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商业的管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表是汉昭帝年间一次国策论辩会(盐铁会议)中的主要观点。据此可以认定的是
A.国策制定民主化成为新时尚B.会议达成了“农商皆本”共识
C.民生问题成为会议关注焦点D.与会者认为国家应干预经济
2020-06-06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河南省濮阳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政府盐铁使刘晏改革盐法,于“出盐之乡”设置盐官,垄断收购盐户生产的盐,再“转鬻于商人”,由商人自行销往全国各地。该措施
A.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B.有助于规范和发展商业
C.顺应了工商经济发展趋势D.政局动荡影响赋役征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政和二年(公元111年) ,北宋政府不再直接经营茶叶买卖,改由中央发卖茶引(专卖凭证)给商人,商人贩茶时,须持茶引经官府秤量、点检、封记、启封,在指定地点发卖。这一变化
A.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扩大了地方经济自主权
C.导致茶叶销量大幅下降D.取消了官营专卖的制度
4 . 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分别颁布并推行了盐铁官营、铸币和均输、平准的诏令。这些诏令的推行意在
A.促进社会经济发展B.增加百姓赋税负担
C.扩大商品交换范围D.提高政府财政收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元狩三年(前120年),武帝任用齐地的大盐商东郭咸阳和南阳的大铁商孔仅为大农丞,领管盐铁事。次年,二人奏请把煮盐、冶铁及其贩卖的营业全归官府经办,并规定如有私自煮盐、冶铁的,处以(钛左趾)的刑罚,并没收其器物。汉武帝时期的这些举措意在
A.维持市场物价的稳定B.规范市场的经营秩序
C.打击假冒和伪劣商品D.保证政府的市场垄断
6 . 秦法规定:“布袤八尺,福(幅)广二尺五寸。布恶,其广袤不如式者,不行。”汉法也规定:“贩卖缯布不盈二尺二寸者,没入之。能捕告者,以畀(给予)之。”材料反映出秦汉时期
A.政府鼓励发展商品经济B.通过立法确保产品质量
C.注重立法规范市场秩序D.商品市场秩序比较混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刑统盗律》中对于侵犯商人私人财产的处罚规定相当严重,如“诸夜无故入人家者,笞四十,主人登时杀者勿论”;有敢于“烧人舍屋及积聚之物而盗者,计所烧减价,并赃以强盗论”;“恐吓取人财物者,准盗论,加一等”,材料体现
A.宋代新的经济观念的确立
B.宋代政府惠商的经济政策
C.宋代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
D.宋代法律体系完善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中国是个农业文明古国,仓储制度历史悠久。有资料云:“夫仓谷者,所以广积贮、备凶荒、赡贫乏也。当岁之丰,加增铢两,取之于民而不患其苟;及岁之歉收,开仓廪,施赈粜,亦足以济众。”

材料二:经历了魏晋南北朝法制大混乱以后,唐朝统治集团格外重视以法治仓工作,隋朝和唐朝都有专门为仓储而制定的法律。唐朝长孙无忌的《唐律疏议》中有关仓储制度的条款有:……严惩失盗,五品以下官员出库都要经防卫主司搜检,因不搜检而发生盗窃案件,防卫主司应笞二十,并“计所盗之赃”之罪;杜绝损耗,因库址选择不当或晒粮食不及时造成损失的,以“坐赃论处”;提高效率,凡经批准出库的物资应迅速办理出库手续,“受给之官,无故留难”,迟滞一日笞五十,三日加一等,最重的可判徒一年之罪。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仓储发挥的社会职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制定有关仓储制度法律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明洪武八年,广东南雄商人载货入京货卖,“至长淮,关吏留而税之”,致使货物很长时间不能卖出。“商人讼于官”,朱元璋“命杖其吏,追其俸以偿商人”。这表明当时
A.长途贩运受到严格的管制
B.官府放松了对商业的控制
C.朝廷约束勒索商人的行为
D.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