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秦灭六国,……此乃古代贵族封建势力之逐步崩溃,……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促使封建势力崩溃到平民政权创立转变的关键是(  )
A.三公九卿制的建立B.郡县制的推行C.刺史制的建立D.科举制的建立
2023-09-18更新 | 890次组卷 | 40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     三省六部制是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唐代中书、门下、尚书三省职权的分配如下:中书省主管命令的拟定,经过画敕成为皇帝的命令后再送达门下省。门下省对每一道命令都有副署权,如果门下省不同意副署,中书省的命令就不能下达。诏书经过门下审核以后,送到尚书省执行。尚书省是最高权力执行机关,总揽六部。这样,在最高决策权和最高行政权之间形成了一种较为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

——摘编自王小甫等《创新与再造——隋唐至明中叶的政治文明》

材料三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权利法案》

材料四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
(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简单介绍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运作程序,并分析这一制度的主要优点。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政治制度?它在政治文明史上有何重大影响?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中国极具特色的三项民主政治制度。
2023-02-07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历史试题(合格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2014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15周年纪念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肯定回归15年来取得的成就。澳门成功回归得益于(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一国两制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023-02-0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历史试题(合格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帕尔默指出:“在1991年,一场几乎是不流血的革命在世界共产主义的心脏发生了,毁灭了1917年十月革命的成果。”这里所指的是(     
A.苏联解体B.北约东扩C.东欧剧变D.两德统一
2023-02-06更新 | 183次组卷 | 15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历史试题(合格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年10月)

材料二 下表所示为1952年和1956年我国国民收入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对比表。

年份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19.1%1.5%0.7%71.8%6.9%
1956年32.2%53.4%7.3%7.1%接近于零

——张岂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历史新编》

材料三 全会公报提出:现在我们要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实践经验,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的经济措施,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认真的改革,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的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

——郑谦、庞松《中华人民共和国通史》(第四卷)

材料四 中国有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是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一大幸事。只要我们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革命史,就不难发现,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就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奇事”典型,并说明中国共产党正在探索怎样的革命道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变化的历史意义并分析导致变化的政策因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会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判断这是哪一次重要会议并分析它的深远影响。
(4)据材料四,指出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中得出的重要认识,并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重要史实加以说明。
2022-12-19更新 | 245次组卷 | 15卷引用:海南省文昌市文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传说中“虎啸能生飓风”。下图是后母戊鼎的耳廓纹饰——虎噬人头纹,以表达商王与虎通灵,彰显权威,威吓民众。虎纹在西周的兵器、礼器中题广泛存在。这种文化现象可以佐证商周时期(     
A.礼乐制度下等级森严B.已经形成了专制王权
C.王权借助于神权力量D.血缘奠定政治的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公元220年,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在地方设立中正官代替乡里评议考察人才。中正由当地出身的朝官中“德充才盛”者担任,负责将本地士人状况考评定级,以供吏部选官参考。曹丕推行的政策(     
A.打破贵族政治特权B.阻断世家子弟进入仕途
C.带有中央集权倾向D.完善吏部考核官员程序
2022-11-26更新 | 769次组卷 | 32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嘉勋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为20世纪初的中国,科举制的废除前后出现了如下几种论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论述

出处

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

袁世凯等《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1905年)

1905年10月15日下诏停止科考,士心散涣,有子弟者皆不作读书想,别图他业,以使子弟为之,世变至此,殊可畏惧。1918年8月29日自科考既停以后,改设学堂,几入校读书者,均称学生,所读者,皆教科书,至十三经,全行废除,禁止不读,最重洋文洋字虽无秦始皇而较焚书坑儒尤甚……刘大鹏(清末民国时期山西的一位乡绅)著《退想斋日记》
针对材料的几种论述,你怎样理解“科举制到底该不该废除”这一历史问题。(要求史实准确,逻辑严谨。)
9 . 有人这样评价中国近代某个文件:……是在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取得胜利而又迅速丧失政权的历史条件下制定的;……内容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意志,但又缺乏足以付诸实现的种种保证;它堂而皇之悬为国典,但从它公布的第一天起就不断遭到袁世凯的践踏,并最后被废弃。有关该文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在中国的诞生
B.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C.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D.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下图为秦统一后设置的广阳郡,治蓟县等地。下列关于广阳郡表述正确的是(   
A.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命,可以世袭B.隶属中央垂直管理
C.直接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D.蓟县是广阳郡郡守的封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