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7 道试题
1 . 胆固醇过高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为了探寻安全有效的方法来减轻胆固醇过高对人体的危害,科研人员做了如下实验,分析回答:
实验一:探究乳酸菌降低胆固醇能力的体外实验。在体外分离出6株乳酸菌,然后进行乳酸菌降低胆固醇能力测定,结果如图。

(1)实验一的观测指标是__________。由实验结果可知,在体外降低胆固醇能力最强的菌株是__________
(2)在小鼠体内,乳酸菌需克服强酸性胃液、高浓度胆盐的肠道环境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应筛选出__________的乳酸菌才能开展下一步的体内实验。
实验二:探究乳酸菌降低胆固醇能力的体内实验。选取30只雄性小鼠随机均分为3组进行灌喂实验,5周后检测总胆固醇的含量,结果如表。
组别喂养方式总胆固醇(mmol/L)
A正常饮食+水+生理盐水2.98
B?4.57
C高脂饮食+水+乳酸菌3.16

(3)表格中“?”处应填写__________。结合表中数据,实验二的结论是__________
(4)在上述实验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探究乳酸菌的__________对降低小鼠胆固醇能力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莆田市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2 . 研究发现淀粉可被嗜淀粉乳杆菌分解为乳酸。为探究“嗜淀粉乳杆菌对厨余垃圾中淀粉的分解作用”,科研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一:将厨余垃圾制成培养基,取300mL平均分成三组,再分别采用表中三种发酵方法进行处理:
组别处理方式
A不灭菌,直接接种0.2g嗜淀粉乳杆菌
B不灭菌,不接种嗜淀粉乳杆菌
C高温灭菌冷却后,再接种0.2g嗜淀粉乳杆菌
步骤二:将处理后的三组培养基放置于35C°无氧环境下发酵,每隔24h取样并分析乳酸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研究形成两组对照实验,分别是___(用字母表示),步骤二对A、B、C三组的处理均相同,目的是___
(2)据图1可知,48h后乳酸产量最高的发酵方法是:___(用字母表示),说明理由:___
(3)分析结果可知,嗜淀粉乳杆菌对厨余垃圾中淀粉的分解有___作用(填“促进”或“抑制”)。
为得到分解淀粉能力更强的嗜淀粉乳杆菌,对原有菌株进行诱变处理,得到三种突变菌株:菌株甲、菌株乙、菌株丙。将等量的原有菌株和这三种突变菌株分别加入四组等量的淀粉中,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结果如图2所示。

(4)据图2可知,不同菌株分解淀粉能力差异较大,若将以上菌株应用于厨余垃圾的处理,效果较好的菌株是___
(5)该菌株这种对人类有利的变异属于___(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变异。
7日内更新 | 29次组卷 | 2卷引用:初中生物中考备考押题卷
3 . 某兴趣小组开展“使用公筷对餐后菜品中某细菌数量的影响”研究,实验选用三道菜,每道菜均分为三盘,分别为使用公筷组、未使用公筷组和未食用组,同一试验者吃同一道菜的次数相同。对餐前和餐后不同食用情况的各菜品取样并进行细菌培养,实验结果用菌落数呈现(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菜品名称实验结果(菌落数/克)
餐前取样餐后取样
使用公筷组未使用公筷组未食用组
凉拌黄瓜14000160004500014050
干锅茶树菇11004600790001206
炒芦笋304853032
(1)研究发现,细菌和真菌形成的菌落具有不同的特征,通常从菌落的 _____,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比较餐前取样的培养结果,菌落数最多的菜品名称是 _____
(2)上述实验过程中需要进行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有 _____(列出一种即可)。
(3)比较表中同一菜品餐前取样和餐后取样未食用组的数据,未食用组增加的菌落数可能来自 _____
(4)若该细菌是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根据实验结果,研究小组认为使用公筷能有效降低该传染病的传播,因为这样做相当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_____。请列举因不注意饮食卫生导致“病从口入”的常见传染病名称:_____(列出一种即可)。
(5)根据上述实验可知,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是导致食物腐败的重要原因,为防止食物腐败可采取的方法有 _____(列出两种即可)。
2022-07-30更新 | 65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生物真题
4 . 为了验证食品腐败是由空气中的微生物引起的,某小组用消毒过的甲、乙、丙三个相同的锥形瓶,按下表要求进行了实验,请据表分析。
瓶号
加入物质50毫升灭菌牛奶50毫升灭菌牛奶50毫升灭菌牛奶
瓶口处理不作处理不作处理用消毒棉球塞住
温度25℃5℃25℃

(1)该实验有两组对照,其中乙______与对照,变量是______
(2)预测内与甲对照实验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牛奶的腐败是由______引起的。
(3)最先腐败的牛奶应该是______瓶,该组实验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______
(4)请就家里牛奶保鲜提一条合理建议______
2022-06-2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中考三模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实验探究
学习完《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一课后,老师给生物兴趣小组分发了甜酒曲,学生在分组酿制甜酒的过程中,发现用等量的糯米酿酒,产酒量却不同,为了弄清楚原因,设计了以下实验:

