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恢复国民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1年,刘少奇指出,在新中国的国营企业里“再没有阶级对抗和剥削关系存在了”,“实行公私兼顾的方针”,既要“共同努力进行生产”,也要“务必最周密地关心工人群众一切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福利”。中央人民政府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1951年)等法律法规,规定企业工会有“改善工人、职员群众的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的各种设施之责任”。通过吸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解放区)公营企业实行供给制的经验,参考借鉴苏联职工福利制度安排,由企业行政方面拨款(或投资)设立工人食堂、澡堂、理发室、托儿所、小学校、医院等生活福利设施:企业行政方面每月还须拨交工会组织全部职工实际工资(包括货币部分、实物部分与伙食补贴)总额的1.5%作为职工文化教育费,用于建立俱乐部、图书馆等文化福利设施。19491952年,国营企业职工福利事业经过三年的发展,“医院、诊疗所、休养所、托儿所已在相当普遍地设立起来。工人的文化、教育、娱乐设施如俱乐部、工人剧场、电影院、职工夜校、职工子弟学校、工农速成中学等也在逐步增长”。由此,国营企业行政方面与工会共同负责职工福利工作,同时接受上级党政部门的领导和工会组织的监督,国营企业以“包下来”为特征的福利制度框架初步成形。

——黄岑玥《20世纪50年代国营企业职工福利制度的调整与探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建国初国营企业职工福利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评价建国初国营企业职工福利制度。
2 . 据统计,1949年,中国资本主义工业有企业12.3万家;职工164万余人,占全国企业职工总人数的54.6%;生产总值占全部工业总值的63.2%。这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初期
A.民族资产阶级是重要政治力量B.民族资产阶级已掌控国家财权
C.国民经济在当时处于崩溃边缘D.无产阶级在政治上处于不利地位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0年,政务院通过并发布《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关于统一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党派群众团体员额暂行编制草案》《政务院关于统一管理1950年度财政收支的决定》政务院关于统一国家公粮收支、保管、调度的决定》《政务院关于全国仓库物资清理调配的决定》《政务院关于实行国家机关现金管理的决定》《中央金库条例》等,对统一国家财政的主要内容作出了规定,提出了实施办法。与此同时,中共中央要求各级党委在军政、财经各部门工作的党员和非党人员中进行解释,共产党员和各级干部以高度的纪律性,严格执行决定的各项内容,从19503月到6月,仅用了4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基本完成了统一全国财政经济的各项任务。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初期统一全国财政经济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初期统一全国财政经济的意义。
2020-12-2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民校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二)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4 . 1950年3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明确提出:“组织起来与提高技术相结合,应成为今年互助生产的主要方向。”1951年春,山西省长治地区的十个农业合作社先行做了试点。据此可知,山西当时
A.是最早开始农业合作化的试点B.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
C.成立人民公社旨在推广农业技术D.计划经济体制已经确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对农村人民公社的所有制和分配关系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调整,允许社员发展家庭制业和手工业生产;改进商北政策,农村集市贸易有所恢复,有些大中城市出现农贸市场,对于补充城市供应和促进小商品生产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19651978年间,自由市场基本绝述。城乡之间是找不到公开经营粮食、蔬菜、禽蛋和水产品的小商贩的。

——摘编自靳德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练摊”指本钱不多下海摆地摊的行为。20世纪80年代初,“练摊”和“个体户”“倒爷”一样都是贬义词。随着下乡知青陆续返城,社会上出现了大批“待业青年”。他们在路边摆摊出售“大碗茶”,内心十分忐忑,只能偷偷摸摸干。一些农民把人民日报文章剪下来贴到扁担上,作为“合法”的依据,挑着农副产品去赶集。在看重“单位”的年代,练摊实在是走投无路之举,和主流社会格格不入。一帮“闲散人员”组成的练摊族开始倒服装、倒电器,硬是发了,成为改革开放之后第一波“万元户”。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尝到了练摊的甜头,纷纷下海。一些城市也开始建立自由市场吸纳摊贩,发展马路经济。

——摘编自任仲平《亿万人民的共同事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我国个体私营经济的曲折发展历程,并说明20世纪60年代初农村和城市集贸市场得以恢复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90年代“个体户”社会地位的变化,并分析导致变化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50年3月,党中央和政务院决定统一全国财政收入,使国家收入的主要部分集中到中央,用于国家的主要开支。这一决定
A.标志着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B.加速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
C.推动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D.实现了中国经济的独立自主
7 .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出现了以修复为主题的绘画。其中,《修复永定河铁桥》(见下图)即为新中国首届全国美展优秀写生作品。这类绘画反映了当时我国
A.工业落后局面即将发生改变B.主要致力于国民经济的恢复
C.国民经济调整工作稳步实施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材料二   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

材料三   建国初期,人民政府将疏通工农产品流通渠道、开展城乡物资交流作为恢复国民经济的基本措施,打开农村土特产品销路以疏通流通渠道。新中国建立初期农民货币收入和消费品购买力有了较快增长,如下表: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农民购买力增强的原因及其对当时国家建设的意义。
2020-07-1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51年毛泽东在给刘少奇的一封信中说:“合理地调整现在的工商业,切实而妥善地改善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据此可知
A.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成效显著B.我国当时仍在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
C.公有制经济已在中国建立起来D.我国当时社会已经完成工商业改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材料二   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

材料三   建国初期,人民政府将疏通工农产品流通渠道、开展城乡物资交流作为恢复国民经济的基本措施,打开农村土特产品销路以疏通流通渠道。新中国建立初期农民货币收入和消费品购买力有了较快增长,如下表:

年份

1949年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农民净货币收入(亿元)

68.5

87.4

111.4

127.9

农民消费品购买力(亿元)

65.3

80.7

102.1

117.5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农民购买力增强的原因及其对当时国家建设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