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恢复国民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1949年4月到1950年3月,先后发生了四次以大城市为中心的物价上涨风潮。同时,金银、外币的黑市交易活跃,高利拆借等金融投机活动猖獗,严重影响人民币发行和币值稳定。这一时期我国货币金融政策的目标是
A.推进人民币发行和全国币制统一B.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调配物资,打击投机倒把现象D.防止通货膨胀,确保金融稳定
2 . 1951年,周恩来在报告中强调兴修水利和兴修铁路是经济工作的着手点。1952年的水利建设投入是国民党政府水利投入最高年的52倍,并且西南、西北地区多条铁路在建和通车。这些经济措施
A.奠定了抗美援朝的胜利B.扭转了西部地区的地位
C.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D.开启了大规模经济建设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宋政府大力提倡南北方改变传统的耕作制度,要求种植各种作物,“以防水事”。宋太宗时诏令江南、两浙荆湖、岭南诸州,“劝民益种诸谷,民乏粟、麦、泰、豆种者,于淮北州郡给之”,同时要求北方地区“广种杭稻”,而且予以优待,不征收推广新作物农田的租税。在北边,官方专门设有“稻田务”,大力兴建农田水利。宋仁宗时,许州当地人还不会种稻,“张邓公镇许,召襄、汉佃户教种公田”,不久即出现了“压塍霜稻报丰年,镰响枷鸣野日天”的丰收景象。知唐州赵尚宽,大力兴建农田水利,开辟许多水田,使水稻广为普及。诸州多有种植水稻者,齐、沂、徐等州尤为兴盛,鱼稻之饶,多见诸于史章。总的来看,南方的粮食作物比较单纯,没有北方那么丰富。北宋时期,南方推广麦粟不如北方种植水稻的面积大、效果好,这与北方土地五谷皆宜,水利建设大发展和宋朝政府重视发展北方经济有密切的联系。

——摘编自程民生《宋代粮食生产的地域差异》

材料二   对于刚刚成立的新中国而言,首先面临的是如何破解中国与欧美工业化先发国家差距拉大的“后发劣势”问题。但当时的新中国仍处于农业社会,工业只能生产纱、布、火柴、肥皂、面粉等为数甚少的日用生活消费品;1949年,中国主要工业品原煤、原油、钢的产量分别仅为美国的7.34%0.05%和0.22%。新中国成立初期要发展工业却得不到农业、人力资本等方面的支撑。就农业而言,1949年,中国粮食、棉花、油料和糖料的人均产量分别只有208.95公斤0.82公斤4.73公斤和5.23公斤。就人力资本而言,1949年中国人口的文盲率高达80%,而小学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初中阶段的毛入学率分别只有20%和3%,高等院校的在校生只有11.7万人。不仅如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施的封锁、禁运也阻碍着新中国的发展。但新中国却克服了一切困难,仅用了近30年的时间便实现了对“后发劣势陷阱”的成功突破。

——摘编自郑有贵《实行集中力量办大事对后发劣势的成功破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为解决粮食生产地域差异问题所采取的举措,并指出其效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遭遇发展困境的主要原因,并列举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成功突破“后发劣势陷阱”的重要举措。

4 . 从2006年起,我国将彻底免除农业税。2006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实现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这些决策都为我国社会主义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的农业税最早确立于什么时候?
A.夏朝B.春秋战国C.秦朝D.西汉
2.1953年,我国开始通过农业合作化的道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以后,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下列对这两项政策的评述最为准确的是
A.是性质完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B.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C.后者是对前者的否定D.都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3.十一届三中全会全国农村和城市改革的共同点有(     
①改革单一、集中的管理模式     ②分配上克服平均主义
③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④其关键是改变所有制形式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
2020-04-22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以下材料说明一个什么深层次的问题?       
1949年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部类私人经济占全国的比重
工业63%
商业批发67%
零售83%

A.私营工商业的发展事关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
B.中国当时已经具备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
C.资本主义私营工商业对国营经济形成威胁
D.资产阶级掌握强大的经济实力以对抗中共
2020-04-2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土地制度在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清朝统治者入关后,先后出现过三次圈地高潮,几十年间共圈占汉族人田地 224982 顷。以下有关清初圈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B.大量土地集中到满清贵族手中,激化了汉满矛盾
C.促进了农业技术的提高与农田的增加
D.促进了土地经营的规模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18至19世纪,英国议会通过4763件有关圈地的法案,共批准圈占 269万公顷共耕地和公有地。英国此时大规模圈占土地的原因有
① 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市场对谷物、肉类的需求量增加
② 工业革命使城市人口猛增,农产品的需求量扩大
③ 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的使用使农业生产利润的提高
④ 资产阶级为取得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打击贵族地主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D.①②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没收地主的土地,征收祠堂、庙宇、寺院、教堂、学校和团体等在农村的土地,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经过三年时间我国农村
A.实现了互助合作经济B.建立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C.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D.实现了农业集体化
2020-04-2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至1952年,我党共接管官僚企业数量:2400多家银行,2858家工矿企业,还有交通运输招商局系统所属企业和十多家垄断性的内外贸易企业,并将它们逐步改造为国有。这反映了我国
A.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并举B.社会主义改造全面推开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初见成效D.计划经济体制已经确立
8 . 以下统计表反映的是新中国建立前夕官僚资本在中国工业中所占的比重。依据以下表中的统计数据和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转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所产生的影响是
工业资本工矿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钢铁产量发电量有色金属产量石油产量
60%80%90%67%100%100%

A.人民政府基本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B.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C.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D.初步确立了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体系
9 . 1952年,重庆一零一钢铁厂职工给毛泽东写信说:“成渝铁路的钢轨每一根都是我们亲手轧成的,那上面没有一个外国字……我们的工厂两年多来已发生根本变化。生产瘫痪状态早已成为历史陈迹。”这反映了
A.国民经济得到恢复B.“一五”计划的实施
C.“大跃进”的开展D.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10 . 一直到1952年,河北定县都没有一台大型农机具。1955年,定县农民开始使用拖拉机耕地,1958年又开始使用柴油机和电动机灌溉农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B.国家以农业为经济建设中心
C.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D.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
2019-12-04更新 | 1149次组卷 | 30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2020届高三居家学习反馈检测历史试题(A)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