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1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个菌落内只有一种细菌或真菌
B.并不是所有的细菌都有荚膜和鞭毛这两种结构
C.蘑菇与霉菌一样,也是由大量的菌丝构成的
D.芽孢是细菌的生殖细胞。
2023-01-0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拉萨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为了解学生课桌表面和手机表面的细菌分布情况,请完成如下探究实验。(提供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经高温灭菌)多个、无菌棉棒、放大镜、标签纸等材料)
(1)提出问题:手机表面比课桌表面分布的细菌数量更多吗?
作出假设:______
(2)设计实验:
①在标签纸上标出组别、实验日期、编号(1、2、3),将标签纸贴在培养皿的底面。
②用不同的无菌棉棒依次蘸取手机表面和课桌的表面处,分别在1号和2号培养基上轻轻涂抹,3号培养基不作处理,在实验中起______作用。
③将三个培养皿放在______且适宜的恒温环境下培养。经过相同时间后,用放大镜观察三个培养皿______数目,分别记录为a(手机表面)、b(课桌表面)、c(不作处理)。
(3)若你观察到的实验结果为a>b>c时,得出结论是______
(4)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需设置重复实验,并取实验数据的______值。
2023-01-0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第八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某同学为了探究肉汤变质是否是由空气中的细菌引起的,将加热沸腾并冷却至24oC 的肉汤,分装在甲乙两瓶内,如图所示,请回复下列问题:

(1)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中,对照组是________瓶。
(3)将肉汤加热至沸腾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预测实验现象:________瓶中的肉汤容易变质。
(5)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12-28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新兴县明德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师大附中某班的生物兴趣小组用面包探究了不同环境条件对霉菌生活的影响,他们先将一块新鲜的面包分成三等份,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相同的洁净培养皿中,再将三个装置按下表所示步骤进行处理(其他条件都相同)。

装置

实验

步骤

不滴水

滴入少量的水

滴入少量的水

在同一环境的空气中暴露30min后,盖上培养皿盖

室温培养

室温培养

低温培养


请回答:
(1)本实验变量有 ______个。如果要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可以选用装置 ____________作为对照实验。
(2)步骤②将三个装置放在空气中暴露30min的目的是让空气中的霉菌孢子落在面包上,此过程叫作 ______。根据所学知识可推测:一段时间后,装置 ______中的霉菌数量最多。
2022-12-2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西安博爱国际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5 . 某同学围绕“口腔内是否有细菌和真菌”的问题进行了探究实验,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①制备牛肉汁培养基;
②用无菌棉签在口腔中轻刮几下,然后将其涂在培养皿甲中,培养皿乙不做任何处理;
③将盛有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灭菌处理,冷却。
④将甲、乙培养皿放在25℃恒温箱中培养,观察。
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请将上述实验步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______。(用序号表示)
(2)设置培养皿乙的目的是______
(3)步骤②相当于“细菌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哪一步骤?______
(4)三天后,发现甲培养皿的培养基上的菌落比较小,且表面光滑黏稠,可判断这种菌落属于______(填“细菌”或“真菌”)菌落,而乙培养皿培养基上无任何菌落。
(5)如果不注意口腔卫生,就容易形成龋齿。请你写出一条有利于口腔卫生保健的好习惯:______
6 . 小米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培养三种细菌以研究不同细菌对氧气的需求情况,一段时间后三种细菌在试管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则_______号试管内的细菌属于厌氧菌(       
A.ⅠB.ⅡC.ⅢD.都是
2022-12-2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高州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质检练习(三)生物试题
7 . 完成下列有关实验的问题
(1)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
两套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都需要在同一环境下培养,是因为要______,“比较教室和操场里细菌和真菌的多少”实验,其结论是______的细菌和真菌更多一些。
(2)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
取一条活蚯蚓,可发现其身体是由许多环形的______构成,这使它的躯体运动灵活。用手触摸蚯蚓身体腹面会感觉粗糙,有小的突起,这是它的______
(3)探究蚂蚁的通讯实验:
在该实验中,如果获取的蚂蚁是用工具从蚁穴里捕获的,就需要将这些受惊的蚂蚁______一段时间,然后再进行实验。实验时最好使蚂蚁处于______状态。
(4)探究鱼呼吸时气体交换的实验:
进入鱼体和流出鱼体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会发生变化,根据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BTB是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短时间内使用对鱼无毒害;BTB遇二氧化碳后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根据提示设计实验。
选取两条健康的小鱼,放在盛有BTB溶液的水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由于BTB溶液遇到二氧化碳后,会出现颜色的改变,请你预测在鱼的鳃盖后缘,流出的水的颜色可能是______色,如果与你预测的结果相符,则说明鱼在呼吸过程中释放了______
(5)制作米酒:
在制作米酒的过程中,应尽量少打开容器,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防止______进入,酒精产量减少;另一方面是防止其他______污染,酿出的酒会有酸味。
2022-12-2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清河门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霉菌生长的环境条件”实验:在甲、乙、丙三个培养皿中分别放上大小差不多的馒头,分别进行下列处理后进行培养。数日后观察馒头发霉情况记录如下:

装置

处理方法及培养环境

实验现象

不给馒头洒水,置于19-25℃的室内

馒头没有发霉

将馒头洒水湿润,置于19-25℃的室内

馒头上长满了霉

将馒头洒水湿润,置于冰箱冷藏室(4℃)

馒头没有发霉

对上述实验分析不合理的是(       
A.馒头为霉菌提供了有机物
B.甲和丙装置形成对照,变量是水分
C.实验现象说明:霉菌适宜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
D.探究温度对霉菌生长有什么影响,需要乙和丙做对照
2022-12-24更新 | 66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目前,常态化疫情防控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正确佩戴口罩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手段。为了解某种医用防护口罩的佩戴时间对防护功能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
Ⅰ.将参与实验的志愿者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在无菌实验室佩戴同种口罩不同时间后取样。
Ⅱ.分别剪取口罩的内层(与口和皮肤接触面)和外层6 cm×6 cm无纺布,剪碎后放入5mL培养液中,振荡2分钟,待无纺布碎片自然沉降后,取上清液1mL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37°C培养箱培养48小时。
Ⅲ.48小时后,在放大镜下统计培养基上的菌落数,每组取平均值。结果如下表(滤菌率=):

组别

佩戴时间

培养基上菌落数(个/cm²)

滤菌率%

内层

外层

20分钟

23.67

0.95

96.13

2小时

73.93

2.91

96.06

4小时

129.75

10.16

92.17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问题:
(1)新冠病毒流行期间,外出都要佩戴口罩,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______
(2)该探究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
(3)表中滤菌率是多次检测后所得数据的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4)我国规定医用防护口罩对细菌的滤菌率达到95%为合格。根据表中数据,医务人员佩戴此类一次性口罩较为合理的时间是______
(5)从表中数据可知,口罩内层细菌数量较多,且随着佩戴时间的延长,细菌数量增长显著。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分析口罩内层细菌数量增长的可能原因是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022-12-19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学业水平全真模拟(二)生物试题
10 . 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向已消毒的甲、乙、丙、丁四个锥形瓶内加入等量灭菌牛奶,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处理。请分析图中包含了几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什么?(  )
A.2组,温度、盖子B.2组,细菌、空气
C.3组,温度、消毒棉球、空气D.3组,温度、细菌、空气
2022-12-09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