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3 道试题
1 . 下图为1861年某思想家提出的主张。与洋务派相比,其主张的特色在于(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中国)人无弃材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
A.完整阐述了“中体西用”的内涵B.充分认识到了中国伦理纲常的价值
C.冲击了顽固派对中国传统的坚守D.超越了洋务派富国强兵之术的阐释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礼记•大学》

《汉书•循吏传》载,西汉元帝时,南阳郡太守召信臣,“其治视民如子”,劝民农桑,去末归本,为政勤勉有计谋,“好为民兴利”,尽力使百姓富起来。他亲自指导农耕,常出入于田间,住宿在民家,很少有安闲的时候。“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吏民亲爱信臣,尊他为“召父”。《后汉书•杜诗传》载,杜诗,担任郡功曹(官名)时,爱民如子,事事替百姓作主,由是全郡百姓家家粮丰衣足。百姓拿他与以前的召信臣相比,说“前有召父,后有杜母”。南阳人为纪念这两位太守,修建了一座“二信守祠”,俗称“父母祠”。“父母官”一词由此而来,成为百姓对廉洁奉公、关怀百姓、造福一方的地方的敬称。

——据《汉书》《后汉书》整理


解读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拟定一个关于材料的论题,并就所述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准确概括材料,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3-05-19更新 | 85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东省莒南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训练(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02年,梁启超发表了《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在书中,他指出中国传统小说是“中国群治腐败之总根源”;“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必新小说”。据此可知,梁启超旨在(     
A.批判传统文化B.推行维新变法
C.发起文学革命D.推动社会改良
2023-02-22更新 | 200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以下内容出自战国秦简《为吏之道》。这反映了(     
凡为吏之道,必精洁正直……安静毋苛,审当赏罚,严刚毋暴……宽容忠信,和平毋怨……慈下勿陵,敬上勿犯,听谏勿塞。……君鬼臣忠,父慈子孝,政之本也。
A.官员个人素质的提升B.儒学统治地位的巩固
C.秦国治国理念的转变D.不同政治思想的融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世纪中期,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文中提出了人类不平等起源于私有制的理论,伏尔泰却称其理论是“鼓励盗窃、抢劫的穷光蛋哲学”。二者分歧的实质是(     
A.是否反封建B.私有制的存废
C.社会改造方案的差异D.阶级属性的对立
2023-02-10更新 | 83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6 . 鸦片战争期间,魏源曾评价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以区区义兵,围夷酋,斩夷帅,歼夷兵⋯⋯孰谓我兵陆战之不如夷者?”这一评价体现出(     
A.官民关系的改善B.中国民众力量的强大
C.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践行D.魏源对西方认知的转变
2023-02-10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7 . 清初思想家唐甄曾说:车是载物用的,舟是渡河用的,圣贤的出现在于救民于水火。如果车不能载物,就不如无车;舟不能涉水,而不如无舟;圣贤不能救民,则不如无贤。这一言论旨在(     
A.鼓励人民革新生产工具B.树立经世致用的学风
C.继承发扬荀子儒家思想D.对民众进行道德教化
2023-02-10更新 | 191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中国今日欲解决此至危险之问题,惟有奖励资本家使举其所贮蓄者结合焉,而采百余年来西人所发明之新生产方法,以从事于生产,国家则珍惜而保护之,使其事业可以发达,以与外抗……自今已往,我国若无大资本家出现,则将有他国之大资本家入而代之。而彼大资本家既占势力以后,则凡无资本或有资本而不大者,只能宛转瘦死于其脚下,而永无苏生之一日……吾以为策中国今日经济界之前途,当以奖励资本家为第一义,而以保护劳动者为第二义。

——梁启超《杂答某报》,《新民丛报》第86号,1906年

材料二   不必奖励资本家,不必望过重绝大之资本家出现,惟以国家为大地主,即以国家为大资本家,其足以造福种种于全体国民者不待言,而于国中有经营大事业之能力亦其一也……奖励国内资本家,以抵制外资输入,其结果不能抵制,而徒生社会贫富阶级者,梁氏之政策也。以中国国家为大地主大资本家,即外资输入有利无损者,吾人所持之政策也。

——胡汉民《告非难民生主义者》,《民报》第12号,1907年

材料三   我们要胜利,一定还要做很多的工作。领导农民的土地斗争,分土地给农民;提高农民的劳动热情,增加农业生产;保障工人的利益;建立合作社;发展对外贸易;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

——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1934年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谈谈你对以上三种民生与经济问题观点的认识。
2023-01-16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指出,“中世纪的人们只是将自己视为一个种族、民族、团体、家庭或群体中的一员,他们只有通过这些宽泛的范畴来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文艺复兴使得“对国家以及此世的一切事物进行客观的对待和考量成为可能。同时,主观方面也被给予相应的强调而凸显出来”。据此判断,他认为文艺复兴(     
A.继承了中世纪文化传统B.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C.打破了天主教精神禁锢D.促进了民众的个体觉醒
2023-01-16更新 | 36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线上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孔子曰:“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吾求其德而已,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者也。君子德行焉,求福,故祭祀而寡也;仁义焉,求吉,故卜筮而希也。祝巫卜筮其后(放在次要位置)乎!”由此可知,孔子(     
A.追求中庸境界B.注重克己复礼C.反对进行卜筮D.关注现实生活
2023-01-16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线上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