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严复与《天演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4 道试题
1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人提出过不同的救国方案。阅读材料:

材料一   十九世纪末期,为了使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走向自由,民主,独立,富强的道路,近代社会的仁人志士从器物、制度、文化诸领域来寻找出路,提出了许多方案,企图使中华民族摆脱危机,走向复兴。严复在此时把西方的"进化论","自由观"引入了国门,并与中国的"民本"观念融合起来,以之指导中国人民的实践活动,提出了以"民智"为中心的改革方略,对中国人民的思想启蒙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摘编自张静安《略论严复的开民智思想》

材料二   1895年,严复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斯民也,固斯天下之真主也。”“西洋之言治者曰: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他认为,开民智是今日一大要政。

——摘编自《严复集》

材料三   1905年春,严复与孙中山在伦敦会面。严复说:“以中国民品之劣,民智之卑,即有改革,害之除于甲者将见于乙,泯于丙者将发之于乙。为今之计,惟急从教育上著手,庶几逐渐更新乎?”中山先生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君为思想家,鄙人乃实行家也。”

——据《侯官严先生年谱》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严复“开民智”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二概括严复的“开民智”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严复和孙中山关于中国出路问题的不同观点。
2021-04-0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白蒲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历史试题(选修)
2 . 《天演论》的作者是陈独秀。
2021-03-1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近代史判断题专项训练(236道)
3 . 系统地将近代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是
A.林则徐B.康有为C.严复D.孙中山
2021-03-02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德斯鸠曾任波尔多市法院院长,后遍游欧洲,考察各国制度,潜心著述。他认为,专制就是君王集一切权力于一身,“完全按照自己一个人一时的与反复无常的意志行事”“法律等于零”。专制君王依靠唯上是从的官吏做爪牙,借助庞大军队和严峻刑罚进行统治,可任意征收重税、没收个人财产。在此制度下,“人的命运与牲畜别无二致,只有本能、服从与惩罚”。

——摘编自路易·戴格拉夫《孟德斯鸠传》

材料二   严复曾到英国留学,后在北洋水师学堂任职,意欲培养人才建设强大海军。但官场腐朽,使他认识到办理海军教育无法施展政治抱负。1895年前后,严复深为民族前途担忧,陆续发表文章,翻译西方著作,评论史事与时政,鼓吹学习西方民主。

严复尖锐批判中国专制政体:“国君则超乎法之上,可以意用法易法,而不为法所拘”“不独国主君上之权为无限也,乃至寻常一守宰,于其所治,实皆兼三权(行、宪、政)而领之”,故无公正可言。他主张“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设议院于京师,而今天下郡县各公举其守宰”。他认为“吾国今处之形,则小己自由,尚非所急,而所以祛异族之侵横,求有立于天地之间,斯真刻不容缓之事。故所急者,乃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他主张通过鼓民力、新民德、开民智,逐步使国家走上民主法制之路。

——摘编自王栻主编《严复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孟德斯鸠、严复反专制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孟德斯鸠相比,严复的思想有何异同。
2021-03-01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中国近代曾有人指出:“(人类)进化原则,与物种之进化原则不同,物种以竞争为原则,人类则以互助为原则。社会国家者,互助之体也……”这位国人最可能是
A.林则徐B.李鸿章C.严复D.孙中山
2021-02-1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四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中国文化具有多元包容、适应融合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唐代,来华的西方各族人员,人数众多,规模空前。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就居住着来自欧、亚各地的侨民,成为古代的世界大都会。开通的社会风气,使当时长安人的服饰都受到西方的影响。妇女常常身披仿自中印度的披肩,头戴步摇(一种流行于萨珊波斯的耳环),男子汉“着胡帽”,更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在沿海和内地的一些城市,更聚居着越来越多的来自西方的客商。

——何芳川、万明《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对于外来文化兼容并收的史实。分析这种文化包容状态形成的背景。

材料二   晚清时期西学东渐大事记

11842年魏源在林则徐等所译《四洲志》基础上编成五十卷《海国图志》。
21849年徐继畬编撰《瀛环志略》,介绍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地的风土人情。
31859年李善兰、伟烈亚力合译《代微积拾级》,传入中国的第一部高等数学著作。
41863年徐寿编译《汽机发初》,介绍蒸汽机的专著。
51871年贾步纬编译《航海通书》,为清朝南洋、北洋海军进行测量的重要工具书。
61895年英国人李提摩太译的《泰西新史揽要》,介绍19世纪欧美各国发展史。
71899—1904年严复先后翻译出版《群己权界论》(即穆勒《论自由》)和《法意》(即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等著作。
81903年赵天骥译《法国革命战史》,罗伯雅译《共和政体论》
91909年李佳白选译《欧美强国宪法汇编》

(2)以“西学传播与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为视角,对上述表格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
2021-02-13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然则救之之道当何如?曰:痛除八股而大讲西学……约而论之,西洋今日,业无论兵、农、工、商,治无论家、国、天下,蔑一事焉不资于学……公等从事西学之后,平心察理,然后知中国从来政教之少是而多非。即吾圣人之精意微言,亦必既通西学之后,以归求反观,而后有以窥其精微,而服其为不可易也。

——严复《救亡决论》(1895年)

材料二   不佞垂老,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

——严复《与熊纯如书》(1918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对于中西文化的前后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严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否符合当时的思想潮流。

材料三   就世界观和基本的价值观而言,严复是一个西方文明的十足的崇拜者:这导致他对中国的传统进行无情的批判……笼统地把当时全部儒家学派都视为思想的废物而不屑一顾……医治中国的弊病只能利用西方的思想和价值观。

——(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国晚清史》


(3)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材料三中对严复的评价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
8 . 康有为称严复“译《天演论》为中国西学第者也”,并发出“眼中未见有此等人”的赞叹。这一赞誉主要是基于严复
A.明确反对专制,主张君主立宪B.借助进化论宣传维新思想
C.托古改制,指出中国未来之路D.呼吁民众自强以救亡图存
9 . 1895年,严复提出“新民德”的观点,认为“新民德”就是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其根本办法是设立议院,废除专制,由人民自己选举地方官吏。严复的这一主张
A.顺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B.宣传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
C.减少了社会变革的阻力D.奠定了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2021-01-0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严复把《国富论》译为《原富》,并于20世纪初期在中国出版。书中反对清政府的官办做法,认为民之生计,宜听民自谋,经济自然秩序就是竞争,“大生财能事”就是以最少的工力生产最多的物品。严复翻译《国富论》
A.主要是为了介绍西方的经济理论B.进一步证明了进化论的正确性
C.利于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D.主张官督商办的经济发展范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