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实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某同学对植物产生氧气的条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实验一:取两个相同的密闭玻璃罩,甲中放入点燃的蜡烛,乙中放入与甲相同的点燃蜡烛和植物,并置于充足的光照下,观察并记录现象,得出的结论是植物可以产生氧气。
实验二:在图甲、乙实验基础上,进一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植物在光照条件下才能产生氧气。

(1)该同学观察到,乙装置中蜡烛燃烧时间比甲装置中蜡烛燃烧时间__________________(填“长”或“短”),是因为乙装置内的氧气浓度________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甲装置。所以得出结论:植物可以产生氧气。
(2)他想验证“植物在光照条件下才能产生氧气”,应设置一组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的对照实验,因此,应加一组与__________________装置相同的实验,同时将新增加的实验装置进行__________________处理,再观察蜡烛燃烧情况并记录。该同学得出结论:植物产生氧气不可缺少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2023-02-0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江西省中考押题卷生物试题
2 . 某校生物兴趣社的同学为探究绿色植物在维持碳一氧平衡中的作用,在老师的带领下设计了如图一所示的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此实验忽略温度等因素对装置内气体体积等的影响):将图一装置放在室外培养24小时,连接氧气检测仪,测得装置内一昼夜氧气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二;图三表示该装置内植物叶肉细胞中的某些生理活动,请据图分析作答:

(1)分析图一和图二可知,随着时间推移,红墨水滴的位置在一天中___________时移动到最右端(填数字)。
(2)图三中丙代表氧气,则甲代表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___(填细胞结构)。
(3)若图三中数字④和⑥所示的生理活动不发生时,对应的是图二曲线中的_________段(填图中字母)。
(4)分析图二,该植物在一天中积累了有机物,依据是曲线中A点低于________点(填图中字母)。
(5)若想利用图一装置继续探究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则应对装置进行的改进是___________
2021-06-25更新 | 653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3 . 金鱼藻是悬浮于水中的多年水生草本植物,植物体从种子发芽到成熟均没有根。叶轮生,边缘有散生的刺状细齿;茎平滑而细长,可达60厘米左右。金鱼藻多年生长于小湖泊静水处,曾经于池塘、水沟等处常见,可做龙虾饲料。
为研究光照强度与植物光合作用的关系,课外小组的同学们选择金鱼藻作为实验材料。开展了相关实验。同学们组装好实验装置,即在量筒内加入250mL清水和一段新鲜的金鱼藻,然后将该装置置于离台灯(冷光源)不同距离处分别进行实验。
(1)实验初始时,实验装置与台灯的距离为20cm,之后的每组实验,依次将实验装置向台灯移近5cm。通过调节实验装置与光源的距离,改变__________,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度。
(2)实验过程中,计数1min内__________代表光合作用的强度。观察记录每组实验结果,连续统计3次,将3次测得的数据取__________,主要是为了__________。记录数据在下表中。

实验装置与光源的距离(cm)

20

15

10

5

0

释放的气泡数(个/ min)

1.8

3.6

7.0

11.8

13.4


(3)由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影响蔬菜产量的因素,将同一品种蔬菜置于适宜温度下,并按下表所示方案进行培养,测定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结果如下图所示。请据图表回答:

组别

光照强度/hux

施肥

含水量

A

800

20%

40%

60%

B

20%

40%

50%


(1)实验中为了控制单一变量,B组的光照强度应为___________ hux。
(2)该实验探究了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肥料和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表明,从土壤含水量为___________%开始施肥效果明显;要使蔬菜产量最高,应该将其种植在含水量为___________%的土壤中,并___________
(4)施农家肥能够提高蔬菜产量的原因是:农田中的___________在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会释放___________(气体),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
2021-05-25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江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样卷试题卷(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小华发现白萝卜埋在地下的部分是白色,露出地面的部分却发绿。仔细观察,他又发现大葱、蒜苗和韭菜也是这样。这是为什么呢?小华猜想可能是光与叶绿素的形成有关。于是,他想用家里的大蒜设计一个小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①将40粒大小相同的蒜瓣分别泡在甲、乙两个装有水的瓷盘里;
②甲盘放在阳光下,乙盘放在完全密闭的纸箱中,其他条件保持相同且一致;
③一段时间后,观察甲乙两盘蒜苗叶的颜色。
(1)针对小华的疑问,应该提出的假设是:______
(2)蒜瓣萌发的环境条件除了需要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之外,还需要______
(3)该实验中甲盘蒜瓣的数量应该是______粒,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4)若观察到甲盘中长出的蒜苗是______色,乙盘中长出的蒜苗是黄色,则可以说明小华的猜想是正确的。
(5)实验设计用40粒蒜瓣而不是1粒目的是:______
6 . 科学证明:在黑暗条件下蔗糖可以通过气孔进入叶片转化成淀粉。某科研小组为验证这一结论,将一株绿色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取生理状态一致的叶片(去掉叶柄并用石蜡封),平均分成4组,实验处理如下表所示。一段时间后,脱色后用碘液检测叶片颜色变化,结果如下表。

