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1)叙述并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要求写出已知、求证、证明过程并画图);
(2)叙述并证明三垂线定理(要求写出已知、求证、证明过程并画图);
(3)叙述并证明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要求写出已知、求证、证明过程并画图).
2021-12-03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10.3 直线与平面间的位置关系(第2课时)(七大题型)(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二数学同步精品课堂(沪教版2020必修第三册)
2 . 设O为坐标原点,点MN在抛物线上,且.
(1)证明:直线过定点;
(2)设C在点MN处的切线相交于点P,求的取值范围.
2023-09-16更新 | 1076次组卷 | 5卷引用:2.4.2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二数学同步精品课堂(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3 . 我国后汉时期的数学家赵爽利用弦图证明了勾股定理,这种利用面积出入相补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巧妙又简便,对于勾股定理我国历史上有多位数学家创造了不同的面积政法,如三国时期的刘徽、清代的梅文鼎、华蘅芳等.下图为华蘅芳证明勾股定理时构造的图形,若图中,以点C为原点,x轴正方向.y轴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以AB的中点D为圆心作圆D,使得图中三个正方形的所有顶点恰有2个顶点在圆D外部,则圆D的一个标准方程为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2023-08-13更新 | 171次组卷 | 4卷引用:2.1圆的标准方程(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二数学同步精品课堂(北师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4 . 如图,在正三棱柱中,的中点,上,.
   
(1)试在直线上确定点,使得对于上任一点,恒有平面;(用文字描述点位置的确定过程,并在图形上体现,但不要求写出证明过程)
(2)已知在直线上,满足对于上任一点,恒有平面为(1)中确定的点,试求当的面积最大时,二面角的余弦值.
2023-07-09更新 | 815次组卷 | 6卷引用:10.4 平面与平面间的位置关系(第2课时)(九大题型)(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高二数学同步精品课堂(沪教版2020必修第三册)
5 .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某区组织开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答活动,该活动有单人赛和PK赛,每人只能参加其中的一项.据统计,中小学生参与该项知识竞答活动的人数共计4.8万,其中获奖学生情况统计如下:

奖项

组别

单人赛

PK赛获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中学组

40

40

120

100

小学组

32

58

210

100

(1)从获奖学生中随机抽取1人,若已知抽到的学生获得一等奖,求抽到的学生来自中学组的概率;
(2)从中学组和小学组获奖者中各随机抽取1人,以表示这2人中PK赛获奖的人数,求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3)从获奖学生中随机抽取3人,设这3人中来自中学组的人数为,来自小学组的人数为,试判断的大小关系.(结论不要求证明)
2023-01-04更新 | 700次组卷 | 4卷引用:7.3.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课后作业(基础版)
6 . 斜三棱柱的底面为边长是4cm的正三角形,侧棱长为3cm,侧棱与底面相邻两边都成60°角.
(1)求证:侧面是矩形;
(2)求这个棱柱的侧面积.
7 . 如图,过点的直线l交抛物线AB两点,O为坐标原点,点P是直线BO上的点,且轴.

(1)当最小时,求直线l的方程;
(2)若直线PCPD分别与抛物线相切,切点是CD,求证:CMD三点共线.
2022-11-10更新 | 355次组卷 | 3卷引用:3.3.2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6大题型)精练-【题型分类归纳】2023-2024学年高二数学同步讲与练(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8 . 如图,边长是6的等边三角形和矩形.现以为轴将面进行旋转,使之形成四棱锥是等边三角形的中心,分别是的中点,且,交.

(1)求证
(2)求和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2023-01-14更新 | 2405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8.16 空间角大题专项训练(30道)-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举一反三系列(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9 . 已知是空间四边形,如图所示(分别是上的点).

(1)若直线与直线相交于点,证明三点共线;
(2)若的中点,,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2023-01-12更新 | 455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8.16 空间角大题专项训练(30道)-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举一反三系列(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10 . 现有甲、乙、丙三个人相互传接球,第一次从甲开始传球,甲随机地把球传给乙、丙中的一人,接球后视为完成第一次传接球;接球者进行第二次传球,随机地传给另外两人中的一人,接球后视为完成第二次传接球;依次类推,假设传接球无失误.
(1)设乙接到球的次数为,通过三次传球,求的分布列与期望;
(2)设第次传球后,甲接到球的概率为
(i)试证明数列为等比数列;

(ii)解释随着传球次数的增多,甲接到球的概率趋近于一个常数.
2022-11-25更新 | 1496次组卷 | 5卷引用:7.3.1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 (精讲)(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