第一步

将糯米放在容器中用水浸泡一昼夜,洗净,蒸熟,用凉水冲淋冷却

第二步

加入甜酒曲粉末搅拌,分成三等份分别装入大小相同的玻璃瓶内,标记为甲、乙、丙

第三步:分组操作

甲组

乙组

丙组

密封

密封

不密封

第四步:恒温处理

15℃

30℃

30℃

实验结果

产酒量较低

产酒量较高

产酒量较低


(1)第二步处理中加入甜酒曲粉末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实验步骤中的_____,甜酒曲中有酵母菌,与乳酸菌相比,酵母菌细胞结构的主要特点是_____,属于_____核生物。
(2)实验共设置了_____组对照实验,若甲组和乙组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变量为_____
(3)根据乙组和丙组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4)同学们发现新酿制的米酒表面有泡沫,原因是:_____
6 . 学习完《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一课后,老师给生物兴趣小组分发了甜酒曲,学生在分组酿制甜酒过程中,发现用等量的糯米酿酒,结果产酒量不同,为了弄清楚原因,设计了以下实验:
第一步将糯米放在容器中用水浸泡一昼夜,洗净,蒸熟,用凉水冲淋
第二步冷却后放入甜酒曲粉末搅拌,分成三等份分别装入大小相同的玻璃瓶内,标记为甲、乙、丙组。
第三步 分组操作甲组乙租丙组
密封密封不密封
第四步 恒温处理15小时30小时30小时
实 验 结 果产酒量较低产酒量较高产酒量较低

(1)第二步处理中放入甜酒曲粉末相当于培养细菌步骤中的_____,甜酒曲中有酵母菌,酵母菌是_____(单细胞、多细胞)的真菌。
(2)实验共设置了_____组对照实验。
(3)根据乙组和丙组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4)同学们发现新制的米酒表面有泡沫形成,原因是酵母菌分解有机物时产生了酒精和_____气体。
7 . 某实验小组为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设计了下表中的实验方案,在四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装入等量的相应物质,搅拌均匀,在四个瓶口处套上相同的气球并密封,置于相应的温度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下现象。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装置
物质
温度
现象

水+葡萄糖+酵母菌
25℃
有气泡产生,气球胀大

水+葡萄糖
25℃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水+酵母菌
25℃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水十葡萄糖十酵母菌
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1)表中可作为验证酵母菌发酵作用的一组对照实验是(填装置序号);可作为探究影响酵母菌发酵因素的一组对照实验是(填装置序号)。
(2)请根据上述实验推断出酵母菌生存需要的条件是
(3)酵母菌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所以常用来酿酒或制作馒头。
(4)研究发现,酵母菌在缺氧的条件下繁殖和生长时,细胞内线粒体数量逐代减少。当重新获得充足的氧气和养分供应时,线粒体数量迅速增加,酵母菌的代谢和生长旺盛,繁殖速度加快。请分析线粒体数量增加,使酵母菌的代谢、生长和繁殖加快的原因是
2017-09-14更新 | 307次组卷 | 8卷引用: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内蒙古呼和浩特卷)生物
8 . 制作泡菜过程中,应控制亚硝酸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以免对人体产生危害。兴趣小组研究不同浓度食醋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具体做法是称取等量白菜4份,每份均加入等量7%盐水、鲜姜和辣椒,再加入食醋,浓度分别为0(清水)、0.3%、0.6%、0.9%,重复做3次。从泡菜制作第1天开始,每天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测定10天,结果如图。

(1)乳酸菌是一种细菌,能在______(填“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将蔬菜中的有机物,转化成乳酸,制作泡菜主要应用了______技术。乳酸菌与酵母菌结构上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______
(2)实验中除了食醋浓度不一样,其他都保持______,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为提高实验结论的可信度,兴趣小组对每组实验进行了多次重复并计算各组数据的______,得到了上述数据。
(3)分析图片,随着泡制时间增加,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趋势均表现为从变化曲线可知______,泡菜至少要泡到第______天以上才能食用。
(4)由曲线可知,食醋能______(填“抑制”或“促进”)泡白菜中亚硝酸盐的产生,其中浓度为______的食醋抑制作用最强,食醋浓度过高或过低其抑制作用均下降。
7日内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中考三模生物试题
9 . 学习了《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后,同学们学以致用,用糯米制作了甜酒,但浸湿的糯米没有用完容易发霉变质。为了延长糯米的保存时间,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ABC
实验处理将晒干的糯米置于塑料袋中,放在20℃环境里将浸湿的糯米置于塑料袋中,放在20℃环境里将浸湿的糯米置于塑料袋中,放在-15℃环境里
实验结果(一周后观察)不发霉发霉
(1)B组与C组对照,变量是______。预测C组的实验结果是______
(2)通过表中.______两组的对照,可知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需要一定的水分。
(3)实验结束后,有同学提出本实验可能会有偶然性,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可靠,该实验还应进行______实验。
(4)由以上实验可知,为了防止食品的腐败,应该将食品保存在____________条件下,以延长其保存时间。
2024-03-29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协作体五校3月份联考中考生物一模试题
10 . 泡菜的制作工艺是我国悠久的食文化遗产之一,泡菜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偏高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在制作泡菜过程中应控制亚硝酸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小红同学开展了利用不同浓度食醋制作泡白菜产生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的探究,具体做法是:称取等量同种白菜4份,每份均加入等量 7%盐水、鲜姜和辣椒,再加入食醋,其食醋浓度分别为0%、0.3%、0.6%、0.9%。重复做3次。从泡菜制作第1天开始,每天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10天,结果记录如下:

(1)设置一组食醋浓度为0%,目的是___;实验中添加的材料均取等量,目的是___
(2)分析曲线,随着泡制时间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趋势均表现为___,并在第3 天均达到最大值。
(3)分析比较四条曲线亚硝酸盐含量的最大值,不同浓度食醋对泡的白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是___
(4)结合本实验,给家庭自制泡菜提出一条合理建议___
2024-06-03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