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体的营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为提高全民营养意识,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树立科学饮食理念,我国将每年五月的第三周设立为“全民营养周”,每年5月20日为中国学生营养日。2023年全民营养周的主题为“合理膳食 食养是良医”;中国学生营养日的主题为“科学食养助力儿童健康成长”。思考并完成下面小题。
1.我们吃的食物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可以在消化道内分解成被细胞吸收的物质。下列营养物质中,不经过消化能够直接被吸收的是(       
A.水、葡萄糖、蛋白质B.淀粉、蛋白质、脂肪
C.水、无机盐、维生素D.脂肪、维生素、无机盐
2.八体的消化系统最主要的功能是起到消化、储存、吸收,还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属于有机物,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B.在消化道中,既有消化又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是胃、小肠
C.体力劳动的人一日三餐中吃的最多的食物应该是肉、奶、蛋
D.患有脚气病的人,多食用些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C便可治愈
3.如图是某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的实验过程图。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一组对照实验,其探究的变量是唾液
B.在步骤C中,若将两支试管放在任何温度的水浴中保温,对实验都没有影响
C.当步骤C处于37℃,滴加碘液后D的现象是:1号试管变蓝,2导试管不变蓝
D.该实验从唾液的作用可知淀粉在消化道的口腔部位开始被消化
2024-05-2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民以食为天”,人们通过摄入食物来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维持生命健康。我们国家从1989年开始,便将每年的5月20日设为“中国学生营养日”,以此来大力普及营养知识,宣传学生时期营养的重要性。请你根据生物学的学习认知,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合理膳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每天以蔬菜水果为主食,以补充身体生长、发育等生理活动所需的营养
B.做到食物多样、荤素搭配、营养全面、饥饱适当、粗细结合、三餐合理
C.全天热量分配,早、中、晚三餐比例为3:4:3
2.如图所示是人体的消化系统结构示意图(部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分泌的消化液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B.②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C.④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2024-05-1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淮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考模拟生物试题
3 . “坚持吃早餐”“不摄入过多糖分”“吃得好不等于有营养”……拥有健康的生活理念对我们的一生都大有裨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龙经常不吃早餐,因而时常胃痛。不吃早餐易患慢性胃炎等疾病,长期不吃早餐还容易导致胆结石。下列关于下图消化系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⑤是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B.④是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
C.①是肝脏,分泌的胆汁里含有可消化脂肪的酶
D.③是胃,有暂时贮存食物和初步分解蛋白质的功能
2.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很难被消化
B.在口腔中初步被分解
C.最终可以被消化成葡萄糖
D.为人体提供70%以上的能量
3.如图是2022年发布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应多食用的食物是(  )

A.①②B.②③C.③⑥D.④⑤
2024-05-02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I.人体各个系统协调配合才能使各项生命活动正常进行,图是人体相关生理过程的示意图,其中①②表示气体,③④表示尿液形成过程。请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青少年要合理膳食,小琳的早餐既丰富又营养,有牛奶、麦香面包和苹果,这些食物被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A.口腔B.胃C.小肠D.大肠
2.牛奶中的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才能被吸收
A.葡萄糖B.甘油C.脂肪酸D.氨基酸
3.一个健康成人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有150L,而每天排出的尿液一般约为1.5L,这与图中④表示的()的重吸收作用有关
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输尿管
4.①表示()进入血液循环后,最先到达心脏的()
A.氧气左心房B.氧气右心房
C.二氧化碳左心房D.二氧化碳右心房
5.某人患急性肾炎,尿液中检测出血细胞,这可能是图中③表示的肾小球的______作用发生障碍;若尿液中检测出葡萄糖,则需注射______进行治疗( )
A.滤过青霉素B.滤过胰岛素
C.重吸收青霉素D.重吸收胰岛素
2023-05-15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初中会考模拟生物试题(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是人体的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等系统新陈代谢活动示意图,a~f代表生理过程,①~③代表结构,请据图完成各小题。

