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夏甸镇某村前几年在村里流转土地种红薯非常成功。学习种植技术后,村民了解到,红薯和西瓜倒茬种植,有利于恢复地力,再加上某村土地富硒、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很适合种西瓜。经过不懈的努力,种植的西瓜很成功,西瓜个头不大,但清甜多汁,很受消费者喜欢,在地头就被顾客抢购一空。
资料二: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村种植的西瓜进行了观察研究,图甲是西瓜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乙是西瓜受精过程的示意图,图丙表示切开的西瓜。

(1)资料一某村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适合种植西瓜的原因是为西瓜植株进行______作用制造有机物提供了充足的____________和适宜的温度,这对提高西瓜产量十分有利。
(2)资料二图甲中,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填序号);叶肉细胞之间分布着一些纵横交错的脉络,称为______(填序号)。
(3)资料二受精过程中,来自花粉的精子与[       ]__________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将发育成____________。图丙西瓜是由图乙受精后的______(填数字)发育而成的。
(4)尹某某种植的西瓜个头不大,但清甜多汁,甜甜的汁液主要来自果肉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____。西瓜中有很多种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1-1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廉江市良垌镇第三初级中 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4次月考生物试题
2 . 请分析作答。某同学在读一本英文科普书时了解到,世界“第四大主粮”--马铃薯是全世界120多个国家13亿人的主粮,因此其安全、品质和产量事关重大。图1是该书中的一幅马铃薯图片。

(1)由图1可知,马铃薯用块茎繁殖的方式属于_____(填“有性”或“无性”)生殖,其产生的后代只具有_____的遗传特性。用于繁殖的块茎需带有芽眼,其原因是______
(2)该马铃薯植株的生殖器官有④、⑤、⑥。图1中所示的“Seed”来源于“Flower”中的______(填“子房壁”或“胚珠”)。
(3)2021年6月24日《细胞(Cell)》杂志报道,我国科学家黄三文团队培育出一种用种子繁殖的杂交马铃薯新品种-“优薯1号”。用种子繁殖与A过程所示生殖方式相比,优势之一是后代具有______的遗传特性,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
(4)马铃薯晚疫病是由一种叫做“致病疫霉”的真菌寄生引起的,可导致马铃薯大幅减产。由此可推测,这种真菌是靠马铃薯体内的______生活的。马铃薯的主要成分有淀粉、蛋白质等,消化道中可以初步消化淀粉的器官是______
(5)由图2可知,与未补光相比(即补光时间为0),补光时间在2~6h范围内,马铃薯单个块茎质量随着补光时间的延长而_____(填“增加”或“减少”),除补光外,还可控制昼夜温差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其中夜晚降低温度利于增产的原理是_____
2023-12-1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南阳光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3 . 综合应用:
农业生产离不开我们对农作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研究。下面是生物科技小组利用玉米植株所做的有关光合、呼吸作用的实验及结果,图一为叶片进行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二为“水培”植物的示意图,图三表示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图四为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和种植密度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一是光合作用示意图,①可以表示二氧化碳,②可表示氧气,③可表示水分等,④可表示________,则此生理活动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若图一中表示的是植物的呼吸作用,科技小组同学想用图二装置验证气体②,那装置中小烧杯内应装的液体是_______,实验装置还有什么不足之处,指出并改正:______________
(2)图三表示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光合作用速率是植物在单位时间内制造有机物的质量,通常用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来表示。分析图三可知,在其他环境因素适宜时,该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速率达到最大时的温度是________
(3)由图四可知,与M点相比,N点单株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原因可能是_______,因此,田间种植农作物要注意_______
(4)若要提高大棚内农作物的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写出1条即可)。
2023-08-20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资料分析:
中华民族从远古时代起就进行着艰苦卓绝的劳动和斗争,发展了农业生产,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分析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中“五谷”在甲骨文时期就已存在,关于“五谷”的某种解释如图所示:
   
材料二:《齐民要术》被称为中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至今还具有指导意义,如“区间草生,锄之”“正其行、通其风”“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等。
材料三:我国全面建立粮食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培育优良品种,推广应用科学施肥、节水灌溉、绿色防治等技术,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1)甲骨文中的“黍”“稷”等字将作物舒展的茎叶形象地表现出来。舒展的茎叶有利于作物进行_________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储存在种子中。“菽”是指双子叶植物大豆,其种子结构中储存营养的是_________
(2)在劳动生产中要及时锄草保证产量,这是因为杂草和作物之间存在_________关系。
(3)湖南水稻育种团队通过杂交、诱变等技术,改变水稻细胞中的_________培育出超级杂交稻、低镉水稻、耐盐碱水稻等品种,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
(4)现代农业中种植的紫云英与绿豆均为豆科植物,根系中含能固氮的根瘤菌。它们作为绿肥可为作物的生长提供_________,从而达到“美田”(即肥田)的目的。
2023-08-20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选择了一些大豆种子和几株健壮的、处于生长期的大豆植株,在适宜的温度下,完成如下实验探究。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表示探究种子呼吸作用和植株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阀门1和阀门2均关闭)。实验时,将该装置放在较强的光照下,先将阀门2打开,使适量的清水流入后关闭。一段时间后,打开阀门1,乙装置内植株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是______。然后把阀门1关闭,甲装置内种子的呼吸作用会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含量减少。
(2)图二表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大豆叶片横切面结构图。制造有机物的场所是②中的______,通过④中的______将有机物运输到植物体各部分。在较强的光照下,从⑤释放出的气体有______
(3)图三表示将大豆植株放在不同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引起A点和B点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与B点比较,C点光合作用强度弱的主要原因是______,除改变图中的影响因素外,请运用光合作用原理,再写出一条提高大豆产量的措施:______
   
