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0 道试题
1 . 家蚕的饲养之旅
桑蚕文化是中国文明的起点,衍生了丝绸文化、桑酒文化等,是国人的骄傲,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态”。某校开展了“传承桑蚕文化,开启饲蚕之旅”的实践活动。为使活动顺利进行,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如下知识:
桑树,可高达15米,4~5月开花,6~7月果熟。桑叶为蚕的饲料,桑葚可供食用、酿酒等。家蚕一生共50多天,经过4次蜕皮。饲养蚕时,要控制温度、湿度与光照等条件,还要注意蚕室通风换气、严格消毒。选择适熟洁净的桑叶,均匀给叶,使蚕饱食,达到整齐体壮。

(1)分析上述资料,桑葚在植物体内的结构层次属于_________
任务一:探究温度对家蚕卵孵化率的影响
小叶同学在饲养过程中发现,孵化蚕卵时,室温不同,蚕卵的孵化率也不同。据此,该同学提出了“温度对蚕卵孵化率有什么影响”的问题,并设计实验开展探究,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蚕卵数(个)温度(℃)湿度(%)孵化出幼蚕所需的时间(天)孵化率
1000167510490%
10002075998%
3075868%

(2)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
(3)从实验方案分析,丙组的蚕卵数应该是_______个,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控制______
(4)根据实验结果,请你从提高蚕卵孵化率的角度,给蚕农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___
2024-01-2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八校联盟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种子的萌发除受非生物因素影响外,是否还受其他生物因素的影响?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选取菜豆、小麦、玉米、莴苣四种植物颗粒饱满的种子各60粒。
②将每种植物的种子均分为2组进行“有蒜”和“无蒜”的处理。
③将种子置于适宜的环境条件中萌发。实验处理及植物种子的萌发率如下表,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处理

种子萌发率

菜豆

小麦

玉米

莴苣

无蒜

97.7%

93.8%

95.6%

70.0%

有蒜

93.3%

96.6%

85.6%

(注:有蒜是指在培养器皿中加入了2克碾碎的大蒜籽,无蒜则未加。实验过程中为种子的萌发提供适宜条件。)
(1)本实验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
(2)实验中用60粒种子不用1粒种子的原因是_________
(3)在对莴苣种子“有蒜”处理中,实验结果有9粒莴苣种子萌发,则①处数据为________%。
(4)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大蒜籽对________种子萌发的影响较大,并且大蒜籽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了其种子的萌发。
(5)农业上常采用间作套种,以充分利用光能。农业人员在大蒜苗生长到一定高度(此时地下部分已形成大蒜籽)时,再向间行(即在两行大蒜苗之间)播种莴苣种子或者小麦种子,那么播种________种子更好?
2024-01-14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近期发现许多地区白色垃圾泛滥,严重威胁土壤安全。为明确白色垃圾的危害,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土壤中的塑料废弃物对植物生长有无影响”的探究。
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取两个大小相同的栽种盆分为A、B两组,在A组盆中放入普通土壤,B组盆中放入加若干塑料袋碎块的等量普通土壤。
第二步:将4粒大小相同且饱满的四季豆种子平均种在A、B两组盆中,定时等量浇水,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第三步:观察种子发芽情况,定期测量A、B两组植株的高度,自有数据变化开始进行记录(单位:厘米),并计算各组平均值。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组别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7天

A组

3

6

8

12

14.2

B组

2.2

4.1

4.6

8

10

请分析回答问题:
(1)该实验中A、B两组形成______________关系,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你为该小组指导教师,请指出本实验在设计上的不足并写出改进方案:
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进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计算平均值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表中实验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1-0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将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银边天竺葵做图一所示处理,图二为叶片甲的放大图。光照一段时间后,取甲、乙、丙三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说明:透明塑料袋内固体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

(1)将银边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经过染色处理后,图二所示叶片甲上的A与C均不变蓝,其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二所示叶片甲的A、B、C能形成2组对照实验,分别是__________,相关对照实验得到的实验结论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叶片乙与叶片丙是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1-0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5 . 为探究蚂蚁的通讯行为,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
步骤一: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三个小岛,A、B岛和A、C岛间用等长的木条连接起来。(如图1所示)
步骤二:将20只蚂蚁放在A岛上,B岛放食物,C岛不放食物,让蚂蚁自由通过桥①和桥②。大多数蚂蚁爬向B岛。
步骤三:一段时间后将桥①和桥②对换,大多数蚂蚁爬向了C岛。
请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捕获的蚂蚁应来自_______(填“一个”或“多个”)蚁穴。实验前的蚂蚁最好处于_____(填“饥饿”或“吃饱”)状态。
(2)完成步骤三后可以推测,蚂蚁是靠_____进行通讯的。
(3)步骤三中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手直接移动“桥”。
(4)蚂蚁群体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是一种典型的具有______行为的动物。
(5)实验完毕后,应该如何处理蚂蚁_________。(填字母)
A.扔进垃圾桶B.用脚踩死C.放回大自然
2024-01-0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崇左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一些同学沉溺于电脑网络游戏,长时间的电脑辐射对他们的身体有没有伤害呢?有人做了这样一组实验:将健康的雄性成年大鼠随机分成甲、乙两组,每组8只。甲组置于未开机的电脑前,乙组置于开机的电脑前,其他饲养条件相同。60天后获得实验数据如下图:

