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义和团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1 .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这样评论义和团:“义和团事件明显是由反动的满族朝廷、顽固的保守派官僚和士绅,以及无知和迷信民众的联合力量所推动的。这种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怒的爆发是愚蠢的、非理性的,但也不能忽视其中所固有的爱国主义成分。”对此评论理解准确的是
①作者对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分析符合史实
②作者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全民族广泛参与的群众运动
③作者对义和团的评价具有辩证性
④反映了作者对义和团运动完全赞同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 . 下图是德国人创作的漫画,其创作的背景是基于
A.甲午战争B.戊戌变法C.义和团运动D.清末新政
2019-08-23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16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结论
1“修昔底德陷阱”一直被西方认为是国际关系的“铁律”。它由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提出,即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大国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
2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是中国“文革”时候,与此同时,美国发生了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先从学生运动开始,后来变成全民运动,搞得轰轰烈烈。美国的群众运动有一个大的背景,冷战延续到那个时候,大家有些厌倦。如果不认同冷战中一切以“共产主义威胁”为借口,那么打越南是没有道理的。这场运动与以前不同,与经济诉求没有关系。中国的“文革”跟美国的群众运动是一致的。
3但丁反对中世纪的“教会至上论”,他在《神曲》里写道:“宝剑和十字架都拿在一个人的手里……今日罗马教会,把两种权力都抱在一起,跌入泥塘里去了,她自己和她所抱着的都弄污秽了!”但丁是近代早期反对宗教的人文主义者。
4对于义和团运动中“挖铁路”行为,张海鹏教授说:“为反抗西摩尔联军乘火车进京,大规模破坏铁路,完全是作战手段。”而袁伟时教授却说:“义和团毁电线、拆铁路、烧洋货……凡沾点洋气的物和人,必彻底消灭而后快。即使义和团真的立下了“扶清灭洋”的伟大功勋,也不能回避它的这些反文明、反人类的错误。”义和团运动扑朔迷离,难以洞察真相。

通过解读材料推导结论是历史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表中对四组材料的推论均有不当之处,请选择其中一组,结合所学史实说明结论的不当之处,并从解读材料方法的角度,简析“不当之处”产生的主要原因。

4 . 就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发生的背景来看,二者最大的不同
A.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的关系不同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
C.民族危机的程度不同
D.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同
2018-02-2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将大笔军费和巨额赔款全部转嫁给劳动人民。由于五口通商,外国的工业产品涌进中国,排斥了中国传统的家庭副业和手工业,使东南沿地区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失去生计。同时,地主加紧了对农民的盘剥,土地兼并更为严重。1846-1850年,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各省都遭到严重的水旱灾害,广大农民家破人亡,陷入绝境。经过积极的酝酿和准备,1850年春夏问,洪秀全发布金田“团营今”。18511月1日,洪秀全在金田宣布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

——摘编自李侃《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加紧了对华政治、经济、文化的侵略,特别是中日甲李战后,帝国主向中国大量输出资本,掠夺资源,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中华民族已处于亡国灭种的危难时前。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外国传教士借不平等条约的保护,疯狂扩张势力,建立教堂,发展教民,强占民房、民田,肆意欺压百姓,洋教横行,而封建官府袒教抑民,置百姓于水深然之中,更加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反抗怒火。

——摘编自《略论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

(1)根据材料一,简要说明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民族已处于亡国灭种的危难时刻”的具体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的各种努力。

2018-03-02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96年)李鸿章这次公费出差环球旅行,带着两个最主要的任务,其一是“结强援”,就是俄国。……李鸿章借祝贺沙皇加冕,与俄国商谈结盟抗日。结果被俄国人狠狠敲了一笔,《中俄密约》让俄国人可以在东北修筑铁路,并取得诸多特权,实际上控制了中国东北。李鸿章的另一个任务,是要游说各国“照镑加税”。……清政府希望李鸿章让洋人同意加税到百分之十。但无论是在德国,还是在英美,李鸿章都没能做到——这本身就不是单纯靠外交手段可以完成的。