(4)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我国科学家利用X射线和化学药物对大豆种子进行处理,从后代中选出抗病性强的优良个体,通过该育种方式产生的变异属于______
2023-06-04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广东省东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生物试题(四)
6 . 番茄是常见的大棚蔬菜,它富含维生素,受人们青睐。某校生物老师为使其增产,组织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科学实验,探究番茄生命活动的规律。图甲是他们总结的番茄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图乙是一段时间内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对大棚内番茄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番茄的一生中,发育的起点是 ______ ,经过A ______ ,再经过 ______ 形成B。而我们常食用的,用来作菜的是番茄属于植株的哪个结构层次? ______
(2)图甲中的2是由3(花)结构中 ______ 的发育而来的,2中含有的有机物主要是由1通过 ______ 作用合成,并通过叶脉和4的 ______ 运输来的。
(3)图甲中5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番茄植物体的 ______ 作用。
(4)分析图乙可知,对大棚中的番茄采取① ______ ,② ______ 措施可以提高产量。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还发现,温度与番茄生长有密切的关系。他们将番茄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连续12小时光照,再连续12小时黑暗。实验结果如下表(“mg/h”表示“毫克/小时”),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温度控制在 ______ ℃,番茄积累的有机物最多。因此,他们根据上述的探究结果,为大棚种植户提出了合理的增产建议。

温度(℃)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

1.75

2.50

2.50

3.8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mg/h)

0.75

1.10

1.60

2.25

3.00

3.50


2023-05-18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月考生物试题
7 . 如图是菜豆种子萌发及菜豆幼亩的生理活动的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是菜豆种子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该植物属于________(“单子叶”还是“双子叶”)植物,菜豆种子的胚由________(填序号)组成。
(2)图二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菜豆幼苗一昼夜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释放的相对含量图,我们知道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从图中可以看出曲线________段是植物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即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在0-24时中,________点积累的氧气浓度最高。
(3)图二中cd段的出现与叶片的________(填结构名称)部分关闭有关,这一变化主要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
(4)为了进一步探究菜豆幼苗的生理活动,兴趣小组设计了图三所示的实验装置,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实验过程如下:
①关闭阀门,在黑暗处放置一段时间后,装置内的植物能进行________作用,即会吸收装置内的氧气,并向装置释放二氧化碳,又因为植物释放的二氧化碳很快被装置内的氢氧化钠吸收了,所以装置内气压会________;而此时外界的气压不变,所以外界大气压________(填写“大于、等于或小于”)装置内的气压,玻璃管中的红色小液滴向________移动。
②将此装置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后,将叶片甲的主叶脉切断(如图在A和B之间切断),移到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甲,隔水加热,脱色后漂洗滴加碘液, A、B中能变蓝色的是________
2023-05-18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三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2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为探究无机盐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将15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青菜幼苗均分为3组,分别放在盛有等量土壤浸出液、无土栽培完全营养液和蒸馏水的容器中,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培养10天。在第1天和第11天,分别称取植株的重量,计算重量增加的比例,结果如下表。

组别

培养液

植物重量/g

增重比例

培养第1天

培养第11天

A

土壤浸出液

26.7

42

57%

B

无土栽培完全营养液

26.3

45

71%

C

蒸馏水

27

37

37%

(1)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_,除该变量外,其他实验条件都应______
(2)每组分别称取______株植株的重量,再求平均值,是为了______
(3)土壤浸出液和无土栽培完全营养液中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______,A和B组的青菜长势良好,C组生长最慢,说明______。B组的青菜又比A组长的好,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4)培养中的青菜重量增加,主要原因是青菜的光合作用强度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积累了有机物。
2023-02-19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三水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为了探究不同颜色的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取了4套密闭容器,在容器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水绵,并编号为1、2、3、4,其中,1、2、3号用相同强度不同颜色的光进行照射,4号放在黑暗处。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容器植物光的颜色温度(℃)氧气变化
1水绵25+++
2水绵?+
3水绵绿25
4水绵黑暗25——
注:“+”代表增加,“—”代表减少,其数目代表变化的程度
(1)水绵是一种_____________细胞(填“单”或“多”)的藻类植物。
(2)根据实验设计的原则,2号容器内的温度应设置为___________℃。
(3)通过与4号容器对比,可判断3号容器中水绵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4)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分析,红、黄、绿三种光中,相同条件下使用___________色光照射农作物所获得的产量理论上最高。
(5)取1号密闭容器继续做如下处理,先后进行了暗处理、一定强度的光照、一次性补充少量二氧化碳,实时测得容器中氧气含量如图,请回答:

①前2分钟氧含量下降是因为水绵的___________(填写细胞结构)对氧气利用所致。
②根据8-12分钟氧气含量变化曲线,提出一条提高大棚农作物产量的措施:___________
10 . 在学习了光合作用的知识后,某实验小组对“二氧化碳是不是植物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进行了探究,设计如图装置(注: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

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完全相同的两株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按图所示装置放在阳光下2小时。
②分别取下甲、乙装置中相同位置、相同大小的一片叶子,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
③用清水漂洗,滴加碘液,进行观察。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装置中,_____装置中有二氧化碳,成为对照组。
(2)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
(3)滴加碘液后会变蓝的是_____装置的叶,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4)若该小组再增加一组丙装置,和甲装置完全一样,但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不见光,然后取下一片叶子,第②③步骤相同,则丙装置的叶片_____(填“变蓝”或“不变蓝”)。
(5)光合作用的原料是_____,产物是_____,必须在_____条件下进行,能够把细胞中有机物分解,同时释放出能量供给细胞利用的结构是_____
2021-03-1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11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