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1 . 亚里士多德写道:“(斯巴达的)君主们……在臣民中享有应有的荣誉,贵族们乐于在长老院中有一席之地,平民则安于监察制,所有人都有入选的机会。”以上材料表明斯巴达的政治制度(     
A.包含一定程度民主因素B.君主的权力正逐渐下降
C.长老院被平民阶层掌控D.优于雅典城邦的民主制
2 . 中国领导人参加了历次二十国集团峰会,与各国领导人一起推动了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之间的合作以及国际金融的稳定与发展。这体现中国(     
A.践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保障革命成果B.联合第三世界国家反对西方资本主义霸权
C.“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D.积极促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
2023-01-04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地方选人权。220 年,魏王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人士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九品中正制形成之初(     
A.维护官位世袭制B.标志选官制成熟
C.加强了中央集权D.提高了官员素质
2023-01-04更新 | 238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土地革命期间,苏维埃政权组织了声势浩大的选举运动,吸引工农群众参加城乡代表会议和地方苏维埃政府工作,还没收土豪劣绅的土地,分配给贫苦农民,对于老弱残废以及孤寡无依的人,实行社会救济。对这些措施解读不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巩固红色政权                                        ②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③积累了民主政治经验                                        ④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性质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整顿吏治、维护中央集权的重要方式。以下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监察情况,按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谏院“往往分行御史之职”
②“部刺史奉使典州,督察郡国,吏民安宁”
③“分为十道巡察使,二周年一替,以廉按州部”
④六科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察六部”
A.②③①④B.①②④③C.③①④②D.④③②①
6 . 李雅书在《古代罗马史》中谈道:15、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到19世纪初,则更出现了以罗马法为基础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法典》。由此可见,罗马法(     
A.为资本主义规范了社会秩序B.推动了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
C.为资本主义立法提供了范本D.保障了西欧社会资本原始积累
2022-11-26更新 | 309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美术经典中的党史”是热播的电视节目。节目中介绍过的四幅油画如下,按其反映的革命活动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启航(南湖红船)                            ②地道战                    ③遵义会议                                ④百万雄师下江南
A.①③②④B.②①④③C.③④①②D.④③②①
2022-11-23更新 | 34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2022年高二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8 . 晚清时期,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社会各阶层为寻求国家出路进行了探索。以下时间轴展示了其中的四件大事,方框处应填入(     
A.虎门销烟B.左宗棠收复新疆
C.义和团运动D.武昌起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如图为民国六年,大总统黎元洪签署的委任何应钦为贵州某地军事长官的委任状,后有时任总理段祺瑞的签字。这一委任状可以说明,当时政府(     
A.积极筹划国民革命运动B.名义上仍实行责任内阁制
C.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冲击D.派系斗争得到有效缓解
10 .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参加会盟的有齐、鲁、宋、卫、郑、许、曹等国的国君,周襄王也派代表参加。此后,晋国、楚国都组织过类似的会盟。这说明(     
A.宗法制完全崩溃B.会盟能消除战争
C.周王依附齐桓公D.分封制逐渐瓦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