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信息与载体2022年春季疫情再起,丰富的电子资源有力地支撑了在线学习,也提醒我们关注人类史上信息载体的变化。
(1)原始先民通过绘制岩画,记录生产生活状况。以下描绘收割场景的岩画反映当时出现了(     
A.畜牧业B.采集渔猎C.商品交换D.原始农业
(2)进入文明社会后,各地出现了形式各异的书写载体。请将下列载体与其诞生地域相匹配。

(3)中国为世界书写材料的改进作出了重大贡献。请将下列文物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_______。(填字母)

(4)下列人物中,改进造纸术使纸张成为主要书写材料的是(     
A.司马迁B.董仲舒C.蔡伦D.班固
(5)造纸术从中国向世界各地传播。依据下图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

①公元2世纪初期,造纸术出现于洛阳。
②造纸术外传的第一站是日本。
③造纸术大致沿着丝绸之路向西传播。
④造纸术在中古时期传到欧洲。
(6)北宋沈括曾写道:“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若只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段史料赞扬的是(     
A.造纸术B.雕版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D.指南针
(7)计算机和互联网正取代纸张成为信息的主要载体,这是哪次经济变革的结果?(     
A.农业革命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D.信息技术革命
(8)综合以上材料,信息载体的变化反映了人类社会哪些发展趋势?
2024-02-2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模拟练习历史试题

2 . 天下一统。

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代时期,理想中的天下是一个以华夏为中心的政治共同体。春秋时期,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多个政治实体并存的格局,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并未动摇对“天下共主”的追求,而是在规划并指点着中国历史如何重新迈向大一统。

——摘编自闾小波《共识依赖:中华政治共识之传承与更张》

1.材料中的“三代”是指____。材料中春秋时期的“华夏大地”是以____(地区)为核心区的。
2.材料中孔子追求的“天下共主”存在于什么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天下共主”借助哪些制度来稳固自身的统治?

材料二   迨始皇吞六国,统一宇内,统治时期虽极短促,于“古人之遗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摘编自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3.“始皇吞六国,统一宇内”发生在(单选)
A.公元前3世纪早期B.公元前3世纪晚期
C.公元前2世纪早期D.公元前2世纪晚期

材料三   

                                 A     

       

                                 B

                  

                                C


注:如图中箭头均表示周边少数民族迁移方向。
4.请按照所处朝代的时间先后顺序,将材料三中三幅地图进行排序。
5.根据材料三可以看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趋势有。(双选,多选或少选)
A.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B.统治疆域的扩大
C.民族间的交往与交融D.皇权的不断加强

材料四   臣上不敢负恩,下不忍负心。唯秉至公,以为取舍。虽有仇怨,不敢弃之,虽有亲故,不敢避之,唯求直言,以副圣意。

——白居易《论制科人状》

6.材料中白居易“唯秉至公”之语是对哪一制度的评价?请结合材料与所学,谈谈这一制度对于维护“天下一统”的意义。
2023-12-1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延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分封制与宗法制出现于中国历史上哪一阶段?(     
A.万邦时代B.夏朝C.商朝晚期D.西周时期
2023-11-0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民办文绮中学、闵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史实材料与历史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实,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表格中的推论作出判断,正确的填写“正确”,错误的填写“错误”。
题号史实材料历史推论判断
(1)《荀子》一书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说明西周初期分封的主要对象是周王的亲族。    1    
(2)中国古代出现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社会局面。这反映了秦朝末年政局的动荡。    2    
(3)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反映了秦始皇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绝对的权力,国家大事都由他决定。    3    
(4)《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同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这一措施的实施,引发了王国的叛乱。    4    
(5)《汉书·景帝纪》记载,“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汉初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    5    
2023-11-0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民办文绮中学、闵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博物馆准备举办主题为“中华文明巡礼”的展览活动,将如图展品匹配相应展馆。
            
A汉倭奴国王金印B.甲骨令辞C.大雁塔进士提名贴D.驻藏大臣令牌
            
E.青铜器何尊铭文F.晋归义羌侯金印G.郑和宝船大船舵H.内蒙古墓葬壁画“举孝廉图”

(2)观察下列待展品,据此增加一个展馆,你认为新馆应被设置在哪个展馆之后(     
A.先秦馆B.秦汉魏晋馆C.隋唐馆D.明清馆
         
八思巴文《百家姓》壁画《契丹人饮马图》纸币“交子”
(3)为下面时间轴的序号内选择适当内容

A.府州军监B.行省制C.北周D.西周E.察举制F.郡县制G.科举制H.军机处I.尚书台
2023-08-09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建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地图题

请写出下列地图的所对应的朝代名称,并说明理由。
A(     )理由:________
B(     )理由:________
C(     )理由:________
D(     )理由:________
E(     )理由:________
2023-01-18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线上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荀子》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反映出西周分封制分封的主体是(     
A.开国功臣B.同姓王族C.殷人后裔D.先王之后
8 . “宅兹中国”

西周青铜器何尊内铸铭文“宅兹中国”,这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


(1)就研究中国古代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而言,你如何看待何尊及其铭文的史料价值?

(2)“中国”的版图不断扩大,请将以下中国古代国家版图与朝代相对应(填写字母)。

秦朝:______;唐朝:______;元朝:______;清朝:______
(3)中国版图的扩大与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关系密切,请将以下文献与其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相对应。(填写字母)
《封建论》:“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______
《左传》:“封建亲戚,以藩屏周。”:______
《元史·地理志》:“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______
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
(4)请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版图奠定的作用。
10 . 《左传》日:“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
A.人声鼎沸B.鼎鼎有名
C.三足鼎立D.问鼎中原
2019-01-30更新 | 2188次组卷 | 29卷引用:上海市育才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