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周初建立的分封制度“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候,侯也奈何不得公,一直到士都是如此。”这表明分封制(     
A.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B.森严的等级制度特征
C.权力分散未能形成中央集权D.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2024-03-22更新 | 233次组卷 | 7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外服是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西周实行分封制,外围则主要通过封授王族子弟实行控制。与商相比,西周(       
A.国家治理由松散走向强化B.形成了中央集权的制度
C.社会发展由部落进入国家D.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以下史料共同体现西周时期(     
《左传·桓公二年》“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礼记·礼运》“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
《国语·晋语四》“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
《荀子·礼论篇》“有天下者事七世,有一国者事五世,有五乘之地者事三世,有三乘之地者事二世,持手而食者不得立宗庙。”
A.贵族矛盾尖锐B.实行嫡长子继承制C.等级秩序森严D.具有原始民主遗风
2023-11-3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A9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灭人之国,不绝其祀”是先秦时期一项重要的传统和规则,指灭国之后允许先代贵族保留一定的封地、爵位。武王灭商后,遵循传统,册封周人认定的上迄黄帝、炎帝,下止夏禹、商汤的后裔为诸侯。由此可知(     
A.早期国家祖先崇拜意识淡漠B.殷商残余势力过大难以掌控
C.分封制为西周灭亡埋下隐患D.华夏文明充满人道主义色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有学者描述中国某历史时期的政治特征时指出:“有分治之国,无统一之政,有共治之臣,无专制之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政体以分封制和等级制为基础B.诸侯争霸和割据贯穿始终
C.这一时期始终礼制崩坏社会动荡D.士阶层在改革中开始崛起
2023-11-1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部分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商朝统治之下,商王与周边的方国和部族不一定有血缘关系,但是方国和部族内的居民多是聚族而居,有血缘关系;西周的分封制中,诸侯的主体都与王室有血缘关系,而封国内民众的血缘关系被打破。这一变化说明西周时期(     
A.地缘政治取代了血缘政治B.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政治统治
C.“万邦”时代向早期国家过渡D.最高统治集团实现了权力集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史料记载,周厉王打破王室与诸侯共享的传统,要求诸侯上交山林川泽的所有物产;打破传统的听政程序,禁止国人议论、监督王政。最终,诸侯拒交贡赋,国人暴动,厉王“流于彘”。这反映了(     
A.家天下的局面名存实亡B.传统体制对王权有一定约束
C.分封制已经严重破坏D.民众在政治生活中有重要作用
2023-11-1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中国古代“大一统”]

材料一       周灭商后,疆域扩大,已经是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因而,人们心中遂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大一统思想的初步形成。

——摘编自杨向奎《先秦儒家之一统思想》

材料二       秦朝统治的时间不长,只有短短的十几年,但秦代的制度对于此后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大一统”的理论和实践。在“大一统”理论指导下,秦朝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中央、地方政权组织,确立了中国历代王朝官制的基本格局。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汉承秦制,维护了秦始皇开创的大一统中央集权体制。汉武帝刘彻是秦始皇以来又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的主要贡献在于,把秦始皇创建、汉高祖重建的中央集权体制进一步强化、完善,建立起空前强大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大帝国。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周哪一制度促成作者所说的“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并指出该制度在思想文化领域产生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秦始皇和汉武帝时期“大一统”理论在地方政治上的运用,并分析秦汉开创“大一统”中央集权体制的意义。
2023-11-1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六中学等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蕃屏周。

——《左传》

材料二   周王的妾为他生了两个儿子(大哥、二哥),后来妻又为他生了两个儿子(三哥、四哥)。周王临终时,围绕谁继承王位,四子发生了争执……。


材料三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纪》


(1)材料一所述的是我国古代什么政治制度?指出这一制度的目的。
(2)材料二中你认为谁能继承王位?理由是什么?
(3)为解决材料三的问题,秦朝实行什么地方行政制度,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这两种制度的不同点。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自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晚期以来,黄河中下游静态的部落生活渐被战乱、征服和群体杀戮打破,华夏旧(早期)文明与国家由此产生。

从孕育到成熟,华夏旧文明跨越两千年。和同期的其他古代人类文明一样,它们都属于神权与王权合一、宗教主导的社会。如果一直延续下去,历史将充斥族群壁垒、杀戮与献祭。

但周灭商后,以杀戮和人祭为特色的华夏旧文明戛然而止,取代它的,是周公营造的新华夏文明。周公消灭了旧华夏文明及其相关记忆,打破了族群血缘壁垒,让尘世生活远离宗教和鬼神世界,不再把人类族群的差异看作神创的贵贱之别。这是华夏文明最彻底的一次自我否定与重生。

在三千年前的古人类文明中,只有华夏独自走出了神权的掌控,成为一个“异类”。这是一种过于早熟的世俗文明,一直持续到今日。

——李硕《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


阅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