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余弦定理的实际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解题方法
1 . 已知两座灯塔与海洋观察站的距离都等于,灯塔在观察站的北偏东,灯塔在观察站的南偏东,则灯塔与灯塔的距离为()
A.B.C.D.
2 . 金山寺位于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始建于东晋时期,是中国佛教禅宗名寺,民间传说《白蛇传》中的金山寺即指此,与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并列为中国的四大名寺,其中慈寿塔为金山标志,砖木结构,七级八面,矗立于数重楼台殿宇之上,如图:记慈寿塔塔高OT,某测量小组选取与塔底O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个测量点AB.现测得.,在B点处测得塔顶T的仰角为30°,则塔高OT为(       

   

A.36mB.C.45mD.
2023-09-25更新 | 622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南京人民中学等三市四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数学试题
3 . 高邮镇国寺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地处高邮市京杭大运河中间,东临高邮市区,西近高邮湖.实属龙地也,今有“运河佛城”之称.某同学想知道镇国寺塔的高度,他在塔的正北方向找到一座建筑物,高约为7.5,在地面上点处(三点共线)测得建筑物顶部A,镇国寺塔顶部的仰角分别为15°和60°,在A处测得镇国寺塔顶部的仰角为30°,镇国寺塔的高度约为(       
(参考数据:

   

A.B.C.D.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如图,在山脚测得山顶的仰角为,沿倾斜角为的斜坡向上走米到,在处测得山顶的仰角为,则山高       

A.B.
C.D.
2023-05-28更新 | 1500次组卷 | 14卷引用:模块二 专题3《解三角形》单元检测篇 A基础卷 (苏教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墨经·经说下》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上;首蔽上光,故成影于下.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景库内也.”这是中国古代对小孔成像现象的第一次描述.如图为一次小孔成像实验,若物距:像距,则像高为___________.

2023-02-19更新 | 251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清源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学情分析考试数学试题
6 . 小明同学学以致用,欲测量学校教学楼的高度,他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方式来进行测量,小明同学在运动场上选取相距20米的CD两观测点,且CD与教学楼底部B在同一水平面上,在CD两观测点处测得教学楼顶部A的仰角分别为,并测得,则教学楼AB的高度是(       

A.20米B.C.D.25米
2023-01-17更新 | 873次组卷 | 6卷引用:第十一章 解三角形(A卷·基础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分层训练AB卷(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7 . 为测量河对岸的直塔AB的高度,选取与塔底B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个测量基点CD,测得的大小为60°,点CD的距离为200m,在点C处测得塔顶A的仰角为45°,在点D处测得塔顶A的仰角为30°,则直塔AB的高为(     
A.100mB.C.D.200m
2023-01-12更新 | 949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数学试题
解答题-问答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如图,保定市某中学在实施“五项管理”中,将学校的“五项管理”做成宣传牌(CD),放置在教学楼的顶部(如图所示),该中学数学活动小组在山坡的坡脚A处测得宣传牌底部D的仰角为60°,沿该中学围墙边坡AB向上走到B处测得宣传牌顶部C的仰角为45°.已知山坡AB的坡度为

(1)求点B距水平面AE的高度BH
(2)求宣传牌CD的高度.(结果保留根号)
2023-01-18更新 | 555次组卷 | 8卷引用:11.3 余弦定理、正弦定理的应用(分层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同步精品课堂(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解答题-问答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如图所示,为脚两侧共线的三点,现计划沿直线开通穿山隧道,在山顶处测得三点的俯角分别为,在地面测得千米,千米,千米.求隧道的长度.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圭表(如图甲)是我国古代一种通过测量正午日影长度来推定节气的天文仪器,它包括一根直立的标竿(称为“表”)和一把呈南北方向水平固定摆放的与标竿垂直的长尺(称为“圭”),当太阳在正午时刻照射在表上时,日影便会投影在圭面上,圭面上日影长度最长的那一天定为冬至,日影长度最短的那一天定为夏至.图乙是一个根据某地的地理位置设计的主表的示意图,已知某地冬至正午时太阳高度角(即∠ABC)大约为15°,夏至正午时太阳高度角(即∠ADC)大约为60°,圭面上冬至线与夏至线之间的距离(即DB的长)为a,则表高(即AC的长)为(注:)(       

A.B.C.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