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体的营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进食可刺激胃黏膜引起胆汁分泌。
(1)胃黏膜可抵御病原体侵入人体,这属于机体的______免疫。进食时,食物刺激胃黏膜等处的感受器,能反射性地引起胆汁分泌。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是______。分泌的胆汁储藏在______,经导管流入十二指肠。
(2)为探究脂肪的消化,进行如下实验:

试管

加入的物质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石蕊牛奶(加入的量相等)

胆汁粉末

脂肪酶(加入的量相等)

实验现象

浅蓝色

红色

深红色

注:石蕊牛奶是把石蕊溶解于牛奶中制成的,若其中的脂肪被分解,石蕊牛奶就会变色,且脂肪分解越多颜色越深。+表示加入,-表示不加入,不考虑胆汁粉末和脂肪酶本身对实验现象的影响,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①对比试管1和试管2的现象,说明______
②在①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比试管2和试管3的现象,说明______
③试管1与试管3______(填“能”或“不能”)形成对照实验,理由是______
2023-07-03更新 | 54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生物真题
2 . 肥胖是多种慢性病的诱发因素,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在日常饮食中适量增加膳食纤维可有效减少人体脂肪的过量堆积。魔芋富含膳食纤维,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研究人员探究了魔芋膳食纤维对脂肪消化的影响。
①配制浓度分别为0、0/1%、0.3%、0.5%的四组魔芋膳食纤维溶液各100mL。
②向各组溶液中分别加入5mL玉米油,混合均匀,制成四组混合液。
③从四组混合液中各取30mL分别加入4个烧杯,按魔芋膳食纤维的浓度由低到高依次标记为A、B、C、D组。
④向各组分别加入20mL人工肠消化液,充分搅拌。37℃下反应2小时,每隔20分钟测量脂肪酸相对含量。每组实验重复3次,取实验数据的平均值。结果如图甲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脂肪主要在人体消化道的________中被消化。该器官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________,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2)每组实验重复3次,取实验数据的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可知:魔芋膳食纤维能抑制脂肪的分解。请分析得出此实验结论的依据。________
(4)为什么魔芋膳食纤维能抑制脂肪的分解?研究人员作出假设:魔芋膳食纤维可以使分散的脂肪微粒聚集,减少脂肪与酶的接触面积。接着,他们测量了上述实验完成时每组烧杯中脂肪微粒的直径,结果如图乙所示。由此推测,魔芋膳食纤维可能与人体的________(填消化液名称)的作用效果相反。
(5)虽然过量摄入脂肪会导致肥胖,但脂肪对人体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日常饮食中,我们要做到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023-06-29更新 | 81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中考生物真题
3 . 为了探究快走、慢跑等有氧运动能否改善高脂饮食对血糖的影响,现提供某品系小鼠若干只、高脂饲料、普通饲料、血糖测定需要的仪器或材料,进行相关实验。金花同学的实验过程为:将20只生理状态基本相同的雄性小鼠分成两组,按照图1所示方案进行实验,最后测定甲、乙两组小鼠的空腹血糖,计算相对含量,结果如图2。

          

(1)_______分泌的胆汁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脂肪在_______中最终分解为_______
(2)图1甲、乙两组中,对照组为_______组。依据图2,可得出结论为:_________
(3)金花同学的实验没有正常情况下小鼠空腹血糖作为对照,不能确定高脂饮食是否引起血糖升高。于是易川同学增加了一组实验,过程为;选取10只生理状态与甲、乙两组基本相同的雄性小鼠,_______,而后测定小鼠的空腹血糖,计算出相对含量为1.0。
(4)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血糖正常水平,请你根据上述两位同学的实验结果提出维持血糖正常水平的措施:__________(答出两点)。
2023-06-27更新 | 567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17 实验-学易金卷:2023年中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2期)
4 . 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内的分解从胃开始。胃腺能分泌含胃蛋白酶的胃液,胃液呈强酸性,有助于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食物成分进入小肠后,在含胰蛋白酶的胰液等多种消化液的作用下,蛋白质最终被分解为氨基酸。某生物小组发现,把清蛋白加入琼脂(琼脂是一种凝固剂,加热后为液态,冷却后为“果冻”状固态)中,琼脂会变浑浊;当清蛋白被胰蛋白酶分解后,琼脂就会变得透明。为了研究胰蛋白酶分解蛋白质是否受酸碱性的影响,该生物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将加热溶化的琼脂与清蛋白均匀混合,倒入培养皿中。待冷却凝固后,在浑浊的清蛋白琼脂培养基上钻出A、B、C三个大小相同的凹孔。
步骤二:在每个凹孔中加入等量的胰蛋白酶和不同类型的酸碱缓冲剂(缓冲剂用于设置相应的酸碱性环境),如图所示。设置5个相同的培养皿,编号为1~5号。
   
步骤三:把培养皿放在适宜温度的恒温箱中24小时后,测量每个凹孔周围透明区的直径,结果如下表。

组别

加入的缓冲剂类型

凹孔周围透明区的直径(mm)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平均值

A

酸性缓冲剂

2

1

3

2

2

?

