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94 道试题
1 . 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而文明的交流碰撞是世界不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一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应用》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新的着重点对以后几年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

——摘编自费正清、刘广京《创桥中国晚清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三大发明在西方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知识界关注“西学”的重要有何变化?
(3)请结合中国近代史,谈一谈你对“新的着重点对以后几年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这句话的理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罗马人是实事求是的建设者。希腊人是伟大的理论家、崇高的思想方式的创造者;但罗马人和希腊人不同,他们是生活的伟大建设者。他们建成了在民族国家之前的一切形式中最完善的强大的国家,他们创造了法律,用来表现发达的国家生活,同时又把它当作国家生活的工具。

——摘编自(苏联)科瓦略夫《古代罗马史》

材料二   国会得准许新州加入联邦;如无有关各州之州议会及国会之同意,不得於任何州之管辖区域内建立新州;亦不得合并两州或数州、或数州之一部分而成立新州。国会有权处置合众国之属地及其他产业,并制定有关这些属地及产业的一切必要的法规和章则;本宪法中任何条文,不得作有损於合众国或任何一州之权力的解释。

——摘编自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三   任何欧洲国家均可申请成为共同体成员。该国应向理事会提出其申请,而理事会应在与委员会协商,并得到欧洲议会组成成员的绝对多数同意后,经一致同意采取行动。

——摘编自《欧洲共同体法》


(1)依据材料一,指出罗马人与希腊人在建设国家方面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马人是“生活的伟大建设者”的主要理由。
(2)材料二体现了1787年宪法的何种特点?材料二、三所摘自的法律有何不同?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西方法律发展的认识。
2019-01-2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北省张家口市八校联盟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对科举考试限制稍严,宋随唐制;明不再限工商子弟、杂役;清限罢闲官吏、犯罪家族、倡优之家、守孝……科举考试没有年龄限制……科举考试方法主要有帖经、问义、策问、诗赋4种。帖经就是“填空”;问义分墨义和口义;策问从西汉沿袭而来,是有关时事政治的系列问答题;诗赋要求考生当场作诗赋各一篇。唐代以诗赋取士,明清以八股取士。

材料二   八股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固定段落组成,句型、字数都有规定,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为正文,两两对偶,限300字,500字,700字。现代人对八股文的印象不佳,其实八股取士也有合理因素,如评分标准公平一致;指事类策,谈理似论,持律如诗之严,取材有赋之博,能够考查考生的能力。

材料三   科举制度有计划、有步骤、持续地选拔出大批人才,进士科成为高级官僚的来源,许多武举精英成为栋梁。唐宋八大家里有七位进士,一位举人;唐代的房玄龄、王维等,宋代的寇准、范仲淹、沈括、包拯等,元代的施耐庵、刘伯温,明代的于谦、张居正等,清代的林则徐、龚自珍、魏源、李鸿章等人皆考中进士,其中更不乏状元。即便是没有考中进士甚至举人的人,如李白、杜甫、陆游、辛弃疾、罗贯中、关汉卿、海瑞、吴承恩、李时珍、蒲松龄、吴敬梓,也曾是“卧碑中人”。此外,科举制打破朋党之私,强化了中央统治功能,官员都是天子门生,也就减轻了地方力量坐大的情形。

科举以成绩录取,专重才学,广泛、持久而强烈地激发了学子发愤求学的热情;科举生源“学历”资格的限制,也促进了学校的发展。科举造就了庞大的知识分子阶层,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文学艺术的发展与繁荣,教育事业的兴盛与变革,思想观念的转变与传播,都与其活动息息相关。传教士将科举制传至西方,可以说,西方国家早期的文官考试制度,从中国经验借鉴而来。不仅如此,明代安南(古越南)高丽、占城(印度支那古国)之士在本国乡试,准至京会试……

材料四   但科举制度也产生了诸多消极影响,如程式化的考试摧残人们的心智,造成空疏学风,导致所习非所用、所用非所学;科举凌驾学校之上,应试成为学校教育的唯一目的,使教育变成了科举的附庸。科举还产生了舞弊请托之风,考试的保密制度有糊名、誊录、锁院等,糊名是把姓名隐藏,誊录是为防止串通阅卷人的考生在卷纸上做记号,因此重新誊写一份,但又有了“勘磨”一说,是买通誊录者修正卷纸上的错误。有些科举考试中,非成绩因素严重影响取舍,如明代状元兼以貌选,建文二年殿试,嫌王艮其貌不扬,状元换以胡靖;更有以名字奇异、犯讳而被黜者。同时科举还强化了男尊女卑等。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科举制的特点,并分析隋唐时期科举制兴起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八股取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演变的重要转折,众人对八股取士历来褒贬不一,请你就某一观点进行评论。
(3)结合材料三、四,谈一谈你对中国科举制的认识。
2018-12-1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4 . 中美两国作为世界大国,关系错综复杂,相互依靠却又矛盾重重。

