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某同学在饲养黄粉虫的过程中发现,铺在养虫盒里的泡沫塑料板上有细小的噬咬痕迹,这是黄粉虫在吃泡沫塑料吗?该同学设计并实施了如下探究实验进行研究。
步骤1:把多只大小、生长状况相近的黄粉虫平均分为A、B两组,称重并记录数据。
步骤2;A组喂麦麸和菜叶,B组喂等量的泡沫塑料片,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观察泡沫塑料片噬咬情况。
步骤3:称量A、B两组黄粉虫的体重,并记录数据。
多次重复该实验,发现A、B两组黄粉虫体重都有所增加,B组泡沫塑料片噬咬痕迹明显,且虫粪中未消化的塑料成分极少。
(1)黄粉虫属于节肢动物,该类群的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韧的____________;身体和附肢都____________
(2)本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该实验设计体现了____________原则,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结论可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什么问题提供启示?(答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6-23更新 | 1047次组卷 | 7卷引用:5.1.3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分层作业)-【上好课】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生物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2 . 酸雨已成为世界各国最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科学家研究不同pH的酸雨和不同喷淋方式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配制不同pH的等量模拟酸雨,分别采取分次喷淋和一次性喷淋的方式喷淋小白菜幼苗,用超纯水作为对照组(CK),以小白菜的干重作为观测指标。将大棚内的土地分为大小相同的多个小区,每个pH的酸雨喷淋5个小区。测定结果如下图。

(1)根据研究目的,以喷淋方式为实验变量,提一个研究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一喷淋方式时,不同pH的酸雨对小白菜干重的影响是:酸雨的pH越小,____________________。每个pH的酸雨喷淋5个小区,在实验设计中属于设置________
(3)比较不同喷淋方式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应保证除喷淋方式外,其他条件均__________;根据图示,采用____________方式对小白菜生长比较不利。
(4)本实验结论揭示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是:酸雨pH越________,单次喷淋量越________,小白菜干重降低越明显。
2021-10-21更新 | 393次组卷 | 4卷引用:4.7.2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2021-2022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10分钟课前预习练(人教版)
3 . 学习细菌和真菌知识之后,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洗手前后细菌和真菌数量的变化情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下是该三位同学的讨论对话,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并回答问题:
李同学: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和真菌一样多吗?
王同学:利用培养基,怎样证明手上有细菌和真菌呢?
张同学:将手上的细菌和真菌在培养基上接种时,需要设置对照实验。
(1)若以李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那么你所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帮他们将下面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操作步骤进行排序: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A.培养B.接种C.观察D.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冷却
(3)依据张同学的叙述,请你完善实验设计思路:配制A、B两组培养基,A组用没洗的手在培养基上接种,则B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放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培养,并观察。
(4)在观察现象时,发现A、B两培养基上的菌落都较小,表面光滑黏稠,且A组培养基上的菌落多于B组,可判断这是___________(填“细菌”或“真菌”)菌落。
(5)你根据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5-31更新 | 193次组卷 | 2卷引用:5.4.1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分层作业)-【上好课】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生物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4 . 实验探究
客家人是广东三大民系之一,冬季时他们常有在家中用糯米自制米酒的习俗,制作米酒时往往有如下几道工序:①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②将糯米饭放入容器中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放置于温暖的地方;③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30℃左右;④将糯米用水淘洗干净后浸泡一昼夜;⑤将糯米倒入蒸锅煮熟。(以上容器和毛巾均要求消毒)
(1)请写出制作米酒的操作正确步骤______(用序号表示)。
(2)第①道工序中放入酒曲粉末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中的______过程;米酒酒曲中含的主要微生物与大肠杆菌相比,大肠杆菌结构的主要特点是没有成形的______
(3)用凉开水冲淋糯米饭使米饭冷却到30℃的目的是______;酿好的米酒表面有气泡出现,这是发酵过程中产生的______气体造成的。
(4)小明模仿他们的工序制作的米酒,几天后,发现糯米饭发霉了,米酒没制出来。小明没有成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5)小明想要将没有用完的糯米保存到明年,他设置了以下三种装置

组别

A

B

C

实验处理

将晒干的糯米置于塑料袋中,放在20℃环境里

将浸软的糯米置于塑料袋中,放在20℃环境里

将浸软的糯米置于塑料袋中,放在-16℃环境里

实验结果(一周后观察)

不发霉

发霉

①A组可与[______]组进行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_。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②若B组与C组进行对照,推测表格中的“?”处理论上应填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金鱼是大家熟悉的小动物。饲养金鱼时,控制好水温是很重要的。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想通过观察不同温度下金鱼的呼吸频率来探究温度对金鱼生活的影响,实施如下探究。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_____会影响金鱼的呼吸频率。
制定并实施计划:饲养1条金鱼,用7个同样的鱼缸,分别加入等量的不同温度的水,然后依次将该金鱼放置在不同水温的鱼缸内,10分钟后数其每分钟鳃盖张合的次数,连数3次,求平均值。
实验结果如下:
水温(℃)5101520253035
鳃盖张合次数(次/分)104060110150180200
(3)分析结果:请将表格中的数据转化为曲线图。
(4)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评价实验方案:本实验设计中有一项明显的不足,请指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
2021-10-26更新 | 313次组卷 | 3卷引用:5.1.4 鱼(分层作业)-【上好课】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生物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6 . 小林和小华到商店里去观察那些注明“抗菌”的肥皂。他们各自设计了一个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这些产品是否有抑制细菌生长的功效。

