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等差数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记载有这样一个问题:“今有俸粮三百零五石,令五等官(正一品、从一品、正二品、从二品、正三品)依品递差十三石分之,问,各若干?”其大意是,现有俸粮305石,分给正一品、从一品、正二品、从二品、正三品这5位官员,依照品级递减13石分这些俸粮,问,每个人各分得多少俸粮?在这个问题中,正二品分得的俸粮是(       
A.35石B.48石C.61石D.74石
2 . 《周髀算经》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这十二个节气,自冬至日起,其日影长依次成等差数列,若立春当日日影长为尺,立夏当日日影长为尺,则春分当日日影长为(       
A.B.5尺C.D.
2022-12-09更新 | 442次组卷 | 7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校际联考数学试题
3 . 《莱因德纸草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数学著作之一,书中有一道这样的题目:把100个面包分给五个人,使每人所得成等差数列,且使较大的三份之和的是较小的两份之和,问最大1份为(       
A.35B.C.D.40
2022-04-17更新 | 25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知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4 .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五人分五钱,令上二人所得与下三人等,问各得几何?”其意思为“已知甲、乙、丙、丁、戊五人分五钱,甲、乙两人所得与丙、丁、戊三人所得相同,且甲、乙、丙、丁、戊所得依次成等差数列,”(“钱”是古代一种质量单位),在这个问题中,甲得钱数为(       
A.B.C.D.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我国古代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里有一段叙述:今有良马与驽马发长安至齐,齐去长安一千一百二十五里,良马初日行一百零三里,日增十三里;驽马初日行九十七里,日减半里;良马先至齐,复还迎驽马,二马相逢.问:二马相逢时驽马所走的路程为(       
A.855里B.1062里C.1188里D.1395里
2021-12-24更新 | 71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永城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
6 . 据有关文献记载:我国古代一座层塔共挂了盏灯,且相邻两层中的下一层灯数比上一层灯数都多为常数盏,底层的灯数是顶层的倍,则塔的底层共有灯(        
A.B.C.D.
2021-12-20更新 | 795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试题
20-21高二·全国·课后作业
单选题 | 较易(0.85) |
7 . 中国历法推测遵循以算为主、以测为辅的原则.例如《周髀算经》和《易经》里对二十四节气的晷影长的记录中,冬至和夏至的晷影长是实测得到的,其他节气的晷影长则是按照等差数列的规律计算得出的.下表为《周髀算经》对二十四节气晷影长的记录,其中115.1寸表示115寸1分(1寸=10分).

节气

冬至

小寒

(大雪)

大寒

(小雪)

立春

(立冬)

雨水

(霜降)

惊蛰

(寒露)

春分

(秋分)

晷影

长/寸

135.0

125.

115.1

105.2

95.3

85.4

75.5

节气

清明

(白露)

谷雨

(处暑)

立夏

(立秋)

小满

(大暑)

芒种

(小暑)

夏至

晷影

长/寸

65.5

55.6

45.7

35.825.9

16.0


已知《易经》中记录的冬至晷影长为130.0寸,夏至晷影长为14.8寸,那么《易经》中小寒与清明之间的晷影长之差为(       
A.105.6寸B.48寸
C.57.6寸D.67.2寸
2021-11-21更新 | 514次组卷 | 2卷引用:第四课时 课中 4.2.1.2等差数列的性质及实际应用
2018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8 . 《周髀算经》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从冬至日起,依次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这十二个节气其日影长依次成等差数列,冬至、立春、春分日影长之和为31.5尺,前九个节气日影长之和为85.5尺,则立夏日影长为(       
A.1.5尺B.4.5尺C.3.5尺D.2.5尺
2022-12-19更新 | 752次组卷 | 63卷引用:4.2.2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精练)-2020-2021学年一隅三反系列之高二数学新教材选择性必修第二册(人教A版)
9 . 《算法统宗》是我国中国古代数学名著,由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编著,它对中国民间普及珠算和数学知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这部著作中,许多数学问题都是以歌诀形式呈现的,如“九儿问甲歌”就是其中一首:一个公公九个儿,若问生年总不知,自长排来差三岁,共年二百又零七,借问长儿多少岁,各儿岁数要详推.在这个问题中,记这位公公的第个儿子的年龄为       
A.B.C.D.
2021-10-14更新 | 238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理)试题
10 .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有一道“八子分绵”的名题:“九百九十六斤绵,赠分八子做盘缠,次第每人分十七,要作第八数做来言”.题意是把斤绵分给个儿子做盘缠,按照年龄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分绵,年龄小的比年龄大的多分斤绵,则年龄最大的儿子分到的绵是(       
A.B.C.D.
2021-10-11更新 | 1056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联考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