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1 道试题
1 . 党的标语、口号是党公开树立起来的一面旗帜,是党用以唤起民众、鼓舞斗志、指引航程的政治号角。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924-1927年“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巩固革命联合战线”。
1927-1937年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建立工农兵苏维埃政权”;“打土豪,分田地”;“工农武装割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7-1945年“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为人民服务”。
1945-1949年“反对内战,争取和平”;“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将革命进行到底”;“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整理自厉有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标语口号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角色分析》
根据上述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表述清晰,史论结合。)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费孝通先生在梳理了中国历史上各个民族变迁的脉络后,又界定了各个民族所具有的共性和差异,进而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观点。其内容主要为:首先,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统一体。中华民族是在漫漫历史长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包括汉族和其他各少数民族在内的56个民族的统一体,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在我国各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由于频繁的民族迁徙、屯田、移民、战争、通婚以及地理条件的差异、生态环境的变迁和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往等多种因素,形成了我国各民族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融洽的民族关系。其次,承认中华民族的多元性。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里,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渊源,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等民族特征,显示出多元性质。在中华民族统一体的内部,应当承认各民族部分的特殊性,并以此来实现民族平等和团结。

——整理自费孝通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 “Tanner 演讲”上的讲话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费孝通先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观点的认识。
2021-11-16更新 | 563次组卷 | 11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2届高三零诊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纵观党的一百年奋斗历程,不同历史阶段形成的精神内涵不同,但实质归一,具有完整的共生特质。中国精神不是单一的某一种精神,而是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不断加强对精神生产和精神指引的领导,逐步建构起的一个具有整体架构的中国精神谱系


——摘编自邹绍清《论中国共产党构筑中国精神谱系的百年历程与基本经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所体现的中国精神谱系中的一种“共生特质”,并予以阐释。(要求:“共生特质”表述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1-11-06更新 | 196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2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老子》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

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诸葛亮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

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

——习近平


以上名句蕴含着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深度思考,请你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拟定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论述充分)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部分中外历史事件简表

时间事件时间事件
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47杜鲁门主义出台
1911辛亥革命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17俄国十月革命1972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79《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1931九一八事变1991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942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同日军作战1994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021-11-01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史记》中记载着关于秦朝建立后,在制度建设方面出现了如下两种不同观点:博士淳于越认为:商周历经千年,大封宗室子弟和功臣作为王室的藩篱。现在陛下坐拥海内,然而宗室子弟却沦为匹夫,若有犯上之臣出现,陛下便没有了依托。此外,不遵守古制而能长久者,这是从来也没听说过的。

廷尉李斯认为:西周虽然大封宗室,然而他们的后代却关系疏远,以至于相互攻击如仇儺,诸侯之间更是相互征伐。现在陛下实现统一,大兴郡县,对宋室子弟和功臣们用赋税予以赏赐,这样也能够轻易地控制他们。让天下人不怀有二心才是治国之略,分封诸侯只会给国家带来纷乱。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这两种不同的观点,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民主的范围和民主权利的真实性是民主制度的两个要素,由于国情的不同,各国人民争取和发展民主的道路以及实行的制度是不同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民主政治”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论证合理。)
2021-10-19更新 | 156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北碚区朝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科举考试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最重要的选官制度。阅读材料:

材料   下表内容摘编自张希清《中国科举考试度》

目录内容摘编
第一章科举考试制度创立科举制度究竟创立于何时?历来颇有争议。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对科举制创立的标准存在着分歧。
第二章考试科目隋代贡举科目大概有秀才、进士、俊士、明经四科。唐太宗之后,又有很大发展。唐式则天前后,增加了五经、三经及学究一经。
第三章应举人贵格宋代工商杂类、曾犯刑责,不孝不悌、为害乡里等不得应举,元、明、清具有“倡优之家不许应试”的规定。
第四章考试方法宋代采取封弥制,亦称糊名法,是将试卷上的举人姓名、年甲、三代、乡贯等密封或去掉,代之以字号,以防考试官在评定试卷时徇私作弊的种制度
第八章科举考试制度度除八股取士,使天下消磨岁月于无用之地,堕坏志节于冥昧之中,长人虚骄,昏人神智,上不足以辅国家,下不足以资事蓄。1905年,科举考试制度最终被废除。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科举考试制度体系泡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晚清时期,一些中国人或奉使出访,或到外国求学游历。舟车所经、采风问俗,写下许多竹枝词。《观自得斋丛书》载有《伦敦竹枝词》一百首,署名局中门外汉,跋语署年为光绪甲申年秋九月,是其中的代表。

《伦敦竹枝词》摘选八首

十丈街衢百尺楼,并无城郭巩金瓯。但知地上繁华甚,更有飞车地底游。(注:市无墙郭,城设地铁。)
五十年前一美人,居然在位号魁阴。教堂高坐称朝贺,赢得编氓跪唪经。(注:维多利亚在位五十年庆典盛况。魁阴即queen,女王。唪,高声念诵。)
古来印度号西天,佛法于今亦可怜。惭愧称王数十载,尚叨女主赐华筵。(注:印度殖民地部落王来贺。)
黄雾弥漫杂黑烟,满城难得见青天。最怜九月重阳后,一直昏昏到过年。(注:雾都伦敦。)
国政全凭议院施,君主行事不便宜。党分公保相攻击,绝似纷争蜀洛时。(注:英政。蜀洛指北宋蜀党、洛党之争。)
握手相逢姑莫林,喃喃私语怕人听。订期后会郎休误,临别开司剧有声。(注:见面礼和告别礼,姑莫林即goodmorning,开司即kiss。)
十八娇娃赴会忙,谈心偏觅少年郎。自家原有终身计,何必高堂作主张。(注:婚姻自主。)
堪笑今人爱出洋,出洋最易变心肠。未知防海筹边策,且效高冠短褐装。(注:出洋有感。)

请从一首或多首竹枝词中提取相关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1-10-11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世纪初,清朝统治者在欧风美雨和坚船利炮的冲击之下已风雨飘摇,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也穷途末路。为了推广新学、兴办学堂,清政府不得不于1905年废止科举制。随后,八股科举被看作是和鸦片、缠足等同等落后丑恶的东西,为人们所唾弃。在中国人多对科举加以批评的20世纪20年代,早年便出洋且长期接受西方教育的孙中山说出的话石破天惊:“现在欧美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中国学过去的。所以,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中最古最好的制度。”

——摘编自刘海峰《科举制时西方考试制度影响新探》


根据材料,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鲜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