1.下列可通过c过程进入血液的物质是(  )
A.淀粉B.脂肪C.维生素D.蛋白质
2.下列关于血液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过b过程的血液最先到达右心房B.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为心脏
C.经过体循环,静脉血变动脉血D.先进行体循环再进行肺循环
2023-04-17更新 | 21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福建省宁德市博雅培文学校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6 . 下图是人体的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等系统新陈代谢活动示意图,a~f代表生理过程,①~③代表结构。请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a过程代表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过程代表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过程通过胸肌的收缩实现
B.a过程使肺泡内的氧气含量增加
C.b过程通过膈肌的收缩实现
D.b过程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增加
2.下列可通过c过程进入血液的物质是(       
A.淀粉B.脂肪C.维生素D.蛋白质
3.下列关于血液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过b过程的血液最先到达右心房
B.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为心脏
C.经过体循环,静脉血变动脉血
D.先进行体循环再进行肺循环
4.局部结构示意图中,关于①~③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是肾小囊B.①与③合称肾单位
C.①处发生滤过作用D.③处发生重吸收作用
2023-03-25更新 | 3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教学质量监测(一)生物试题
7 . 图甲为“馒头在口腔中变化”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图乙为“淀粉消化过程”示意图。请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甲分析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试管I加入2mL唾液B.试管Ⅱ模拟口腔消化过程
C.37℃模拟口腔内温度D.保温10分钟利于馒头消化
2.图甲中滴加碘液后,预期实验结果为()
A.试管I变蓝B.试管I、Ⅱ都变蓝
C.试管Ⅱ变蓝D.试管I、Ⅱ都不变蓝
3.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分析图乙解释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只发生在口腔B.a是淀粉酶
C.过程②应发生在小肠D.b是葡萄糖
2022-07-20更新 | 243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考核内容每学期不得少于 2 项,每学年不得少于 4 项,且 4 项内容必须分别属于不同的运动类别(田径、体操、民族传统体育和球类) ……”这是 2018 年 5 月,北京市教委发布《北京市初中升学体育考试过程性考核方案(2018 年修订)》中的相关内容,此方案新增一项体质健康考核。体质健康测试中,身高、体重、肺活量等都是重要的测试指标。国际上常用 BMI 指数(体质指数)衡量人体胖瘦程度及是否健康。
BMI 指数,是用体重(kg)/身高 2     ( m2)所得的数值。对中国 12 岁的青少年来说,男性 BMI≥24.7,女性BMI≥24.5,属于肥胖。肥胖的形成与自身许多不良生活方式有关,会影响到中学生的现在和将来的健康。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我们同学通过生物课的学习知道:健康生活应维持能量摄取和消耗之间的平衡。若长期摄取的营养超过人体所需,多余营养会转化为脂肪囤积在体内,导致肥胖。
1.下列均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A.水无机盐蛋白质B.维生素脂肪蛋白质
C.脂肪糖类无机盐D.糖类蛋白质脂肪
2.脂肪是人体必需的物质。下列关于脂肪在人体内的作用及变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组成细胞的有机物之一B.是人体直接的供能物质
C.主要是在小肠内被消化D.皮下脂肪层具有保温作用
3.血液中脂肪含量若长期过高,会在动脉壁上沉积,使得动脉弹性降低、管腔变窄,即动脉粥样硬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动脉粥样硬化常导致管腔堵塞或破裂出血等后果
B.若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①处组织缺血或坏死
C.运动可增加脂肪的消耗,从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D.动脉粥样硬化时血管腔变窄,常会引起血压增高
4.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可引起肝脏病变,如脂肪肝。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肝脏分泌胆汁帮助消化脂肪B.胆汁对脂肪的消化不起作用
C.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D.脂肪肝患者不宜多吃油炸食品
5.肥胖者糖尿病的发病率较高。某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时注射的激素是(       
A.胰岛素B.生长激素C.甲状腺激素D.肾上腺素
6.研究发现,运动有助于减肥。如图为几种活动的耗氧量。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运动所需的能量来自于细胞内有机物的分解
B.耗氧量可作为有机物消耗量的一个检测指标
C.睡觉不需要消耗能量,贪吃贪睡会导致肥胖
D.在以上几种活动中,最佳的减肥方式是慢跑
7.为研究不同强度的跑步对体重的影响,研究小组以肥胖青少年为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 3 组, 设计了为期 4 周不同强度的跑步实验。实验设计如下。关于该项实验设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跑步强度

低强度

中低强度

中等强度

实验前BMI指数

实验后BMI指数


注:BMI 指数,用体重(kg)/身高 2(m2)得的数字,用以衡量人体胖瘦程度。
A.实验应排除性别、年龄、饮食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不同的跑步强度对体重的影响
C.随机选择每组中 1 人,计算 BMI 指数作为实验结果
D.比较实验前后 BMI 指数,差值最大组减肥效果最佳
8.肺活量是人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呼出的气体量。某同学经常游泳,体检中测得其肺活量 大于其他同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肺活量反映一次呼吸运动中肺的最大通气量
B.人在尽力吸气时,膈肌收缩,胸廓容积增大
C.胸围差的大小可反映出一个人肺活量的大小
D.尽量吸气再尽力呼气,肺内不再有剩余气体
9.研究表明,肥胖者睡觉时更爱打呼噜,易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使大脑处于一种频繁缺氧状态。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脑缺氧时会导致脑细胞受损B.脑细胞所需氧气是从肺泡处进入血液的
C.控制呼吸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D.脑细胞所需氧气由血液中的红细胞运输
10.每年 5 月 20 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调查结果显示,某校中学生营养不良率达 19.9%,肥胖率为11.5%。这些数据提醒我们应关注膳食平衡。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每日三餐、按时进食,食物种类适量多样化
B.蔬菜含有大量不易消化的纤维素,应少食用
C.合理分配一日三餐,避免暴饮暴食,少吃零食
D.坚持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消耗体内多余脂肪
2020-07-03更新 | 29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