材料一   自中美在1844年签订了第一个条约即《望厦条约》以来,中美关系已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发展过程。在这150余年的时间里,中美两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世界也已经今非昔比。……近代以来中国既有被美国侵略的痛苦,也有对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效仿;既有与美国的合作又有与美国的对抗。

——摘自《社会科学》(1996年09期)

材料二   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0年)显得更激烈地敌视北京。美国推行了一项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的政策,其中包括美国在朝鲜、日本、冲绳、台湾、南越、缅甸和泰国等地区保持军事基地。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   20世纪60年代末,国际形势发生剧烈变动。美苏争霸态势改变,陷入越南战争的美国实力有所削弱,苏联开始转守为攻。中国成为独立于美、苏之外的新力量。此时,中国外交机构的正常秩序得以初步恢复。毛泽东看到了美苏联手、南北夹击可能带来的威胁。苏联正通过集结重兵,联络蒙古、印度等从北部、西部和西南部形成对中国的包围圈,而美国则在继续越南战争的同时,与日本、韩国、台湾一起,从东部和东南部威胁中国大陆地区的安全。

——摘自茅文婷《尼克松访华前中美秘密渠道考察》


请回答:
(1)列举史实说明材料一中“近代以来中国既有被美国侵略的痛苦,也有对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效仿;既有与美国的合作又有与美国的对抗。”的观点。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中美关系发展前景的认识。
2020-05-07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4月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国家安全是为各国关注的重大问题,古往今来留下了很多经验教训。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熙曾多次否决修葺长城的奏议,据《清圣祖实录》记载,1691年他说:“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口、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



(1)依据材料一,指出康熙认为的最重要的守国之道是什么?这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什么思想?举例说明康熙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方面做出的贡献。

材料二   “为了使联合王国4000万居民避免内战,我们这些殖民主义政治家应当占领新的领土,来安置过剩的人口,为工厂和矿山出产的商品找到新的销售地区。我常常说,……要是你不希望发生内战,你就应当成为帝国主义者。”

——(英)罗得斯1895年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罗得斯所发言论的背景?这种观点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而落后者是要挨打的……你们愿意让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被人打垮而丧失独立吗?如果你们不愿意.那么你们就应当在最短期间消灭它的落后状况,并且在它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展开真正的布尔什维克的速度。”

——斯大林《论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1931年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强调高速度的原因?前苏联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实现“真正的布尔什维克的速度”?其结果如何?
(4)综合上述材料,谈一谈你对维护国家安全的看法。
6 . 新世纪,国际格局从结构到组成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地缘格局、战略关系和政治关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1)二战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有哪些?

材料二   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合众国”一直是欧洲人魂牵梦绕的向往……2009年11月19日首位“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使欧洲一体化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实现了欧洲历史乃至人类政治文明的一个飞跃。


(2)有人说“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只不过是欧洲政治家所进行的一场政治游戏”,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材料三   我愿意非常明确地表明,我反对给中国共产党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接纳中国共产党进入联合国。

——1960年尼克松发表的谈话

材料四   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7.5亿人民的参加,是不可能有稳定和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

——1971年尼克松的讲话


(3)20世纪70年代与60年代相比,美国对华政策有了怎样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讲话前后美国采取了哪些“主动行动”与中国政府接触?

