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等差数列的简单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2022年10月16日上午10时,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某单位组织全体人员在报告厅集体收看,已知该报告厅共有16排座位,共有432个座位数,并且从第二排起,每排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数,则最后一排的座位数为(       
A.12B.26C.42D.50
2023-05-14更新 | 62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六校2023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数学(文)试题
2 . 天干地支纪年法源于中国,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纪年法是按顺序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比如第一年为“甲子”,第二年为“乙丑”,第三年为“丙寅”,…,以此类推,排列到“癸酉”后,天干回到“甲”重新开始,即“甲戌”,“乙亥”,之后地支回到“子”重新开始,即“丙子”,…,以此类推,2023年是癸卯年,请问:在100年后的2123年为(       
A.癸未年B.辛丑年C.己亥年D.戊戌年
2023-04-15更新 | 120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五市九校协作体2023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数学(理)试题
单选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中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今有米二百四十石,令甲,乙,丙、丁,戊五人递差分之,要将甲、乙二人数与丙、丁,戊三人数同.问:各该若干?其大意是:现有大米二百四十石,甲,乙,丙,丁,戊五人分得的重量依次成等差数列,要使甲,乙两人所得大米重量与丙,丁,戊三人所得大米重量相等,问每个人各分得多少大米?在这个问题中,丁分得大米重量为(       
A.32石B.40石C.48石D.56石
4 . 《周髀算经》是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其中有一个问题大意为: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晷长损益相同(即太阳照射物体影子的长度增加和减少大小相同).二十四个节气及晷长变化如图所示,若冬至晷长一丈三尺五寸,夏至晷长一尺五寸(注:一丈等于十尺,一尺等于十寸),则夏至后的那个节气(小暑)晷长为(       
A.五寸B.二尺五寸C.三尺五寸D.四尺五寸
2020-05-09更新 | 38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新余一中、樟树中学等六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联考数学(文,创新班)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剩余定理”又称“孙子定理”,最早可见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卷下第二十六题,叫做“物不知数”,原文如下: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现有这样一个相关的问题:将1到2020这2020个自然数中被5除余3且被7除余2的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一个数列,则该数列各项之和为(       
A.56383B.57171C.59189D.61242
2020-03-04更新 | 1739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0届江西省九江市十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数学(理)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如表中数表为“森德拉姆筛”,其特点是每行每列都成等差数列,记第i行,第j列的数为aij,则数字41在表中出现的次数为(  )
 2 3 4 5 6 7
 3 5 7 9 11 13
 4 7 10 13 16 19
 5 9 13 17 21 25
 6 11 16 21 26 31
 7 13 19 25 31 37

A.4B.8C.9D.12
2019-11-19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三模数学(理)试题
7 . 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
,则
A.B.C.D.
2019-05-22更新 | 1431次组卷 | 4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西省新八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科数学试题1
8 . 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递增数列的前项和为满足),若成等差数列,则 的最大值为
A.B.C.D.
2018-09-04更新 | 54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江西省南昌市2018届高三二轮复习测试文科数学试题
9 . 《九章算术》是人类科学史上应用数学的最早巅峰,书中有这样一道题:“今有大夫、不更、簪褭、上造、公士,凡五人,共猎得五只鹿.欲以爵次分之,问各得几何?”其译文是“现有从高到低依次为大夫、不更、簪褭、上造、公士的五个不同爵次的官员,共猎得五只鹿,要按爵次高低分配(即根据爵次高低分配得到的猎物数依次成等差数列),问各得多少鹿?”已知上造分只鹿,则公士所得鹿数为             
A.B.C.D.
2018-05-21更新 | 477次组卷 | 4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数学(理)试题
10 . 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有如下问题:“今有金箠,长五尺,斩本一尺,重四斤,斩末一尺,重二斤,问次一尺各重几何?”意思是:“现有一根金杖,长5尺,一头粗,一头细,在粗的一端截下1尺,重4斤;在细的一端截下1尺,重2斤;问依次每一尺各重多少斤?”.设该问题中的金杖由粗到细是均匀变化的,则其重量为
A.6斤B.10斤C.12斤D.15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