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1 道试题
1 . 图1和图2分别是唐代“十道”分布图和“十五道”分布图。对比两图,其中的变化反映(     
A.中央对地方监察力度不断增强B.地方行政区划日益细化
C.江南地区社会经济已超过北方D.藩镇割据开始形成
2023-10-11更新 | 226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北省麻城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1787年美国宪法颁布后,总统在任命法官后便基本失去了对该法官的控制能力,法官对具体案件的处理也没有总统等非司法官员过问。只要没有违法行为,任何法官都不必担心国会会弹劾自己。据此可知,美国(     
A.明确制定分权制衡机制B.司法机构权力大于行政权力
C.司法独立得到法律认可D.立法机构无法影响司法机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仁宗曾说:“措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若自朕出,皆是则可,有一不然,难以遽改。不若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行之而天下不以为便,则台谏公言其失,改之为易。”该言论突出反映了宋代(     
A.监察机构的多元化B.相权与君权的相互抗衡
C.削弱地方割据势力D.君主专制下的理性精神
2023-02-16更新 | 172次组卷 | 25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宋仁宗嘉祐二年,贡举各科录取899人,进士有388人,其中有唐宋八大家中的苏轼、苏辙和曾巩,理学大家张载、程颢,还包括王安石变法的核心人物吕惠卿、章惇等人。这说明科举制(       
A.有利于人才选拔B.扩大了统治基础
C.推动了思想发展D.促进了文学进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12年颁布的《临时约法》是中国宪政史上的里程碑,但却为后人诟病。"因人设法"的做法根本上违背了宪政本意,对此后北洋军阀视宪法为儿戏起到了不好的示例作用。这种评价主要基于《临时约法》(     
A.最终成为一纸空文B.明显的限袁倾向
C.缺乏明确反帝要求D.强烈的排满色彩
2023-01-07更新 | 123次组卷 | 80卷引用:湖北省宜昌英杰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9月起点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揭帖”原为明仁宗即位后特许近臣密陈朝政得失的公文,后演变为内阁专享的密奏文书,故称“密揭”。明代中后期,密掲成为内阁与皇帝沟通的主要方式, 内容包括商榷票拟、随事指陈和承谕答对,直接影响着最高决策的形成。这一变化反映了明代(     
A.行政决策严密化倾向B.中央决策制度的成熟
C.内阁参政程度的提高D.内阁职权范围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古罗马共和国早期的教育强调孩子对法律和公共生活的熟悉。据记载,儿子会在法庭集会时跟父亲去听公共辩论;若父亲是议员,则儿子可以跟父亲前往元老院,坐在大门旁边见习。这说明古罗马(     
A.教育过程重视经验的积累B.强调家庭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C.重视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D.已经构建起完整的法律体系
2023-01-04更新 | 200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八县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康熙五十一年,清政府正式确立分省取士制度:“朕计省之大小,人之多寡,按省酌定取中进士额数。”之后,清朝科举考试的资格从童生试到正式的乡试、会试都实行了分省取士制度。清朝分省取士制度(     
A.有助于各地人才分布趋于平衡B.确保了科举考试的公平与公正
C.意在维护满族官僚的优势地位D.导致地区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01年,清政府谕令自1902年起各省科举要考试能够解说四书五经和论述中国历史、政治及西学政治、艺学的“策论”,废除八股文章;将各省、府、州县的书院改设大、中、小学堂,学生毕业后可以取得功名;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毕业后分别赏给进士、举人出身。这反映了当时(     
A.教育近代化开始起步B.“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方针
C.科举制度宣告终结D.中国教育呈现新旧并存的发展特征
2022-12-23更新 | 217次组卷 | 62卷引用:湖北省云学新高考联盟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3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根据对《人民日报》上相关词汇使用频率的计量分析,1950年至1952年之间,“帝国主义”的词汇使用频率明显下降,“和平共处”的使用频率从1953到1956年之间出现了迅速增长的趋势。这一变化从侧面说明当时(     
A.“一边倒”方针被废止B.中美关系逐渐走向缓和
C.中国外交环境有所改善D.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