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嫦娥五号完成了人类航天史上的壮举,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嫦娥五号返回时要经过多次变轨,根据开普勒第一定律,嫦娥五号以椭圆轨道环绕地球运动,地球处于其中一个焦点上,嫦娥五号在近地点处加速即可保持近地距离而增大远地距离,由月地转移轨道Ⅰ进入月地转移轨道Ⅱ.若某探测器的月地转移轨道Ⅱ的远地距离是轨道Ⅰ的3倍,月地转移轨道Ⅰ的离心率是轨道Ⅱ的.则月地转移轨道Ⅰ的离心率为(       
A.B.C.D.
2023-01-02更新 | 911次组卷 | 5卷引用:3.1.2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精练)-2023-2024学年高二数学《一隅三反》系列(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2 . 对于一个函数,若存在两条距离为的直线,使得时恒成立,称函数内有一个宽度为的通道.则下列函数在内有一个宽度为1的通道的有______.(填序号即可)



2021-03-28更新 | 723次组卷 | 3卷引用:1.1 命题及其关系基础练-2021-2022学年高二数学同步训练精选新题汇编(人教A版选修2-1)
填空题-双空题 | 适中(0.65) |
3 . 十八世纪初普鲁士的哥尼斯堡,有一条河穿过,河上有两个小岛,有七座桥把两个岛与河岸连接起来.有人提出一个问题:一个步行者怎样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地一次走完这七座桥,最后回到出发点,这就是著名的哥尼斯堡七桥问题(下简称七桥问题),很多人尝试解决这个问题,但绞尽脑汁,就是无法找到答案.直到1736年,29岁的欧拉以拉丁文正式发表了论文《关于位置几何问题的解决》,文中详细讨论了七桥问题并作了一些推广.该论文被认为是图论、拓扑学和网络科学的发端.图1是欧拉当年解决七桥问题的手绘图,图2是该问题相应的示意图,其中ABCD四个点代表陆地,连接这些点的边就是桥.欧拉将七桥问题转化成一个几何问题——一笔画问题.一笔画问题中,要求不遗漏地依次走完每一条边,允许重复走过某些结点,可以不回到出发点,但不允许重复走过任何一条边.

在图3中,根据以上一笔画问题的规则,起点可以是___________,不同的走法总数为___________.
2022-05-16更新 | 218次组卷 | 4卷引用:模块一专题1《排列与组合》单元检测篇B提升卷
4 . 斐波那契,公元13世纪意大利数学家.他在自己的著作《算盘书》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数列:1,1,2,3,5,8,13,21,34,⋯,其中从第三个数起,每一个数都等于它前面两个数的和,这就是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斐波那契数列与代数和几何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现有一段长为a米的铁丝,需要截成n(n>2)段,每段的长度不小于1m,且其中任意三段都不能构成三角形,若n的最大值为10,则a的值可能是(       
A.100B.143C.200D.256
2021-05-28更新 | 722次组卷 | 5卷引用:4.1数列(B 能力培优练)-2021-2022学年高二数学同步双培优检测(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5 . 牛顿在《流数法》一书中,给出了高次代数方程的一种数值解法——牛顿法.具体做法如下:如图,设r的根,首先选取作为r的初始近似值,在处作图象的切线,切线与x轴的交点横坐标记作,称r的一次近似值,然后用替代重复上面的过程可得,称r的二次近似值;一直继续下去,可得到一系列的数在一定精确度下,用四舍五入法取值,当近似值相等时,该值即作为函数的一个零点r,若使用牛顿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可构造函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初始近似值为1,则一次近似值为3
B.
C.对任意
D.任意
2023-06-09更新 | 540次组卷 | 9卷引用:第5.2.3讲 简单复合函数的导数-2023-2024学年新高二数学同步精讲精练宝典(人教A版2019选修第二、三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