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5 道试题
1 . 据统计,整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颁布了多达300余部的禁奢法令,这股禁奢立法的势头延续到了18世纪,对意大利近代消费社会的形成以及现代国家政府决策行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大规模禁奢立法的主要原因是(     
A.人文思想引发统治者恐慌B.适应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C.政府社会管理的职责所在D.引导人们正常的消费习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近代欧洲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出现了“许多金匠、石匠、木匠和其他那些可怜的工资劳动者一夜之间都变成了优秀的神学家”的社会现象。这场运动是(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科学革命D.启蒙运动
3 . 观天是人类文明的一大标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在天文观测的过程中,注意到季节的规律性变化。古巴比伦人将一年划分为12个月,共360天,确定了冬至、夏至、春分及秋分。古埃及人把一年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共12个月,每月30天。为了使太阳运行和尼罗河泛滥吻合,他们在第12月月末加上5天。在古印度,一年曾被划分成雨季、冬季、夏季,共12个月。中国商代的历法已经有平闰年之分,平年12个月,闰年13个月。古希腊人对古埃及的历法进行修正,在每4年后加上一天,从而产生了儒略历。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历史上人们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天气变化的过程并尝试预测天气。上古时期,人们用占卜预测气象,殷商时期的甲骨卜辞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天气预报”。后来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人们反复总结形成了具有一定可信度的气象常识,如“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谚语。1856年,法国政府建立起气象观测网,并将观测资料集中起来进行分析,绘制天气图,率先开始了天气预报业务。1950年代末,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显著提升。1973年,在英国成立了由30余个国家支持的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它以.提供10天准确的全球中期天气预报和6个月的季节预报而闻名世界。

——摘编自夏洪星《漫谈天气预报》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天文观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人类气象预测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北宋时期,程颢、程颐兄弟借“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出自《荀子·天论》来说明个人的行为好.坏无法影响“天理”的变化。他们还强调:“人伦者,天理也。”他们的相关理论(     
A.为皇权专制提供了辩护B.复兴了先秦时期的儒学
C.有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D.旨在强化封建伦理教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扫盲教育始于清末。为应对列强入侵与民主革命浪潮,清政府1908年公布简易识字学塾计划,1909年颁布《简易识字学塾章程》,遂由京师逐渐推行各省,招收年长失学和贫家子弟无力就学者,学习国文、国民道德、算术、习字、体操五门课程,免收学费,书籍用具由学校提供。我国第二次由政府规定的扫盲教育是1929年国民政府颁布的《民众学校办法大纲》,设有识字、三民主义、常识、珠算或笔算、乐歌。抗战期间,国民政府颁布《修正民众学校规程》,赋予民众学校新使命,同时在《国民教育实施纲领》中将教育与实业、生活切实相连,并颁布《国民学校和中心学校办理社会教育要点》,进一步推动扫盲教育。此外,民间扫盲教育也有所发展,如陶行知的乡村工学团。另外,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也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扫盲教育。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初,文盲占总人口的80%以上。为使广大工农群众摆脱愚昧、当家作主,扫盲成为新中国的一项重要工作。1949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拉开新中国扫盲事业的序幕。过渡时期,国家大力开展工农识字运动,普遍推广“速成识字法”,并不断在农村、机关干部、工厂、矿山、企业职工中加强扫盲教育。约十年的扫盲教育,使我国青壮年文盲降低了37%,依靠群众、基层组织和社会力量举办各种形式的、以识字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技术扫盲教育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扫盲教育由以扫盲为主,到初步建立起由扫盲、初等、中等到大专的工农教育体系。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刘立德等著《新中国扫盲教育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近代扫盲教育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新中国深入开展扫盲教育的历史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顾炎武在《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中说: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不谓不知本矣。文中的意思是
A.孔孟之道是儒学的根本B.四书、五经是儒学的根本
C.《论语》是儒学的根本D.提倡经世致用的思想
2022-05-20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晚明时期心学的泰州学派者重视平民教育,“以化俗为任,随机指点农工商贾,从之游者千余。秋成农隙,则聚徒谈学,一村既毕,又之一村,前歌后答,弦诵之声,洋洋然也。”该学派及其后学无论是社会教育活动的形式、内容,还是个人的人格魅力,对于晚明社会大众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无怪乎每每讲学之时,从之游者动辄数百上千。泰州学派的做法
A.发展了先秦儒学优良传统B.冲击了八股取士风气
C.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D.动摇了程朱理学官方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如图中的宋代蹴鞠纹青铜镜描绘了男女四人共同蹴鞠游戏的场景。浮雕靠左侧部分,有一个高髻女子正在踢球,靠右侧部分,有一个头戴幞头的男子全神贯注的盯着球,仿佛正在防守,此外还有两人在旁观看。该作品体现了

A.尚武好勇的时代风貌B.追求意境的美术风格
C.充满活力的社会风情D.追求解放的思想观念
9 . 伏尔泰声称《牛顿哲学原理》是为平民阶层设计的,他通过说故事的形式来阐发牛顿思想,“苹果从天上掉下来”的典故就出自伏尔泰手笔。伏尔泰此举旨在
A.说明牛顿科学思想的通俗性B.揭示牛顿科学思想的正确性
C.启发平民去探寻科学的奥秘D.借用科学理论推动思想解放
2022-03-14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光绪皇帝在《明定国是诏》中说:“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以下对材料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A.表现了反对维新变法的政治倾向B.说明了维新变法一定程度的局限
C.强调了西学对时弊的纠偏与补正D.反映了清廷权力结构的不断变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