宫的时间进行四次测量,计算平均值。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1)在本实验中,A组和B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组是______________
(2)每组小鼠选取多只、多次测量且实验数据取平均值,目的是减小______________
(3)小鼠能顺利的走出迷宫,主要靠的是__________系统的调节作用。
(4)分析题图可知,随着实验时间的增加,两组小鼠学习能力更强的是________组。
(5)对比两组小鼠走出迷宫的平均时间,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6-26更新 | 506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某同学在饲养黄粉虫的过程中发现,铺在养虫盒里的泡沫塑料板上有细小的噬咬痕迹,这是黄粉虫在吃泡沫塑料吗?该同学设计并实施了如下探究实验进行研究。
步骤1:把多只大小、生长状况相近的黄粉虫平均分为A、B两组,称重并记录数据。
步骤2;A组喂麦麸和菜叶,B组喂等量的泡沫塑料片,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观察泡沫塑料片噬咬情况。
步骤3:称量A、B两组黄粉虫的体重,并记录数据。
多次重复该实验,发现A、B两组黄粉虫体重都有所增加,B组泡沫塑料片噬咬痕迹明显,且虫粪中未消化的塑料成分极少。
(1)黄粉虫属于节肢动物,该类群的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____________;身体和附肢都____________
(2)本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该实验设计体现了____________原则,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结论可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什么问题提供启示?(答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6-23更新 | 1044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生物真题
2022·内蒙古包头·中考真题
9 . 为探究血糖调节的影响因素,设计如下实验流程。实验中3只健康小鼠的注射和灌胃剂量均按单位体重计算。

(1)实验一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__鼠。B鼠和C鼠出现相关症状的原因是________
(2)实验二中C鼠淀粉灌胃后,其在小鼠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为________,该物质由肠腔经过以下部位进入血液,请将这些部位按正确顺序排列________(填字母)。
a.组织液;b.小肠上皮细胞;c.毛细血管壁细胞
(3)实验二中B鼠和C鼠症状先得到缓解的是________鼠。
(4)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高血糖等特点。据实验推测:糖尿病产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可以通过________进行治疗。
2022-06-30更新 | 1190次组卷 | 11卷引用:黄金卷07-【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全真模拟卷(泰安专用)
实验探究题 | 困难(0.15) |
真题 名校
10 . 京桃香草莓是我国科研人员培育的适于在我国北方栽培的新品种。研究人员在培养箱中以京桃香草莓为实验材料,探究影响休眠状态下京桃香草莓植株生长的因素,以便为北方秋冬季温室草莓优质栽培提供依据,实验处理方式和35天后的实验结果见下表。
表 实验处理方式和实验结果
组别植株数(株)处理方式单叶面积(植株高度(cm)
130光照10小时43.547.67
230光照10小时+增施二氧化碳 5小时48.9110.12
330光照16小时51.459.06
430光照16小时+?59.2911.33
请你据表回答。
(1)实验需选取京桃香草莓120株,随机平均分为4组开展实验。实验所用每株草莓都处于休眠期,且株高和单叶面积均相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1组和2组为一组对照实验,这组对照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
(3)2组和4组为一组对照实验,“?”处应填_______,该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4)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可得出影响休眠状态下的京桃香草莓生长的因素有___________
2023-06-28更新 | 499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鲁西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