材料五   针对2003年美国攻打伊拉克一事,有人画了以下两幅漫画:


漫画一:美国2003年攻打伊拉克遭到俄、德、法三国的反对。


漫画二:美国无视联合国的存在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4)请根据材料五的两幅漫画谈一谈你对当今世界局势的认识。
2019-08-1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测试最后一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德斯鸠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重要倡导者。他在《论法的精神》中认为,一个国家的领土、气候、土壤等要素,对于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民族性格、道德面貌、宗教信仰等方面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材料二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之口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

--------马克壵   《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雅典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卓尔不群的雅典》


材料四     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

材料五     罗马法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罗马共和国特设一种审理公职人员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等重大刑事案件的法院,实质上就是陪审法院。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保护人可以替被告发言,反驳控告人提出指控。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
请回答:
(1)请结合材料一观点及所学知识,谈一谈您对“地理环境决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这一问题的认识。
(2)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二中“男人就是城邦”的内涵。
(3)据所学知识,在下表格中填写相应的内容。
时期政治机构地位

伯利克里时代
公民大会
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
民众法庭

(4)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三,指出雅典民主政治对近代西方的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哪些宝贵经验?
(5)据材料四归纳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材料五所述内容演变为今天的哪些法律制度和原则?
2017-11-1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中美两国作为世界大国,关系错综复杂,相互依靠却又矛盾重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中美在1844年签订了第一个条约即《望厦条约》以来,中美关系已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发展过程。在这150余年的时间里,中美两国都发生了朝天覆地的变化,这个世界也已经今非昔比。…近代以来中国既有被美国侵略的痛苦,也有对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效仿既有与美国的合作又有与美国的对抗。

——摘自《社会科学》(1996年09期)

材料二   艾森豪成尔政府(1953—1960年)显得更激烈地敌视北京。美国推行了一项对中国实范军事包国的政策,其中包括美国在朝鲜、日本、冲绳、台湾、南越、缅甸和泰国等地区保持军事基地。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   20世纪60年代末,国际形势发生剧烈变动。美苏争霸态势改变,陷入越南战争的美国实力有所制弱,苏联开始转守为攻。中国成为独立于美、苏之外的新力量。此时,中国外交机构的正常秩序得以初步恢复。毛泽东看到了美苏联手、南北夹击可能带来的威胁。苏联正通过集结重兵,联络蒙古、印度等从北部、西部和西南部形成对中国的包围圈,而美国则在继续越南战争的同时,与日本、韩国、台湾一起,从东部和东南部威胁中国大陆地区的安全。

——摘自茅文婷《尼克松访华前中关秘密渠道考察》


请回答
(1)列举史实说明材料一中“近代以来中国既有被美国侵略的痛苦,也有对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效仿;既有与美国的合作又有与美国的对抗。”的观点。
(2)据材料二概括美国的对华政策,当时中国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方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中美关系的改善给中因带来怎样的影响?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中美关系发展前景的认识。
2019-06-29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终考试历史试题
9 . 古代中国地方管理几经调整变化,于今有重要借鉴意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封邦建国”虽然以姬姓贵族为主,但是为了稳定大局,也分封一些异姓贵族……姬姓诸侯国的封国沿着殷周交通路线分布,大体与黄河流域主要农业生产区相吻合。异姓诸侯国封地集中在边远地区,控制东、北、南三方的戎狄蛮夷部落。周朝也分封了一些旁系姬姓贵族到较远地区,深入到原来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扩大中原文化的影响。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秦统一后对地方制度作了调整……从西汉建立到西汉末年,郡级政区总数增加到一百零三,统辖一千五百八十七个县级政区,平均每个郡的管理幅度为十五个县,也算适宜。但对中央政府而言,直接管理一百多个郡,幅度确实太大了。因此汉武帝在地方郡级政区设立了十三个刺史部,每部设刺史一人,检查地方长官的行为,但不管理地方行政事务。一直到东汉末年,规模巨大的黄巾起义席卷了整个北部中国,已非一群小小的郡太守所能镇压,朝廷才不得不改部为州,改刺史为州牧,授予兵权、财权和政权。这样一来,州就成了郡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两级行政区于是转化为三级制。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西周时期加强地方管理的措施并概括其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措施在当时产生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朝在地方管理上的调整及与前代相比最主要的差别:据材料二指出东汉改年地方制度的调整及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一谈你对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认识。

10 . 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150周年,某校历史研究小组同学开展了一系列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帮助他们回答问题。

(1)孙中山先生在《国事遗嘱》中说:“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请你把孙中山先生一生的重大活动按时间先后编制成大事年表。

(2)以下是该小组同学搜集到的辛亥革命时期的图片。请分析该法律条文的内容以及颁布的历史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4)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职责。据此谈一谈我们今天纪念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什么现实意义?作为当今中学生,你认为应该从孙中山先生身上学习哪些优秀品质?

2018-11-1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油田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