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西周末期,世卿世大夫,鲁有三桓,郑有七穆,晋有六卿……故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於大夫,四世矣。”这种氏族集团,古人称之为“巨室”,所谓“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据此可知,世卿世禄制(     
A.导致礼崩乐坏的出现B.是周朝集权制的威胁
C.使国家治理存在隐患D.促进了士族集团崛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商朝所分封的附属国君长,与商王很少有血缘姻亲关系。而周公所封的诸侯中,周王称同姓的为叔父、伯父,称异姓的为伯舅、叔舅。这表明西周分封制(     
A.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
C.强化了君主的专制权力D.推动家天下局面的形成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除了诸侯王以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百多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

——摘编自周振鹤《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   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行省官员常以“藩大臣”和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凡行政号令和公文申禀,“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西周和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汉初地方行政制度的局限性及汉武帝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重大举措并简析其积极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从西周至元朝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发展趋势。
2023-11-0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滑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嬴政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干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外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朕”上古为人们的自称,无贵贱之分。秦灭六国后,定为皇帝自称,他人禁止使用。皇帝的命为“制”,令为“诏”,印称“玺”,-切臣民皆不得使用。因秦始皇名政,下令改正月为端月。

——《中国历史文选参考资料》

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   经过对匈奴、越族的战争后,秦的疆域,“东至海……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在这个广大地区内居住着各族人民,由于统一在一个国家政权之下,相互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增强了,并解除了各民族之间的战争所带来的灾难。秦王朝的建立,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由此开始的政治、经济制度在以后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环节。
(3)根据材料三,概括出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统一的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蕃屏周。

——《左传》

材料二   周王的妾为他生了两个儿子(大哥、二哥),后来妻又为他生了两个儿子(三哥、四哥)。周王临终时,围绕谁继承王位,四子发生了争执……。


材料三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纪》


(1)材料一所述的是我国古代什么政治制度?指出这一制度的目的。
(2)材料二中你认为谁能继承王位?理由是什么?
(3)为解决材料三的问题,秦朝实行什么地方行政制度,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这两种制度的不同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西周初年,统治者对古帝王之后以及夏商王朝宗室后裔的褒封,本质上是原为“西土之人”的周族入主中原后,对三皇五帝以来的古史体系及其文化传统的历史认同与文化认同,强调新兴西周王朝是一脉相袭,直接承继三皇、五帝、夏和商王朝。西周统治者此举意在(     
A.推动区域文化的交流认同B.彰显天下共主的合法地位
C.缓解商代移民的不满情绪D.增强各族的家国一体观念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篇》

材料二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被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时期的什么制度,并概括该制度的核心。
(2)材料二又反映了西周时期的什么制度,并概括该制度的核心。
(3)分析两段材料反映的两种制度的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西周分封,把不同的姓族集团混合派遣到各地建国,移民队伍深入各地统治当地族群,经漫长融合相互了解,逐渐成为地域性的族群,取代了传统的氏族群体。据此可知,分封制度(     
A.削弱了周天子的统治B.强化了异姓的血缘联系
C.为诸侯叛乱埋下隐患D.具有同化异族的潜在功能
9 . 阅读有关华夏文明的发展历程,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文明的政治体制于西周初见成效……但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为“天下政局的两端”。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周秦之间为华夏文明的一大变局,随着宗法制日渐败坏,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随着世代的交替,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王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

——摘编自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材料三   秦汉帝国的建立,是华夏文明之一大变,实现了政治大一统,也推动了族群整合。“国人”本指西周时期列国统治氏族,后扩展为一国民众。泰并天下后,从政治和文化两方面整合“诸夏”,推动六国故民“秦人化”,力图塑造新“秦人”认同。这一举措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其手段过于强硬,最终造成秦帝国的崩溃和新“秦人”认同的瓦解……直到汉武帝出现,其最大的成就就是在前面皇帝的基础上,彻底解决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侵扰问题,致使汉朝民众民族情绪高涨,自我认同得到质的飞跃,从此汉朝国民不再以原先七国属地自称,真正意义上完全以大一统的国名为自我身份认同,凡玉下汉翅国七少所在,皆为大汉臣民。从此汉族就成为了华夏族的代称。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春秋战国的时代背景,简析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转变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凡天下汉朝国土之所在,皆为大汉臣民”的历史意义。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昔武王克商 ,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左传》

材料二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地方行政体制上,废除地方分权的封建制,建立直属于中央的郡、县两级行政区划。郡的长宫是郡守,其副职是郡尉(分管军事),另外还配备郡监(监郡御史)一直属于中央的御史大夫,代表中央监控地方。这些官僚都是由皇帝任免的,概不世袭。县以下设乡、里和亭,皇帝的政令,通过三公九卿,直达于郡、县、乡、亭、里。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政治制度及其实施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始皇在地方行政体制上采取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3)指出材料二中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所推行的措施,并结合所学,说明汉代还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2023-09-2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