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4 道试题
1 . 商鞅一人多姓,据《姓纂》载:“秦有卫鞅,受封于商,子孙氏焉。”其中“商”姓来源于
A.所任官职名
B.因功得到的封地
C.母亲的族姓
D.所在地方的地名
2017-10-22更新 | 137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2届山东省阳谷县第二中学下学期第七周高考调研历史试卷
2 . 历史学家钱穆说:“在春秋时代,……知识分子无不是流动的……但他们却忘不了封建制度所从开始的天下,只有一个共主,一个最高中心的历史观念。”这种观念
A.反映了知识分子仍旧留恋西周的分封制
B.有助于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
C.不利于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D.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形成的根源
3 . 《左传》记载,晋国赵鞅率军与郑国交战于铁,临战发表誓词:“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这反映出当时晋国
A.分封制度受到冲击B.郡县制度全面推行C.井田制已趋向瓦解D.国家政权趋向松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西周时,周天子作为封国主权持有者以“册封”的形式“委任”诸侯作为地方封国统治的代理人,并非拥有独立主权的诸侯接受周王授权而进行代理统治。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西周是主权统一的国家
B.西周没有出现最高统治权威
C.诸侯在封国内独立实行统治
D.分封体制以宗法血缘为基础
5 . 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中说武王伐纣时,“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这里的“诸侯”最主要指哪类人
A.方国头领B.郡县官长C.商王子侄D.三公九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材料中的“此制度”是指
A.分封制
B.禅让制
C.宗法制
D.中央集权制
2017-10-17更新 | 147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7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战国初年,齐国田氏取代姜氏成为齐侯,后来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齐康公死后,姜氏绝祀,姜氏齐国完全为田氏齐国所取代。该历史事件表明( )
A.官僚政治的形成B.原有等级制遭到破坏
C.中央集权的确立D.封建君主专制的确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有学者说,在当时,西周是最先进的国家,王畿外齐、鲁、卫三大国,经济文化远不及西周,更不必说其他小国。秦始皇结束了从西周到战国八百多年的诸侯割据,伟大的中国第一次统一起来。这一叙述
A.肯定封建文明的先进性B.旨在说明统一来之不易
C.强调周朝政治的专制性D.忽略了分封制的统一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我国山东半岛地区被称为“齐鲁之邦”,其来源于西周的分封制,但山东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关于是鲁不是齐的原因,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鲁国的历史要比齐国历史长
B.孔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
C.与宗法制的正统观念有密切的关系
D.取决于分封制形成的等级体系
10 . 战国时期。官吏享受报酬的形式不再以土地为标准,其俸禄和等级基本以粮食多少来划分,计量单位有石、盆、斗、斛等。如“官吏二千石者,(月各)百二十斛”。这本质上反映出
A.农业技术发展迅猛
B.西周分封制度的崩溃
C.度量衡标准的统一
D.郡县制度在各国实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