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严复与《天演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2022·山东淄博·一模
1 . 近代以来,一些有识之士,勇立潮头,审时度势,引领时代,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物生活年代言论
魏源17941857广东互市二百年,始则奇技淫巧受之,继则邪教毒烟受之,独于行军利器则不一师其长技,是但肯受害不肯受益也。

——《海国图志》

严复18541921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亡。今之称西人者,其命脉云何?则自由与不自由异耳。中国人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

——《与(外交报)主人论教育书》

李大钊18891927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

——《庶民的胜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三位代表人物言论分别反映的社会问题及其主张。
(2)根据材料,联系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趋势,说明有识之士引领时代的原因。
2022-03-01更新 | 817次组卷 | 11卷引用:专题07晚晴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备战2023年山东历史新高考【3年真题+1年模考】精练【学科网名师堂】
2 . 中国近代历史上,在经济近代化的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中,政治近代化的趋势日益显露出来。下列最早提出中国政治近代化主张的人物应是
A.魏源B.郑观应C.严复D.康有为
2014-04-17更新 | 2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年高中历史强化练习:从新思想的萌发到维新思想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一   严复(1854年-1921年),1877年,严复作为首批清朝海军留学生之一,前往英国学习先进的海军技术。当时,英国处于发展的全盛时期。其先进的文化理念、强劲的经济发展态势,对严复产生了重大影响。他认为不能单单只学习技术。而应以更深刻的视角看待民族救亡问题。此后,严复废寝忘食地探索西方资本主义各个领域的思想学说,寻找西方列强富强的根原。甲午战争北洋水师覆灭的惨剧深深刺痛了严复,于是,他开始翻译和介绍西方的先进思想,著书立说意图唤醒沉睡的国人。1897年,严复空成了其译著《天演论》,在当时的中国掀起了浪潮。严复翻译《天演论》并非为阐释生物学领域的进化意义,而主要是出于民族救亡的目的,借助自然界的生存发展规律解释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摘编自王丽泽《严复民族救亡思想研究》

材料二   商务印书馆创建于1897年,以“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为已任。严复翻译的大部分著作都在该馆出版。尤其是《天演论》,至1927年共印行32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对当时中国人“开眼看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商务印书馆还非常重视教科书的出版。虽然当时还是清朝,但在这些教学作品中无一“忠”或“君”字,而是体现出民主、自由、平等等思想。这无疑促进了观念的极大传播,也在很大程度上“助产”和保卫了辛亥革命。商务印书馆培育了大量优秀人才,如蔡元培、叶圣陶等都曾在这里工作。

——摘编自张守涛《那时的商务印书馆》


(1)据材料一,阐述严复救亡思想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该变化发生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以来留学生及出版机构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1-22高三下·河南平顶山·开学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近代中国有一个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转变过程。1902年,严复在《与<外交报>主人论教育书》中开始使用“科学”,如“且其所谓艺者,非指科学乎?名、数、质、力四者,皆科学也”。至此,人们开始接受并采用“科学”一词来指代近代科学。这一变化
A.推动了救亡图存高潮的到来B.引发了改良思潮的到来
C.反映了救国思想的深入发展D.推动了实业救国的兴起
2022-03-26更新 | 145次组卷 | 4卷引用:二轮拔高卷3-【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1-22高三上·安徽·开学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进化论作为一种科学理论,至迟在19世纪80年代已被初步介绍到中国,但其仅仅是众多科学理论之一种,并没有得到中国知识界的特别重视,到了90年代,“物竞天择之理,厘然当于人心,中国民气为之一变”。这一变化反映出
A.科学救国获得国人认同B.救亡图存转向制度层面
C.寻求变革成为时代潮流D.知识界开始重视进化论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然而至于至今之西洋,则与是断断乎不可同日而语矣。彼西洋者,无法与法并用而皆有以胜我者也。自其自由平等观之,则捐忌讳,去烦苛,决壅敝,人人得以行其意,申其言,上下之势不相悬,君不甚尊,民不甚贱,而联若一体者,是无法之胜也。

——严复《原强》(1895年)

材料二   法人之改民主也,其言曰:“誓杀尽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以泄万民之恨。”朝鲜人亦有言曰:“地球上不论何国,但读宋、明腐儒之书,而自命为礼义之邦者,即是人间地狱。”“夫法人之学问,冠绝地球,故能唱民主之义,未为奇也。朝鲜乃地球上最愚暗之国,而亦为是言,岂非君主之祸,至于无可复加,非生人所能任受(即忍受)耶?”

——谭嗣同《仁学》(1897年)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19世纪末期中国社会思想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期中国社会思想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20-21高二上·福建福州·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严复戊戌时期在《救亡决论》中历数中国传统文化弊端,并倡言:“天下理之最明而势所必至者,如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而1918年严氏力主回归传统,高唤:“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A.一战暴露西方文明弊端引发反思B.维新变法需借助传统文化
C.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学统治地位D.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2021-01-29更新 | 584次组卷 | 14卷引用:热点17 北京冬奥会展现“中国风与世界情“——体育活动与文明交流-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8 . 《辛丑条约》签订后,士大夫们对严复《天演论》的解读,逐渐指向革命。这说明
A.严复主张资产阶级革命
B.达尔文进化论直接影响广大国人
C.时局变化影响思想变迁
D.适者生存思想必然推动革命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在当时的中国并未广泛流传,而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自1898年出版后,10多年时间里在国内发行了30多个不同的版本。该变化主要反映了
A.救亡图存渐成社会潮流
B.政治民主改革日益成熟
C.社会环境发生根本变化
D.国人科学民主意识增强
2019-01-28更新 | 502次组卷 | 32卷引用:【考点练】2022届高三历史大数据精选试题重组模拟卷(全国通用)-中国近代史-考点03晚清新旧思潮碰撞
2019·广东广州·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895年以前的中国,“公理”一词用于表达自然科学定律,偶尔用于经济事务之中。甲午战后,“公理”频频出现在上谕和大臣奏折中,主要指中西公共之理。1900年至1915年间,“公理”的内涵进一步具体化为进化论和个人权利。该变化反映出当时
A.国人对“公理”的理解存在偏差
B.救亡图存成为思想主流
C.知识分子越来越重视民主和科学
D.儒学传统观念受到挑战
2019-02-24更新 | 258次组卷 | 3卷引用:《2019年高考总复习巅峰冲刺》 专题14 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