(1)本实验设置的变量是___。
A.电脑游戏种类B.电脑是否开机
C.大鼠的身体状况D.大鼠的智商

(2)每个实验组都用了8只而不是1只大鼠,目的是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电脑辐射影响了___组大鼠的体重增长和精子的正常发育。
(4)这个实验对我们中学生有什么启示?___(写出一条即可)。
2024-01-0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沙棘以其耐寒、耐旱、耐高温的优势,成为我国三北防护林工程中治理水土流失的“先锋树种”。为解决盐碱地区沙棘的种植问题,研究人员探究了不同浓度盐溶液对沙棘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

(1)实验时每组选取50粒沙棘种子,而非1粒种子,其目的是________
(2)图中设计盐浓度为0的一组,其目的是_________,该实验的变量为________
(3)上述实验数据表明,当用浓度为_____盐溶液处理时,沙棘种子萌发率最高。
(4)某地区的盐浓度为 56mmol/L,研究员不建议种植沙棘,请说明理由:_________
(5)实验中将每组种子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盐溶液中浸种,除了水分,沙棘种子萌发还需要满足的外界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
2024-01-03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武穴市第四实验中学教联体2023-2024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通过课堂的实验探究,小明已经知道光能影响鼠妇的分布,他想知道水分(土壤湿度),并设计、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准备: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鼠妇20只,将大纸盒沿中线均分为甲、乙两个区域。
实验步骤如下:

甲区域乙区域
实验步骤第一步均匀铺撒潮湿的土壤
第二步压实土壤压实土壤
第三步
第四步统计甲乙区域中鼠妇
统计结果18只2只

(1)在第一步中乙区域的处理方式①是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
(2)实验中使用了20只鼠妇,而不是1只,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步中②的处理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按照此方案进行了多次实验,得到了多组数据,他应如何处理数据?_________
(4)小明通过计算发现90%的鼠妇在甲区域内,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应该如何处理鼠妇?____________________
9 . 为了研究动物的行为,生物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仓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是如何形成的”这一探究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下面同学们的部分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①根据仓鼠大小制作迷宫。
②实验前让仓鼠饥饿1天,仅提供水给仓鼠饮用。
③先在迷宫的出口处放适量鼠粮,再从迷宫的入口处放进仓鼠,同时用秒表计时。记录仓鼠从入口到达出口的时间。
④让仓鼠重复多次实验进行取食,直到仓鼠每次走迷宫所需的时间变化不大为止。
⑤将每次仓鼠走迷宫所用的时间进行统计,绘制成柱形图,如图所示。

⑥分析图中数据,得出结论:仓鼠走迷宫的次数越多,走迷宫所用的时间越_____
⑦再选取几只大小、年龄和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仓鼠重复本实验。
(2)为了保证该实验的变量唯一,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每次投放不同口味的鼠粮
B.每次都减少投放鼠粮的量
C.每次更换不同结构的迷宫
D.每次在同一安静环境进行

(3)若小鼠在完成走迷宫后长时间不给予食物奖励,则小鼠之前已获得的走迷宫的行为_____(填“会”或“不会”)消退。
实验启示:学习时,通过增加练习次数,可以更加熟练。
2023-12-31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近年来,因甲状腺病变而就诊的人数逐年增加,对甲状腺发育及甲状腺激素作用的研究也因此不断深入。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取两个规格相同的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A、B;
②在两缸中分别加入2000高升河水,并分别饲养10只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小蝌蚪;
③两缸同时每隔一天换一次水,每天喂等量少许熟蛋黄粉和碎菜叶;
④A缸每到非换水日加入甲状腺激素制剂5毫升,持续5次,B缸每次与A缸同时加入不含甲状腺激素的制剂5毫升,持续5次,其他条件皆与A缸相同且适宜;
⑤每天观察、记录相应指标的实验现象。
该小组记录的实验结果如下:

记录指标

后腿长出的平均时间(天)

前腿长出的平均时间(天)

属脱落的平均时间(天)

尾脱落时的平均体长(cm)

A缸

4

7

25

0.7

B缸

5

9

37

1.3

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针对该实验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
(2)设置的A缸和B缸在上述实验中属于___________关系。
(3)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
(4)A、B缸中都不能只用1只蝌蚪进行实验,主要是为了___________
(5)若要进一步验证“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可再选取10只同种的、生长状况相同的小蝌蚪,将其甲状膜破坏,再按照与___________缸完全相同的培养条件进行培养。
2023-12-29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