(1)以下是关于实验步骤的描述,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
a.适宜温度下进行培养;
b.一定时间后,分别用手按压灭菌的培养基;
c.一定时间后观察培养基上的菌落个数;
d.准备“抗菌”的肥皂和其他肥皂各一块,分别洗手。
(2)对小华的实验结果作出预测。若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同,写出实验结论。
①预测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林和小华的实验设计
①哪个更科学?_________
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9-14更新 | 135次组卷 | 2卷引用:5.4.1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分层作业)-【上好课】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生物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7 . 生物小组同学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霉菌生长的影响,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坚持每天定时观察并作好记录。请认真阅读记录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实验编号实验材料培养条件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
1将1个橘子皮平分成2份分别装入塑料袋,然后用线扎紧口袋室温25°C没有霉菌少许霉菌很多霉菌非常多霉菌长满霉菌
2冰箱2°C没有霉菌没有霉菌没有霉菌没有霉菌没有霉菌
(1)生物小组同学提出的探究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2中的橘皮没有长霉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实验1组过程与“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相比较,橘皮相当于培养基,暴露在空气中的过程相当于______________步骤,在塑料袋中的橘皮上长出许多白色的绒毛状,这是霉菌繁殖后形成的集合体—______________
(3)小组同学发现,实验1组中第四天橘皮的白色绒毛上有青绿色的霉斑。在显微镜下观察会发现,直立生长的白色绒毛是下图中的[       ______________,呈青绿色的是[       ______________
   
(4)为避免偶然因素对该实验的影响,需要进行______________实验。根据实验结果,请指出既能延长蔬菜的保存时间,又能保持其新鲜度的最佳方法是______________
8 .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家蚕的取食行为,其操作过程如下:在适宜的条件下将蚕卵孵化成幼虫,在一个硬纸盒的一端放置一些桑叶,另一端放置一些樟树叶,将家蚕的幼虫放在硬纸盒的中间,观察家蚕的幼虫趋向于哪一端取食。
资料二在迷宫的一壁安上电极,而另一壁是潮湿的暗室,其中还有食物。当蚯蚓爬到安有电极的一壁时,它就会受到电击。经过大约200次尝试和错误后,蚯蚓能够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
资料三准备适当的食物,设置好障碍物,鸡经过若干次“尝试与错误”,学会绕道取食。
(1)实验用的家蚕要从虫卵开始培养,而不用已经孵化并生长了一段时间的幼蚕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选取与桑叶形态相似的樟树叶,而不选取其他植物的叶片(如白菜叶),这样可以排除家蚕是依靠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辨别食物的可能。
(3)实验时,每一组家蚕的数量最好是____________(选填“1只”“10只”或“100只”)。
(4)如果家蚕只取食桑叶面不取食樟树叶,那么家蚕的这一取食行为是________________
(5)蚯蚓走迷宫与鸡的绕道取食这两种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属于______________行为。
(6)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动物越高等,学会某种行为的过程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________,这种学习能力的强弱是由动物体内的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
(7)以上研究动物行为时应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选填“观察法”或“实验法”)。
9 . 科学家发现,狗切除胰腺后,尿液中出现了葡萄糖,并出现糖尿病人的些症状。科学家进一步将正常狗的胰管结扎,发现胰腺大都萎缩了,只有内部团团的细胞一一胰岛活着,并且尿液中没有出现葡萄糖。科学家推测,胰岛分泌一种能够调节糖的吸收和利用的物质。后来,加拿大科学家班廷(F.G.Banting,1891—1941)从狗的胰岛中提取出了胰岛素,用胰岛素治疗患糖尿病的狗并获得成功,从而开创了治疗人糖尿病的新纪元,班廷为此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发现并提出问题:狗切除胰腺后,尿液中出现了______,还出现糖尿病人的一些症状。据此提出疑问:胰腺对控制血糖含量有作用吗?
(2)作出假设:______
(3)设置对照实验:结扎______狗的胰管,与病狗进行对比。
(4)实验结果:胰腺大多萎缩,只有______活着,并且尿液中没出现葡萄糖。
(5)作出新的假设:______会分泌种能调节糖的吸收和利用的物质。
进一步实验,从狗的胰岛中提取了胰岛素用于治疗患糖尿病的狗,获得成功。
(6)实验结论:______
10 . 酸奶是一种健康的发酵食品,某生物兴趣学习小组针对“制作酸奶的适宜温度”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①将新鲜袋装牛奶煮沸,冷却至常温,加入适量酸奶,搅拌均匀;
②将5个大小相同的玻璃杯消毒、编号,倒满混合后的牛奶;
③将玻璃杯密封,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箱中;
④一段时间后,取样检测杯中的活菌数量,记录数据。实验结果如上柱形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
(1)制作酸奶需要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_,它只能在无氧的条件下发酵,因此玻璃杯必须密封。
(2)制作酸奶时牛奶要煮沸玻璃杯要消毒,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酸奶加入到牛奶中,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___________步骤。
(4)本实验除________不同外,玻璃杯的大小、倒入牛奶的量等其它条件必须相同,原因是控制单一变量。
(5)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制作酸奶的适宜温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