B

中性缓冲剂

8

11

6

9

7

8.2

C

碱性缓冲剂

22

20

23

24

21

22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该实验的步骤三中,培养皿应放在__________(填“20”或“37”或“50”)℃的恒温箱中,原因是___________
(2)上表实验结果中,A组凹孔周围透明区的平均直径为___________mm。实验中要收集5个培养皿的测量结果,并计算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根据上表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
(4)为了进一步探究碱性缓冲剂是否也具有分解蛋白质的作用,可以再增加一个凹孔做对照,该凹孔中应加入:___________
2023-06-17更新 | 52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学考生物真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为探究血糖调节的影响因素,设计如下实验流程。实验中3只健康小鼠的注射和灌胃剂量均按单位体重计算。

(1)实验一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__鼠。B鼠和C鼠出现相关症状的原因是________
(2)实验二中C鼠淀粉灌胃后,其在小鼠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为________,该物质由肠腔经过以下部位进入血液,请将这些部位按正确顺序排列________(填字母)。
a.组织液;b.小肠上皮细胞;c.毛细血管壁细胞
(3)实验二中B鼠和C鼠症状先得到缓解的是________鼠。
(4)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高血糖等特点。据实验推测:糖尿病产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可以通过________进行治疗。
2022-06-30更新 | 1201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2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生物真题
6 . 中国现代生理学奠基人林可胜教授1929年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小肠能通过激素影响胃液分泌,1930年继续研究发现进食脂肪后狗小肠黏膜分泌该种激素,并为之命名。下表呈现了当初部分实验的过程与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组别

处理方式

进食前一小时胃液量(mL)

进食后一小时胃液量(mL)

1

不做任何处理

6.7

32.4

2

将油注入到小肠内

4.5

4.8

3

将浸泡油的小肠提取液静脉注射到狗体内

2.7

9.5

4

将未浸泡油的小肠提取液静脉注射到狗体内

4.2

48.5

(1)胃液中含有能初步分解营养物质___________的消化酶,该物质最终在小肠内被分解为___________
(2)实验1与2中,对照组为实验___________(填数字),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实验3与4可知:浸泡油的小肠,产生了某种物质,该物质能够通过___________运输,作用于胃,_________(填“促进”/“抑制”)胃液分泌。实验用的小狗去除神经,该项处理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发现该激素还具有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强饱腹感、抑制食欲、减轻体重等效果,通过药物可促进该激素分泌,你认为可用于治疗哪些疾病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022-06-29更新 | 581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15 实验探究-2022年中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2期)
7 . 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部环境隔开,对细胞有保护作用。细胞膜与半透膜具有一些相似的特性,如某些物质能通过,某些物质不能通过。鸡蛋的卵壳膜是一种半透膜,葡萄糖分子可以通过该半透膜,而淀粉不能通过。某生物兴趣小组用葡萄糖溶液、淀粉溶液、蒸馏水、碘液、尿糖试纸(遇葡萄糖会变色)、鸡蛋壳(上端开口、下端露出卵壳膜)、烧杯、滴管等实验材料和用具做了以下实验:
步骤一:将两个鸡蛋壳(上端开口、下端露出卵壳膜)放置在装有30mL蒸馏水的A、B两个烧杯中,让蒸馏水淹没下端露出的卵壳膜(如图)。
步骤二:取10mL葡萄糖溶液、10mL淀粉溶液分别加入到烧杯A和烧杯B的鸡蛋壳中,静置一段时间。