编号

组1

组2

组3

组4

处理

叶片浸泡在5%蔗

糖溶液中,通入O2

叶片浸泡在5%蔗

糖溶液中,通入N2

叶片浸泡在蒸馏

水中通入O2

用石蜡封闭的叶片浸泡在

5%蔗糖溶液中,通入O2

环境

黑暗

黑暗

黑暗

黑暗

检测结果

有淀粉

无淀粉

无淀粉

无淀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后叶片一般用_____________(试剂)进行脱色处理,再用碘液处理。
(2)组1、组2和组3,能够形成_____________个对照实验。
(3)与组1相比,组2叶片无淀粉,可以说明:细胞只有在有氧气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______作用产生能量,才能完成淀粉的合成。如果适当地提高组1的温度,请你推测:该叶片中合成的淀粉含量将会________
(4)组1与组4构成的对照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3-24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初中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阶段性测评卷生物试题
7 . 为探究木瓜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某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木瓜植株,平均分为七组,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实验开始时测定二氧化碳的浓度,12小时后再次测定二氧化碳的浓度。实验结果如下:
组别温度(℃)光照强度:普通阳光(%)开始时的CO2浓度(%)12小时后CO2浓度(%)
12500.350.368
225100.350.342
325200.350.306
425400.350.289
525600.350.282
625800.350.280
725950.350.279

(1)实验中,将七组实验都设计为相同的温度,符合科学探究中______的原则。
(2)第1组实验,12小时后,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原因是______
(3)从上述实验可知,当温度为25℃时,在表中控制的光照强度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木瓜吸收二氧化碳量______,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______
(4)若要测定木瓜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应继续设计若干组实验,设计第8组实验时,其光照强度应该_____(填“等于”或“大于”或“小于”)95。
2020-08-1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九年级5月适应性模拟生物试题
8 . 如图,将某绿色植物的一片绿色对称叶一部分遮光(A),另一部分不处理(B),并采取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的物质转移。将此绿色植物置于适宜光照下6小时后,在A、B的对应部位截取相等面积的叶片(a、b),烘干称重,分别记为mamb.请回答下列问题:

(1)b在6小时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可以表示为______
(2)某生物兴趣小组欲探究甲醛对此绿色植物的影响和此绿色植物能否吸收甲醛。取3个容积均为10 L的正方体密闭无色透明玻璃箱,分为A、B、C三组,进行如表所示的操作并置于适宜的环境中,观察一段时间后,测定并比较A、B两组内甲醛的浓度。
A组B组C组
绿色植物(大小长势相同)1株1株
甲醛通入甲醛通入甲醛不通入甲醛

①A组和B组构成对照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为了合理控制其他实验因素,A、B组通入的甲醛应_____
②B组和C组构成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若B组植物萎蔫,C组植物正常,则说明_____
2020-02-2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9 . 实验与探究:18世纪,某科学家在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装置、材料、操作方法如上图。
实验结果:甲玻璃罩内的蜡烛很快熄灭,乙玻璃罩内的蜡烛能持续地燃烧。
分析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乙玻璃罩内的蜡烛能持续地燃烧说明乙内有氧气,再结合探究实验的基本要求看,实验中的变量应该是有无______。(“绿色植物”还是“蜡烛”)
(2)科学家设计该实验所提出的探究的问题应是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说明了绿色植物在光下能释放______
(4)如果实验一段时间后再将乙玻璃罩用黑布罩住,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全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2-26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若尔盖高原上马先蒿属植物的花形态多样,科研人员以多齿马先蒿和刺齿马先蒿为实验对象,探究其繁殖策略。

(1)马先蒿等植物在若尔盖高原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____
(2)马先蒿通过____(生理过程)制造有机物,并将其运输至不同部位。植物体内有机物对与繁殖有关的某一性状投入量较多,而对其他性状的投入量较少,实现有机物的合理分配。
(3)多齿马先蒿的花冠呈“鸟头”状,多个花的集合与鸟群相似,而刺齿马先蒿不具有该形态特征。科研人员研究昆虫和鸟类对马先蒿的访问频率,结果如左图。科研人员推测出现上述结果是“鸟头”拟态可能规避鸟类,降低昆虫传粉者被捕食的风险,从而提高传粉效率。为验证上述推测,有人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组别实验处理观察记录
1去除“鸟头”的多齿马先蒿每小时每朵花,昆虫的访问次数
2_____的多齿马先蒿

本实验中组别2实验处理应该是____的多齿马先蒿;作为实验组的是组别:____;如果实验结果是:昆虫访问次数组别1____(大于、等于、小于)组别2,则说明科研人员的推测是正确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