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1 . 探究性学习是初中生物主要学习方式之一。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是否具有分解作用,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将同一棵树的部分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接种细菌,乙组_(填“接种”、“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无菌环境中,实验过程中都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请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实验提出的假设是___
(2)实验方案中的横线位置应填___
(3)方案中的实验变量是___,该实验中设置乙组是为了起___作用。
(4)如果将实验方案中“同一棵树的部分落叶”改为“两种树的等量落叶”,你认为科学吗?___,原因是不符合___原则。
(5)该实验中如果不进行灭菌处理,___(填“能”“不能”)得出实验结论。
(6)落叶中含有细菌生活所必须的充足的水分、无机盐及丰富的___,为细菌的生活和大量繁殖创造良好的营养条件。
2 . 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如白菜、甘蓝等),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有人用数十枚刚从受精卵隔离孵化出来的菜青虫做实验:把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榨成汁涂抹在滤纸上,旁边放着其他植物的叶子,结果菜青虫去啃食滤纸,却不吃其他植物的叶子。根据上述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探究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
(2)用多只菜青虫做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3)从受精卵开始隔离的目的是排除菜青虫________的可能。
(4)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
(5)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
3 . 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将同期孵化的生长发育状态相似的只蝌蚪,平均分成甲乙两组;②甲组每天饲喂克饲料和少量甲状腺激素,乙组每天饲喂克饲料,不添加甲状腺激素,其余条件保持相同;③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

要素

后肢长出的平均时间(天)

前肢长出的平均时间(天)

尾脱落的平均时间(天)

尾脱落时的平均身长

甲组

乙组


(1)从实验设计可知,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2)实验过程中设计甲、乙两组实验是为了使它们形成______实验。
(3)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动物的______和细胞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4)实验结束后,学习小组的同学该怎样处理小青蛙呢?______
2022-12-12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研课标读教材”(6月)期末学业质量监测生物试题(一)
4 . 为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甲、乙、丙三个相同容量的锥形瓶,分别加入50ml纯牛奶,放在高压蒸锅内加热15~20分钟,冷却后取出,分别做如下处理:

分析回答问题:
(1)实验前将装置放在高压蒸锅内加热15~20分钟,目的是___________
(2)甲和丙这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通过甲、乙这组对照实验,可以证明细菌的生存条件是_____________
(3)相同时间后牛奶最先腐败的是瓶____________。请你写出保存食品时防止食品腐败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一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小明去郊外发现了一群蚂蚁正在搬运他掉的一颗糖,好思考的小明想到一个问题:难道蚂蚁喜欢取食甜食?于是他抓了一些带回家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水槽中设立A、B、C三个小岛,A岛上放置冰糖,B岛放置菜豆,用两木棒作桥连接如图,请协助完成:

(1)作出的假设是:_____
(2)实验时最好使蚂蚁处于   _____ 状态(选填“饥饿”或“饱食”)。
(3)方法步骤:
①将蚂蚁置于C岛,发现1只蚂蚁到达A后,10分钟后,蚂蚁全部趋向于A,证明蚂蚁喜欢取食   _____
②如果在①完成后,换批蚂蚁,交换桥1和桥2,蚂蚁趋向B岛,证明蚂蚁之间的信息交流是   _____(选填“声音”“、气味”或“动作”)。
(4)小明只用两只蚂蚁来做该实验可以吗?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
(5)蚂蚁属于哪一类动物?_____
(6)“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6 . 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后,开展了如下探究活动。
①在甲鱼缸中加入一定量的洗洁精,并在乙鱼缸中加入等量的清水。
②把发育状态相似的青蛙受精卵分成两份,每份各100粒,分别放入上述鱼缸中,放置在相同的、适宜的环境中孵化。
③每天定时观察,待青蛙卵孵化后,比较甲、乙鱼缸中青蛙卵孵化的数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青蛙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等阶段,发育方式属于 _____
(2)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的问题是 _____
(3)该实验方案中,实验变量是是 _____,除此条件外甲、乙两个鱼缸其他条件均相同,其目的是 _____
(4)如果甲、乙两个鱼缸中的受精卵孵化率几乎相同,则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_____;如果甲鱼缸中的受精卵孵化率远远小于乙鱼缸,则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_____
7 . 现有小鲤鱼数条、金鱼缸、凉开水(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已经除去)、池塘水等。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鱼在水中呼吸时,利用的是否是溶解在水中的氧气。
提出问题:鱼在水中呼吸时,利用的是否是溶解在水中的氧气?
(1)作出假设:_______
(2)设计探究方案:
①取两个______的鱼缸,编号为甲、乙,分别向其中加入等量的____________
②分别取大小相同、健康状态相同的5条小鲤鱼放入甲、乙两金鱼缸中,观察一段时间并记录鲤鱼的不同表现。
(3)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甲中的小鲤鱼 ______,而乙中的小鲤鱼______
(4)根据预测现象,得出实验结论:______
2022-03-11更新 | 330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5-2016学年四川自贡富顺童寺学区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
8 . 为了探究“孕鼠被动吸烟对其所产仔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选择经不同处理的两组孕鼠分别产的雄性仔鼠各15只,待两组仔鼠体重长到约20g,进行水迷宫实验。
统计仔鼠水迷宫测试错误次数,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孕鼠处理

仔鼠走迷宫错误次数平均值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A

正常饲养孕鼠

6.03

4.63

1.61

0.72

B

正常饲养的同时,每天将孕鼠置于弥漫香烟烟雾的染毒柜中6小时,直到待产时停止

6.65

6.13

2.39

1.35

(1)实验中每组选取15只仔鼠,统计仔鼠错误次数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
(2)设置A组的目的是进行______
(3)从表数据可得出结论:
①随着时间推移, A、B两组仔鼠错误次数均______(填“增加”或“减少”),说明仔鼠具有学习记忆能力。根据行为的发生,这属于______行为。
②B组仔鼠每天错误次数平均值都高于A组。说明孕鼠被动吸烟可引起所产仔鼠学习记忆能_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4)我国正推行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条例。请从吸烟危害健康角度写一句宣传语:___________
9 . 图是种萌发条件的实验装置。在同一个杯子里,装有3粒种子,从实验装置分析:

(1)______(填“A”或“B”或“C”)号种子能够萌发,而位于杯子下面的一粒种子因为缺少_______,所以不能萌发。
(2)根据这个实验可以得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12-1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我国有酿制米酒的传统。淘淘对可能影响米酒发酵的因素进行探究,设计了以下实验:
编号糯米处理酒曲加适量凉开水环境温度
1号瓶浸泡24小时30℃
2号瓶浸泡24小时,蒸熟放至温热30℃
3号瓶浸泡24小时,蒸熟放至温热10℃
4号瓶浸泡24小时,蒸熟放至温热×30℃

3天后打开盖子,观察并记录现象。请据此回答:
(1)该实验共设置了3组对照实验,分别探究了影响米酒发酵的3个因素,其中作为对照的是______号瓶。若此瓶和3号瓶对照,所研究的变量是______;若此瓶和4号瓶对照,则究的变量是______
(2)1号瓶会散发出酸臭味,说明食物腐败常常是由______引起的。
(3)酵母菌和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可是酵母菌不属于细菌的原因是其细胞结构中有______
(4)以下食品制作中,与酵母菌无关的是______。
A.馒头B.面包C.啤酒D.酸奶
(5)制作泡菜时,需要加入的微生物是______,制作泡菜时将其置入坛子中密封数天,这是为了制造______的环境。
(6)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把肉类、鱼类、蔬菜等食品放入冰箱保存,这种保存方法依据的原理是______
2021-12-15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