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等差数列的简单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甲乙两个机器人分别从相距70的两处同时相向运动,甲第1分钟走2,以后每分钟比前1分钟多走1,乙每分钟走5.若甲乙到达对方起点后立即返回,则它们第二次相遇需要经过___________分钟.
2023-04-21更新 | 49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基地学校2023届高三第五次大联考数学试题
2 . 疫情防控期间,某单位把120个口罩全部分给5个人,使每人所得口罩个数成等差数列,且较大的三份之和是较小的两份之和的3倍,则最小一份的口罩个数为(       
A.6B.10C.12D.14
2022-12-17更新 | 619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决胜新高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大联考数学试题
3 . 《九章算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数学著作之一,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金箠,长五尺,斩本一尺,重十斤,斩末一尺,重四斤,问次一尺各重几何?”意思是:“现有一根金杖,长尺,一头粗,一头细,在粗的一端截下尺,重斤;在细的一端截下尺,重斤,问依次每一尺各重多少斤?”假设金杖由粗到细是均匀变化的,则截去粗端尺后,金杖剩余部分的重量为(       
A.B.C.D.
2021-04-16更新 | 44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八校联盟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检测数学试题
4 . 我国天文学和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记载: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的晷长损益相同(晷是按照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晷长即为所测量影子的长度).二十四节气及晷长变化如图所示,相邻两个节气晷长减少或增加的量相同,周而复始.已知每年冬至的晷长为一丈三尺五寸,夏至的晷长为一尺五寸(一丈等于十尺,一尺等于十寸),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寒比大寒的晷长长一尺
B.春分和秋分两个节气的晷长相同
C.小雪的晷长为一丈五寸
D.立春的晷长比立秋的晷长长
2021-03-06更新 | 2543次组卷 | 14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调研测试数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原始的蚊香出现在宋代.根据宋代冒苏轼之名编写的《格物粗谈》记载:“端 午时,贮浮萍,阴干,加雄黄,作纸缠香,烧之,能祛蚊虫.”如图,为某校数学兴趣小组用数学软件制作的“螺旋蚊香”,画法如下:在水平直线上取长度为1的线段,做一个等边三角形,然后以点为圆心,为半径逆时针画圆弧,交线段CB的延长线于点,再以点为圆心,为半径逆时针画圆弧,交线段的延长线于点,以此类推,当得到的“螺旋蚊香”与直线恰有个交点时,“螺旋蚊香”的总长度的最大值为(       
A.B.C.D.
6 . 在等差数列中,,记,则数列的最大项是第______项.
2021-01-10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阶段性诊断测试数学试题
7 . 《周髀算经》中给出了: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这十二节气的日影长依次成等差数列的结论.已知某地区立春与惊蛰两个节气的日影长分别为9尺和7尺,现在从该地日影长小于7尺的节气中随机抽取2个节气进行日影长情况统计,则所选取这2个节气中恰好有1个节气的日影长小于3尺的概率为(       
A.B.C.D.
2020-12-26更新 | 31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丹阳高级中学、如皋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三校联考数学试题
20-21高三上·江苏南通·期中
8 . 《周髀算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其记载的“日月历法”曰“阴阳之数,日月之法,十九岁为一章,四章为一蔀,七十六岁,二十蔀为一遂,一千五百二十岁,,生数皆终,万物复始,天以更元作纪历”,如皋是著名的长寿之乡,该地区的如城街道一老年公寓共有位老人,他们的年龄(均为正整数)之和为一遂又三蔀,其中有两位百岁老人(均不到岁),他们的年龄相差一岁;其余位老人的年龄也恰好依次相差一岁,则位老人中年龄最小的岁数为_______.
2020-11-28更新 | 23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南通市如皋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数学试题
9 . 风雨桥是侗族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风雨桥由桥、塔、亭组成.其亭、塔平面图通常是正方形、正六边形和正八边形.如图是风雨桥亭、塔正六边形的正射影.其正六边形的边长计算方法如下:,…,,其中.根据每层边长间的规律.建筑师通过推算,可初步估计需要多少材料.所用材料中,横向梁所用木料与正六边形的周长有关.某一风雨桥亭、塔共5层,若.则这五层正六边形的周长总和为(       
A.100B.110C.120D.130
10 . 《张丘建算经》是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懒女不善织,日减功迟,初日织七尺,末日织一尺,今三十织迄,问织几何?”其意思为:有个懒惰的女子不善于织布,每天比前一天少织同样多的布,第一天织七尺,最后一天织一尺,三十天织完,问三十天共织布多少尺(       
A.90B.120C.140D.150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