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恢复国民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20世纪50年代,国家在部署了粮食的统购统销之后,又部署了食用植物油和棉花、棉布的统购统销,相继出台了全国计划收购油料、棉花等物资的决定;同时,城乡开始凭布票供应棉布。当时这些措施
A.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发展工业B.表明“左”倾错误漫延到经济领域
C.促使计划经济体制最终确立D.有利于缓解生活物资的供需矛盾
2 . 建国初期,恢复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不包括
A.没收官僚资本B.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C.合理调整工商业D.在农村掀起合作化高潮
20-21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名校
3 . 下图是1951年凌虚、徐京创作的宣传画《陈永康互助组向全国农民挑战》。陈永康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走互助合作道路,串联了周围几户农民,组建“陈永康互助组”。该作品反映了
A.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本建立B.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全面展开
C.在全国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D.生产关系改造的探索已开始
4 . 1949年5月,刘少奇在天津与资本家座谈中指出“政府要发展国营生产,也要发展私营生产,这就是公私兼顾……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发展生产,并不反对哪样生产发展得多”,“今天在我国资本主义的剥削不但没有罪恶,而且有功劳”,“我国民族资产阶级有功有过,今天是功大于过”。刘少奇的“天津讲话”
A.体现出右倾错误倾向B.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C.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D.严重损害了工人阶级的利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49年4月刘少奇视察天津时说:“工人政治解放,还不能完全不受剥削,不是愿意不愿意,而是做不到。现在是资本家太少,而不是太多。工人的痛苦不是在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在于资本主义的不发展。”刘少奇此语的主要意图在于
A.利用私人资本恢复国民经济B.推动社会主义改造的深入开展
C.循序渐进巩固计划经济体制D.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实现工业化
6 .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出现了以修复为主题的绘画。其中,《修复永定河铁桥》(见下图)即为新中国首届全国美展优秀写生作品。这类绘画反映了当时我国
A.工业落后局面即将发生改变B.主要致力于国民经济的恢复
C.国民经济调整工作稳步实施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1949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只强调和资本家斗争,而不强调联合愿意和我们合作的资本家……这是一种实际上立即消灭资产阶级的倾向”“和党的方针政策是在根本上相违反的”。这一指示有利于当时
A.在经济领域实行公私合营B.接管城市后生产的恢复发展
C.确立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D.对新民主主义政策进行调整
2020-07-08更新 | 11400次组卷 | 88卷引用: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战后,美国农业表面上十分繁荣,各种农产品产量大幅提升,但价格却下跌。为保护国内市场,各国相继开征起新关税。美国的农场主们认为农业遭受的打击最大,因此一直吵闹着要求提高农业关税。为了竞选,从民主党占优势的农村获取更多的选票,在1928年竞选期间胡佛答应要提高农产品的进口关税。大选中共和党人胡佛靠这项承诺赢得了不少本应属于民主党的选票,最终于1929年5月成功入主白宫。信守诺言的胡佛打算兑现他的承诺。1930年,在共和党议员霍利和斯穆特的积极推动下,被经济危机弄得晕头转向的胡佛不顾强烈反对意见,签署了《霍利一斯穆特关税法》。根据这项法案,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从40%升至48%,3200种外国商品(占总数60%)的关税上涨。引发了世界范围的贸易壁垒战。据统计,1928年时世界贸易总额已达到601亿美元,但到1938年仅为246亿美元,缩水超过60%。

——摘编自刘戈《胡佛与〈霍利—斯穆特关税法〉》

材料二   1949年9月,政协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中规定,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实行对外贸易管制,并采取保护贸易政策”。还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在平等和互利的基础上,与各外国政府和人民恢复并发展通商贸易关系。”10月,中央贸易部成立,下设国外贸易司。1950年,国外贸易司分别成立了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国际贸易的贸易公司,以及经营中国茶叶、油脂、蚕丝等特产的国营外贸公司。1953年,设立14个专业进口公司和2个专业运输公司。1956年完成对私营进出口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国营进出口公司完全掌握了中国的对外贸易业务。

——摘编自关嘉麟《转型时期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霍利一斯穆特关税法》出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中美贸易政策的不同影响及启示。
2020-06-15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0届高三仿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9 . 1951年,周恩来在报告中强调兴修水利和兴修铁路是经济工作的着手点。1952年的水利建设投入是国民党政府水利投入最高年的52倍,并且西南、西北地区多条铁路在建和通车。这些经济措施
A.奠定了抗美援朝的胜利B.扭转了西部地区的地位
C.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D.开启了大规模经济建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1952年和1949年相比,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77.5%,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45.1%,农业总产值增长了53.5%,全国职工平均工资提高了70%,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26.4%上升到35.5%。这些成就的取得
A.促使国民经济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B.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
C.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D.表明国家整体经济状况根本好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