步骤三取烧杯A中鸡蛋壳内外两侧①②处的液体用尿糖试纸检测,取烧杯B中鸡蛋壳内外两侧③④处的液体用碘液检测,观察颜色变化。
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______
(2)用尿糖试纸检测①处的液体,试纸______(填“变”或“不变”)色,检测②处的液体,试纸______(填“变”或“不变”)色;用碘液检测③处的液体,溶液______(填“变”或“不变”)成蓝色,检测④处的液体,溶液______(填“变”或“不变”)成蓝色。
(3)该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获知,维生素C也能通过半透膜,且加碘的淀粉溶液遇到维生素C后会褪色。为了验证维生素C能通过半透膜,该兴趣小组利用上图所示的装置继续进行实验。请补充完善实验方案:将30mL______加入烧杯中,并淹没下端露出的卵壳膜,再取10mL______加入到鸡蛋壳中,静置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2022-06-21更新 | 99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生物真题
8 . 肥胖者常表现为运动能力较弱,肥胖还会增加多种疾病的发病率,尤其是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等,严重危害了人体的健康。某研究团队为研究中度高脂饮食对小鼠运动行为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性别、体重大致相同的健康小鼠30只,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编号为A组、B组,通过饲喂培养出中度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A组和正常健康小鼠B组。将A、B组小鼠分别均分为3组,每组5只,饲喂至第8、16、24周龄进行以下实验。
②选取小型号的动物跑步机来测定A、B两组各周龄阶段的小鼠的运动情况。测试应在室温22℃条件下进行,且跑步机的跑步速度和跑步角度保持一致。
③测试前一周,小鼠应进行短时间跑步机适应性训练,每次训练持续3分钟,每天2次,每次训练间隔10分钟以上,训练过程中让小鼠逐渐适应跑步机速度。
④正式测试时,调整好参数,将小鼠单独放置在跑道上,密切观察小鼠是否力竭。
⑤力竭标志为小鼠即使被电击也不继续在跑道上跑步,持续在电击网上不动超过4秒。
⑥取出力竭小鼠让其休息,记录其跑步时间,求平均值。
正常健康小鼠各周龄阶段的跑步时间见下表:
组别周龄力竭前坚持跑步时间平均值/min
B组(正常健康小鼠)8220
16150
2450
实验后,实验人员将A组各周龄的小鼠力竭前坚持跑步时间平均值绘制成如柱状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
(2)A、B组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_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选取30只性别、体重大致相同的健康小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实验结果取各周龄小鼠力竭前坚持跑步时间的_____________
(4)根据图表中的数据信息可知:在8周龄时,由于脂肪的摄取可以帮助机体贮存较多的能量,从而对小鼠运动有促进作用,而在16周龄和24周龄时,小鼠体能与耐力明显_____________。说明长时间中度高脂饮食对小鼠运动行为有影响。
(5)脂肪是人体内的备用能源物质,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_____________,但对脂肪能够起乳化作用。
(6)请根据上述实验,对肥胖者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9 . 随气候变化,时令果蔬上市种类愈加丰富,某校生物兴趣社团通过设计实验探究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其依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流程如下:
原理:维生素C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能使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根据使高锰酸钾溶液完全褪色所需果蔬提取液的多少,可以粗略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

设计方案:
第一步:将新鲜的蔬菜或水果分别放入研钵中研磨,挤压出汁液。
第二步:在漏斗中垫上滤纸,将果蔬汁液分别过滤到不同的烧杯中。
第三步:向洁净的试管中注入2毫升质量分数为0.01%的高锰酸钾溶液,用滴管吸取一种果蔬提取液,边滴加边振荡,直至高锰酸钾溶液完全褪色,记录所使用提取液的滴数。每种果蔬提取液做十次,记录每次滴数并计算平均值。
方案实施:
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及实施情况,分析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在研磨前往往先用小刀将果蔬切成小块,是为了有助于________。该实验操作同学为了节省滤纸,全程使用一张滤纸进行过滤,这样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
(2)兴趣社团某同学在过滤时为了将研钵中的果蔬研磨后物质进行充分过滤,用蒸馏水冲洗研钵后进一步过滤,这种操作是否影响实验数据?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不同的滴管在滴加液滴的体积上会有所不同,因此在检测不同果蔬时应使用________,同时在滴加果蔬提取液时若滴加在试管壁上,则导致滴定时所需液滴数________
(4)对同一种果蔬设置重复实验,然后取平均液滴数,是为了避免操作的_______
10 . 探究与模拟探究是获得事实依据、构建概念框架的重要途径,是让我们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的重要过程。请你思考并分析以下探究活动:小丽想知道花生种子含有多少能量,进行了如下图实验操作。表格中记录了她的一次测量的实验数据。

食物名称

花生仁

质量(克)

20

水(毫升)

30

温度上升(℃)

22

实验数据

(1)请问她本次测得的花生的热价(1克花生含有的能量)是_____焦。(注:1毫升水每升高1℃需吸收4.2焦的热能)
(2)实际操作中她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减少燃烧中的能量散失和减少实验误差?(各写一种)减少能量散失:_________;减少实验误差:______________
(3)对比水、无机盐不能燃烧可知:能量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等有机物中,人体通过摄取这些有机物进入细胞内“燃烧”,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021-11-29更新 | 306次组卷 | 3卷引用:第08讲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寒假自学课】2022年七年级生物寒假精品课(人教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