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5 道试题
1 . 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是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初制度大多不切实际,要求制度变革的呼声甚高,却无法得以实施。直到武帝时期,才大刀阔斧地推行了制度变革,这是一个事功显赫的时代,也是一个垂范立制的时代,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等重大领域,汉武帝都进行了制度创新和变革。

——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

材料二:唐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图:


材料三: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敕,付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惟是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此实唐代宰相制度之一进步也。

——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制度创新和变革”在政治上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历史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213年咸阳一位商人坐马车来到象郡,用他携带的200枚秦半两钱买了三个象牙、109斤水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记载(   )
A.与史实基本相符B.部分与史实符合
C.不能判断D.与史实不符
3 .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这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B.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2021-10-07更新 | 267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5-2016学年云南楚雄州民族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明初,朱元璋在中央设立通政司,使四方奏疏可不经中书省而上达,后来又命奏事不经过中书省,最后干脆借故废除了中书省,提高了六部官秩职权,又将大都督府散为五军都督府,均直属皇帝。这反映了明初
A.中央集权程度得到提高B.中枢权力出现异化
C.专制统治效能空前加强D.君相矛盾空前激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东汉后期,世家大族日益重视家谱、别录、私传的修撰,“赞贤圣之后,班族类之祖,言氏姓之出”,如《崔氏家传》《李膺家录》等。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A.加强道德修养B.追求政治利益C.辨别大宗小宗D.维护经济特权
2021-09-27更新 | 7842次组卷 | 47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楚雄天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根据材料可知周代分封制
A.完全建立在同姓亲族基础之上B.分封的主要标准是德才兼备
C.异姓诸侯国受到排挤D.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2021-09-15更新 | 305次组卷 | 19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古城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 高一历史
7 . 宪法通过时,“议员们既无热情,也无掌声。在温和的君主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是‘较小的坏事’;而在温和的共和派眼里,这与其设想的宪政计划相去甚远,还需要大力改造”。这说明法国1875年宪法
A.从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之路B.体现出资产阶级斗争的软弱性
C.是主要政治派别相互妥协的产物D.反思了大革命过于激进的缺点
8 . 秦朝统一中国后便征用大量的劳动力建造了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以及阿房宫。秦朝能够完成这一工程是基于
A.社会经济的繁荣B.秦始皇的正确决策
C.工匠水平的高超D.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2021-09-10更新 | 663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2-2013学年云南省楚雄州东兴中学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就材料间的关联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1-09-07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1955年4月,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上的补充发言中说;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的目的“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由此可知,这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B.中印两国代表会谈C.万隆会议D.中美建交谈判会议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