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等差数列的简单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生命在于运动,某健身房为吸引会员来健身,推出打卡送积分活动(积分可兑换礼品),第一天打卡得1积分,以后只要连续打卡,每天所得积分都会比前一天多2分.若某天未打卡,则当天没有积分,且第二天打卡须从1积分重新开始.某会员参与打卡活动,从3月1日开始,到3月20日他共得193积分,中途有一天未打卡,则他未打卡的那天是(       
A.3月5日或3月16日B.3月6日或3月15日
C.3月7日或3月14日D.3月8日或3月13日
2 . 干支纪年法源于中国,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纪年法是按顺序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比如第一年为“甲子”,第二年为“乙丑”,第三年为“丙寅”,…,排列到“癸酉”后,天干回到“甲”重新开始,即“甲戌”、“乙亥”,之后地支回到“子”重新开始,即“丙子”,…,依此类推.已知2024年是甲辰年,则2124年为(       
A.丁辰年B.癸未年C.甲午年D.甲申年
2024-05-01更新 | 34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阶段性测试(定位)数学试题
3 . “中国剩余定理”又称“孙子定理”,最早可见于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1852年,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将该解法传至欧洲,1874年,英国数学家马西森指出此法符合1801年由高斯得到的关于同余式解法的一般性定理,因而西方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此定理讲的是关于整除的问题,现将1到2023这2023个数中,能被7除余1且被9除余1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数列,则该数列的和为(       
A.30014B.30016C.33297D.33299
4 . “中国剩余定理”又称“孙子定理”.1852年,英国来华传教士伟烈亚力将《孙子算经》中“物不知数”问题的解法传至欧洲.1874年,英国数学家马西森指出此法复合1801年由高斯得到的关于问余式解法的一般性定理,因而西方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中国剩余定理”讲的是一个关于整除的问题,现有这样一个整除问题:将个数中,能被除余且被除余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数列,则此数列共有
A.B.C.D.
2018-03-09更新 | 572次组卷 | 6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2018届高三1月高考适应性调研考试数学(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