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5 道试题
1 . 明代对外贸易的特点在于“有贡就有市”。《明会典》中作为“正贡”的贡品记载,仅日本就有20种;而《皇明永乐志》的物品清单显示,日本一国的物品达248种之多。据此可推知,明代(     
A.官方严格奉行海禁政策B.朝贡体制促进民间贸易
C.朝贡贸易阻碍经济发展D.朝贡贸易体系受到冲击
2023-03-31更新 | 744次组卷 | 8卷引用:甘肃省陇南市市2023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元代商税税率较轻,至元七年(1270年),定“三十分取一之制”。宋元时期,制度化的抑商内容已五去其四,仅在专卖制度中有部分保留。“通商”一词在《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书中出现的频率陡然增高,仅《宋史》一书,“通商”一词即出现近50次。《金史》《元史》等史籍中,也出现不少“通商贾”“通商惠工”“力墙通商”的记载。在宋元时期的商业政策中,虽然抑商仍未消失,但通商“日益复兴”,通商已深度地参与到国家治理之中,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材料二:“抑末”是明代的一项宏观的国家经济管理政策,主要是平衡各经济部门的关系,驱使游惰之民归于南亩,保证有足够多的人手从事农业生产,维护传统社会的稳定。而国家理性地对待商业,实行“通商”,则主要是为了足边、裕国、便民,解决国家面临的重大难题,具有浓厚的工具理性色彩。在制度层面,商人已享有和庶民同等的政治、经济及日常生活方面的地位和权利,解除了束缚商人近两千年的桎梏。不过,也应注意到……文化观念的发展具有相对的滞后性,抑商观念仍会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并产生一定的消极作用。制度与行为也会有不相一致之处,抑商行为当然也不可能立即消失。明万历以后的历史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张明富《明代商业政策再认识》


(1)根据材料一,归纳宋元时期“通商‘日益复兴’”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代“通商”政策的特点。
2023-03-15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旧唐书食货志》记载: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唐高祖李渊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置钱监于洛、并、幽,益等州。秦王、齐王各赐三炉钱,右仆射裴寂赐一炉。敢有盗铸者身死,家口配没。这主要表明当时(     
A.诸侯拥有自主铸币的特权B.商品经济繁荣,社会对货币需求量大增
C.确定了国家铸币的法定地位D.首次实现了从地方铸币到中央铸币的变化
2023-02-26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据清朝文献记载,陕鄂川三省交界地区“山中多包谷(又称玉米)之家,取包谷煮酒,其糟喂猪,一户中喂猪十余口,卖之客贩,或赶赴市集,收益十分可观”。这表明当时该处(     
A.人地矛盾日益突出B.小农经济仍占主导
C.农产品商品化提高D.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2023-02-20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陆世仪(1611—1672年)在《论钱币》中记载,当时江苏一些商人需要携带巨额金钱去京师,即“委钱于京师富商之家,取票至京师取值,谓之‘会票’,此即飞钱之遗意”。这表明当时(     
A.商人间契约应用广泛B.汇兑方式在商贸中采用
C.民间资本性借贷盛行D.纸币已被社会普遍接受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秦(罗马帝国)以金银为钱,银钱十当金钱一。与安息、天竺交市于海中,利有十倍。其人质直,市无二价。谷食常贱,国用富饶。邻国使到其界首者,乘驿诣王都,至则给以金钱。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至桓帝延熹九年(1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缴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其所表贡,并无珍异,疑传者过焉。

——摘编自范晔《后汉书·西域传》

材料二   史籍记载,从宋太祖开宝元年(968年)到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的200年间,阿拉伯帝国的商人、使节来我国的次数共49次。宋代的海外贸易额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占很大比例,我国和阿拉伯帝国的贸易居当时海外贸易之首。宋朝时期的阿拉伯商人,不仅从事贸易活动,而且还积极传播伊斯兰文化。此外,他们将阿拉伯音乐和建筑技术等传入我国,把我国的造纸术、火药、丝织、陶瓷等工艺技术带回了阿拉伯帝国,为世界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摘编自丁克家《唐宋时期我国与阿拉伯帝四的贸易往来及文化交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朝与阿拉伯帝国交往的特点以及影响。
2023-04-03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部分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3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天下郡国利病书》载:“(徽州歙县)寻至正德末嘉庆初,则稍异矣。出贾既多,土田不重。……东家已富,西家自贫。……迨至嘉靖末隆庆间,则尤异矣。末富居多,本富尽少。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该记载强调当地(     
A.商品经济发展加剧贫富分化B.资本主义萌芽造成社会震荡
C.地方自治已经走到穷途末路D.商业发展遭遇专制统治阻挠
2023-02-12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故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这被班固的《汉书·地理志》采用,后世学者也频繁引用。此记载(     
A.提供了研究关中经济地位的文献史料B.描述了关中政治经济的客观事实
C.开创了中国古代历史研究的全新领域D.印证了黄河下游地区的繁荣景象
2023-02-12更新 | 419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据唐代文献记载:山东所产的梨、枣等,由船运往苏州、杭州;而苏州所产柑桔,则经运河运到山东。当时黄河下游各个州县还组织了果子行来协调产销。这说明当时(     
A.社会生产区域分工B.政府鼓励商业发展
C.对外贸易较为繁荣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10 . 据《马可·波罗行纪》记载,元代杭州城内有大市场十所,每星期有三日为市集,有四五万人来此贸易。十大市场周围,建有高屋,屋之下层则为商店,替卖各种货物。这一记载表明。元代杭州(     
A.娱乐活动丰富多彩B.市场交易活跃繁荣
C.成为南方经济中心D.海外贸易规模扩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