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康梁维新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近代中国某政治家提出:“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个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为此他发起了(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2 . 19世纪末,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一些有识之士突破了“器物”的限制,主张托古改制,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其代表人物是(       
A.林则徐B.郑观应
C.康有为D.孙中山
2023-09-2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四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维新运动期间,康有为认为西方的议院只不过是“彼族实暗合经义之精,非能为新创之治也”,“夫先王之治天下,与民共之,谋及庶人为大同”。康有为的这些言论(     
A.极力推崇古代大同思想B.对欧美制度盲目排斥
C.尚未突破传统政治思维D.试图为变法减小阻力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博望通西域之役,其功在汉种者有三:(一)杀匈奴猾夏之势:……张博望首倡通月氏结乌孙之议,卒以断匈奴右臂……及孝武末世,遂至匈奴远遁……自今以往,如有能继博望之精神以对于外种者乎,则世界之历史,安见为阿利安种人(注:白人)所专有也!(二)开欧亚交通之机:……盖中国希腊两文明种之相接近实起于是,是黄种人与阿利安种交通之起源也。……而沟而通之者,实始博望,博望实世界史开幕一大伟人也。(三)完中国一统之业:……遂开滇池,达交趾,卒使数千年为国屏藩。虽其事不专成于博望,而创始之功,实博望尸(注:掌握)之。

——梁启超《张博望班定远合传》,1902


(1)根据材料,归纳张骞历史功绩。
(2)根据材料,依据材料及结合所学评析梁启超观点。
2023-06-29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3·山东泰安·模拟预测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部分)   

代次出生时间(年)代表人物职业
(或身份)
第一代:
晚清一代
18651880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等
第二代:
五四一代
18801895鲁迅、胡适、陈独秀、李大钊、梁漱溟、陈寅恪等教授、报人、编辑、
作家等
第三代:
后五四一代
18951910周恩来、蔡和森、瞿秋白、李立三等革命家、理论家、文家等

——摘编自许纪霖《安身立命:大时代中的知识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三代知识分子的群体形象分别做合理解释。
2023-06-02更新 | 372次组卷 | 4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3-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福建专用)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汤武革命论”是中国历史上的传统经典政论命题,从古至今,众多思想家无不予以关注,但立场不同,结论自然迥异。19世纪末,梁启超在其任总教习的时务学堂提出“博观历朝掌故沿革得失,证以泰西希腊、罗马诸古史”,与诸生“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多言清代故实,胪举失政,盛倡革命”。其学生周镇藩有如下发言

盖伐人之国,必其君有桀纣之暴,时君如汤武之贤,而后可吊民伐罪,为苍生请命……英人得花旗,不为设法以治之,为奴仆其人民,攘夺其生计。故华盛顿以草野匹夫,乘众怒,因民愤,揭竿起义,血战数年,卒平大乱而挫强敌,变美州之草昧为极乐世界……如华盛顿者,固亦千古人杰哉。

——据顾少华《“华盛顿形象”与清末革命话语的建构》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周镇藩的发言。
2023-03-08更新 | 212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023·广东汕头·一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梁启超全集》1~17卷目

第一卷 变法通议(1892~1898)

第二卷 瓜分危言(1899~1901)

第三卷 新民说(1902)

第四卷 新大陆游记(1902~1903)

第五卷 开明专制论(1904~1905)

第六卷 王荆公(1905~1910)

第七卷 中国国会制度私议(1910~1911)

第八卷 新中国建设问题(1910~1912)

第九 卷伤心之言(1912~1915)

第十卷 欧游心影录(1916~1920)

第十一卷 墨子学案(1920~1921)

第十二卷 先秦政治思想史(1906~1922)

第十三卷 翻译文学与佛典(1920~1924)

第十四卷 中国历史研究法(1922~1925)

第十五卷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1924)

第十六卷 要籍解题及其读法(1923~1927)

第十七卷 古书真伪及其年代(1926~1928)

——据《梁启超全集》

(注:“王荆公”即王安石。)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自选一个角度,并拟定一个论题,撰写一篇关于梁启超思想述评的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3-03-04更新 | 391次组卷 | 3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2-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福建专用)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22年上海《申报》创刊50周年,报馆借机延请各界名人对最近50年世界及中国的变化进行一次总结,梁启超应邀撰写了《五十年来中国进化概论》的文章。

梁启超把近五十年的中国人的进步历史分为三期∶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从鸦片战争后渐渐发动,到同治年间借了外国兵来平内乱,于是曾国藩、李鸿章一班人,很觉得外国的船坚炮利,确是我们所不及,对于这方面的事项,觉得有舍己从人的必要,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所经过时间,比较的很长——从甲午战役起到民国六七年间止。约二十年的中间,政治界虽变迁很大,思想界只能算同一个色彩。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恰值欧洲大战告终,全世界思潮都添许多活气,新近回国的留学生,又很出了几位人物,鼓起勇气做全部解放的运动。


请提炼一个主题或一个关键词概括材料中五十年中国社会的重大变化,并结合史实加以阐释。
2023-03-02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锦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用中国传统的历史文明解释西方议院,认为议院成员主要由官员、富人和乡贤组成,其目的是下情上达,符合中国古代的政治传统。这说明康有为、梁启超(     
A.缺乏对西方制度的正确认识B.存在对中国历史的错误认知
C.秉承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D.具有跨时代的民主政治意识
2023-02-23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梁启超说:“昨日就专制,而今日已共和,如两船相接触,而绝无一楔子以行其间,则其冲突之程度,必极猛烈。”这反映出当时梁启超(     
A.反对民主革命运动B.强调政体当与国情相契合
C.赞赏近代西方宪政D.支持变法图强以消弭内乱
2023-02-2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永宁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