——李夏恩《新京报书评周刊》2015年10月23日

材料二在这次访问中,李鸿章向英人保证,一定会在中国大力引进铁路……慈禧太后:“洋人和你都谈了些什么?”李鸿章:“老佛爷,洋人要来给我们修铁路。”

在2015年10月,习近平主席访英期间中国有望与英国签订承建英国高铁二号线工程的巨额订单的消息传来时,网上很快出现了这个戏拟的笑话作为回应:(英国)女王:“你们都谈了些什么?”首相(卡梅伦):“老佛爷,洋人要来给我们修铁路。”

现在,中国不仅早已接受了西方来的铁路,甚至还将比原始铁路更为高级的高铁卖给一个世纪前曾将铁路推销给中国的英国。情势似乎完全反转过来。

——李夏恩《新京报书评周刊》2015年10月23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次李鸿章出访的历史背景。并分析“结强援”对19世纪末的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是哪些因素促使中英“情势似乎完全反转过来”?

2018-01-12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7 . 法国一位资深议员曾发表演说:“中国地方广阔,民气坚劲,殊非印度、南洋各处可比。……谁敢谓亚洲堂堂之大国,无华盛顿其人者起。吾故谓瓜分之说,不啻梦呓也。”该议员演说的背景是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B.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C.义和团运动被镇压D.巴黎和会上中国据理力争
2017-11-1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这样评论义和团:“义和团事件明显是由反动的满族朝廷、顽固的保守派官僚和士绅,以及无知和迷信民众的联合力量所推动的。这种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怒的爆发是愚蠢的、非理性的,但也不能忽视其中所固有的爱国主义成分。”对此评论理解准确的是
①作者对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分析符合史实
②作者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全民族广泛参与的群众运动
③作者对义和团的评价具有辩证性
④反映了作者的主要史观是革命史观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铁路设施大大破坏了传统的运输体系。两条老的南北干线——大运河和从汉口到北京的陆路——在与铁路的竞争中失败,成千上万的船夫、车夫、客栈店主和商人失业。随着南来的贡米运输在1900年变成现金支付,大运河差不多就成为明日黄花。这种现象(     
A.体现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B.推动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揭示了义和团盲目排外的深层原因
D.列强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适中(0.65) |
10 . 反教会的斗争与义和团运动
(1)反教会斗争
特点
A.二鸦之后的第一个十年:1861—1870年(鸦片:建教堂;二鸦:传教)
①这阶段反教会斗争的主要特点是____参加,并领导斗争;(比较典型的是天津教案)   B.二鸦之后的第二个十年:19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
①反教会斗争集中在____地区;
注:这时期中国的边疆危机十分严重,反教会斗争主要发生在云南、广西、广东等省
____的参加人数越来越多。   C.二鸦之后的第三个十年:19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甲午战争之后)
①反教会斗争和____逐渐结合注: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②斗争规模更大,参与人数多;
注:由焚毁教堂、驱逐传教士发展到武装起义,动员了越来越多的民众起来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义和团运动是反教会斗争的总汇合义和团运动
A.概况
①义和团是在义和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义和拳是山东地区一个秘密结社,逐渐发展壮大成为群众性的反帝组织。1898年10月下旬,义和拳在山东冠县起义,树起“助清灭洋”的旗帜。1899年冬,改名为义和团。
②1900年春,山东的义和团进入直隶,声势壮大,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由“剿灭”改为“安抚”,到6月下旬,北京城内的义和团达到10万人,天津城内达3万人。1900年下半年,义和团运动由黄河附近发展到两广、西北等边远地区,席卷全国。   
B.失败原因
①落后的生产方式和农民阶级局限,未能认清革命任务是____   
②盲目排外
③迷信色彩;分散性
2022-09-1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整合清单06中国近代史之近代中国人民的救亡图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针对性复习】【精讲+易考点】整合清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