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等差数列的简单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中国剩余定理”又称“孙子定理”,1852年英国来华传教士伟烈亚利将《孙子算法》中“物不知数”问题的解法传至欧洲.1874年,英国数学家马西森指出此法符合1801年由高斯得出的关于同余式解法的一般性定理,因而西方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中国剩余定理”讲的是一个关于整除的问题,现有这样一个整除问题:将1至2022这2022个数中,能被5除余1且被7除余1的数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数列,则此数列的项数为(       
A.58B.57C.56D.55
2 . 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是指采取较缓而稳妥的方式逐步延长退休年龄,该方案将从正式实施开始每年延长几个月的退休时间,直到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男性延迟退休的的年龄情况如表所示:
出生年份退休年龄出生年份退休年龄出生年份退休年龄
196160.00196861.75197563.50
196260.25196962.00197663.75
196360.50197062.25197764.00
196460.75197162.50197864.25
196561.00197262.75197964.50
196661.25197363.00198064.75
196761.50197463.25198165.00

若出生年代为,且,相应的退休年龄为,且,则的关系为(       
A.B.
C.D.
2022-07-06更新 | 30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名校调研摸底考试文科数学试题
3 . 《周髀算经》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这十二个节气,自冬至日起,其日影长依次成等差数列,前三个节气日影长之和为尺,最后三个节气日影长之和为尺,今年分为春分时节,其日影长为(       
A.B.C.D.
4 . 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于年在他撰写的《算盘全书》中提出一个数列:,…….这个数列称为斐波那契数列,该数列与自然界的许多现象有密切关系,在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该数列满足,则该数列的前项中,为奇数的项共有(       
A.B.C.D.
2021-03-12更新 | 993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一轮复习摸底考试数学(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周髀算经》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从冬至日起,依次为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这十二个节气,其日影长依次成等差数列,若冬至、立春、春分日影长之和为尺,前九个节气日影长之和为尺,则谷雨日影长为(       
A.B.C.D.
2021-01-10更新 | 1834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理科数学试题
6 . 天干地支纪年法源于中国,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纪年法是按顺序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例如,第一年为“甲子”,第二年为“乙丑”,第三年为“丙寅”,…,以此类推,排列到“癸酉”后,天于回到“甲”重新开始,即“甲戌”,“乙亥”,然后地支回到“子”重新开始,即“丙子”,以此类推已知1949年为“己丑”年,那么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时为(       
A.丙酉年B.戊申年C.己申年D.己亥年
2020-06-03更新 | 39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0届高三第三次质量预测理科数学试题
7 . “中国剩余定理”又称“孙子定理”,最早可见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卷下第二十六题,叫做“物不知数”,原文如下: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现有这样一个相关的问题:将1到2020这2020个自然数中被5除余3且被7除余2的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一个数列,则该数列各项之和为(       
A.56383B.57171C.59189D.61242
2020-03-04更新 | 1739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0届河南省驻马店市高三第二次模拟测试数学(理科)试题
8 . 《九章算术》中的“竹九节”问题:现有一根9节的竹子,自上而下各节的容积成等差数列,上面4节的容积共3升,下面3节的容积共4升,现自上而下取第1,3,9节,则这3节的容积之和为(       
A.B.C.D.
2020-08-03更新 | 125次组卷 | 7卷引用:【全国市级联】河南省洛阳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数学(理)试卷
9 . 《九章算术》是人类科学史上应用数学的最早巅峰,书中有这样一道题:“今有大夫、不更、簪褭、上造、公士,凡五人,共猎得五鹿.欲以爵次分之,问各得几何?”其译文是“现有从高到低依次为大夫、不更、簪褭、上造、公士的五个不同爵次的官员,共猎得五只鹿,要按爵次高低分配(即根据爵次高低分配得到的猎物数依次成等差数列),问各得多少鹿?”已知上造分得 只鹿,则大夫所得鹿数为
A.B.C.D.
10 . 为了参加冬季运动会的5000长跑比赛,某同学给自己制定了7天的训练计划:第1天跑5000,以后每天比前1天多跑200,则这个同学7天一共将跑
A.39200B.39300C.39400D.39500
2018-12-17更新 | 449次组卷 | 3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南省新乡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